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国现有基础教育政校关系存在政府权力下放与宏观调控矛盾比较突出、合理有效的教育相关法律制度短缺、政府对学校的责任不清等缺陷。为此,可参考西方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新型政校关系的成功经验,关注政府的教育服务功能,有效扩张学校办学自主权,致力于打造评估型政府,并从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责任、健全教育体制、优化学校治理等方面入手,重建基础教育新型政校关系,实现基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政府与学校的关系重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新型、良性的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不仅是政府职能转变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和学生发展的要求。教育秩序、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是政校关系调整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政校关系调整的关键是如何保障和监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问题,政府职能转变是政校关系重构的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3.
政校职能不分是落后的教育管理思维定势的体现,政校职能分开涉及办学与管理体制改革,是教育制度的发展与进步,教育制度作为社会制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进步标志着社会的进步。教育包含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学校只是教育的微观基础,宏观教育与微观教育的不同,决定政校职能是应该也是可以分开的。教育领域要实行政校职能分开,关键是政府如何转变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改进管理学校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们认为,在新型的政校关系中,应该形成合理的共同利益结构,转变政府管理模式,确定学校法人地位,政府主要专注于制度建设和公平保障,将政府和学校的关系从以往的“管理与监督”定位到“服务与监督”上来,反映政府管理学校“抓大”且“放小”的基本理念。其中,“大”主要是指教育资源配置、布局、制度设计与监督,而“小”则主要指办学自主权、管理学校的权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政府与学校变革关系是现阶段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议题。从凸显政府与学校双方主体性的角度可以把学校变革划分政府主导型学校变革、学校主导型变革和多元交互型学校变革三种类型。基于对它们的内涵透视和理论分析能够看出,这三种类型不能随意归类到优劣中差之等,要想处理好政府与学校变革关系,必须妥善处理好"外塑"和"内生"的内在紧张。  相似文献   

6.
伴随教育转型和学校转型的加快,国内政校之间权责问题的讨论日渐激烈。学校强烈希望政府放权,希望通过法律明确彼此间的权利和责任,希望通过现代新型政校关系的建设,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办学自主权。所以,客观、辩证地分析目前中小学政校关系建设中的问题,是未来建设新型政校关系的必要前提。一、中小学政校关系的现状和问题  相似文献   

7.
政府与学校之间关系新的定位,应该采用"指导—监督"型。政府方面应该逐步简政放权,使教育行政由重直接管理转变为重间接管理,由重微观管理变为重宏观管理。政府应以法规的形式,对各级教育行政机构进一步作出规定,明确其职责、任务、功能、权限,并作出科学的、明确的界定。同时,在学校层面也要建立起新的机制,使学校在获得更大自主权保持灵活性的同时保证权力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8.
政校关系之内涵是指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与公立高等学校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之间的关系。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高校与政府的关系是一种具有政府主导型特征的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即政府本位关系模式。而当代西方国家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高校本位关系模式。这充分应证着政校关系的变化是在政府、高校变化的互动中进行和实现的,更为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理顺政校关系,如何挖掘政校关系之内涵,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我国学校变革的背景是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变,政府从教育管理走向公共治理,从划桨者转变为掌舵者。学校变革的基础是确立学校办学的自主权,要求学校既不能完全受制于政府干预,也不能完全受制于市场牵制,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取得平衡,不仅需要强调学校独立法人地位,也要完善学校内部的民主机制,促使学校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学校变革的形式已经由以前的单个学校的变革走向多所学校的合作共赢,主要有政府主导型合作、大学介入式合作和学校自愿型合作。  相似文献   

10.
政校关系之内涵是指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与公立高等学校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之间的关系。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高校与政府的关系是一种具有政府主导型特征的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即政府本位关系模式。而当代西方国家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高校本位关系模式。这充分应证着政校关系的变化是在政府、高校变化的互动中进行和实现的,更为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理顺政校关系,如何挖掘政校关系之内涵,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政府与学校变革关系是现阶段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议题。建国以来我国政府与学校变革关系历史嬗变共分为四个阶段。1949-1965年:政府与学校变革关系的萌发阶段;1966—1976年:政府与学校变革关系的混乱阶段;1978-2001年:政府与学校变革关系的恢复和改革阶段;2002—2010年:政府与学校变革关系的深化和反思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的问题是公立学校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贯穿于现代公立学校发展历程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有关国家与教育的关系府关问系题、市。。场2始0、于学世校纪19三8950者年年之的代间中,由的国于关教市系育场,体经简制济政改的放革影权,其响的重,传改点统革就的目是政标通府有过与了简学新政校的放关含权系义开。重始未构分来国化的家,公与形立教成学育了政校的改革既要坚持简政放权的改革成果,又要体现公立学校本身的机构特征,因此维护、发展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和保证、坚守公立学校的公益性质,就是公立学校必须面对的两大问题。公立学校应当成为一种非政府、非企业的、具有特别法人地位的社会组织,并以此为依据对其权利和义务作出必要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教师教育生活幸福感的构成与满足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是人的根本的总体需要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所产生的愉悦状态。揭示教师教育生活幸福感的构成,并从教师教育生活的实际出发,探究满足教师教育生活幸福感的方式,在理论上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教师教育生活的理解,在实践上有助于增进教师教育生活的幸福和学生教育生活的幸福。教师教育生活的幸福感主要由健康感、自主感、公正感、道德感、成就感、融洽感、归宿感构成。满足和增强教师教育生活的幸福感,应采取减轻教师工作负担、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减少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外在干预和实行民主化的学校管理、建设纯粹化师生关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黄崴  王晓燕 《教育科学》2006,22(5):24-27
学校与社区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该互动关系可以概括为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的互动模式、以教育资源共享为前提的互动模式、以法制规范为指导的互动模式、以社区活动为依托的互动模式以及以组织为基础的互动模式。为改善学校与社区关系,可以采取校长创建良好关系策略、运用媒体改善关系策略、家校关系改善策略、学校危机预防与管理策略以及沟通策略等。  相似文献   

15.
转变教育管理方式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制度路径,应通过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为调整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制度保障。教育管理方式包括教育行政方式和学校管理方式两个方面。转变教育行政方式,关键是政府要加强教育宏观统筹,形成教育发展的合力;优化教育评价体系,树立正确的目标导向;转变教育资源管理方式,为教育发展提供条件;建立教育问责制度,完善发展目标的实现机制。转变学校管理方式,重点是学校要明确服务教育教学的目标,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升校长教学领导水平,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科学管理学校资源,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论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学校制度特指在知识社会初见端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的社会背景下,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以新型的政、校关系为基础,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学校依法民主、自主管理,能够促进学生、教职工、学校、学校所在社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第一大阶段,应该以能够提升学校管理民主化,推动教职工、社区人士、学生和学生家长有效地参与学校管理方面的制度为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在近期美国联邦教育计划中,择校制度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中引人注目的话题。美国的择校制度,旨在改革传统公立教育的体制和管理方式,从过去的“科层行政管理模式”转化为“经济市场调节模式”,从而打破公立学校的垄断局面,为广大家长和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利,以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效益与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我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并根据计算机发展的特点和前人的一些研究提出了以校企联营为依托,促进高校计算机教育发展的观点,同时指出通过校企联营,可以以企业“定单”为导向确定教育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同时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是高校探索计算机教育发展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高校的举办者、行政管理者和事实上的办学者.政府的多重角色造成了政府与高校关系的错位.本文从新公共管理学的视角去认识政府的属性与职能,重新定位政府的角色,由此重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