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苏轼是北宋中期首屈一指、高才博学且具有通脱旷达审美人生态度的第一流作家。他的诗(词)文创作既俳谐幽默又语含讥讽,呈现出独特的"戏谑"风格,其特征是:(1)戏拟逗趣;(2)臆改引趣;(3)谐(同)音致趣;(4)双关生趣。追溯苏轼诗文"戏谑"风格形成的原因,这除了与苏轼博学幽默、机智旷达的个性特征有关外,最主要的是与我国俳谐文学传统和北宋蜀中杂剧俳犹传统以及民间民俗文化中的"优词乐语"直接熏陶、影响有关。此外,苏轼那些极富"戏谑"风格的诗文,在创作题材、内容、文学体式、表现手法以及作品风格、情调上,与传统俳谐文学作品相较,都有不同程度的新变和重大突破,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神”这个概念出现很早,具有丰富的内涵。在杜甫、苏轼的诗歌中“神”有着比较高的出现率。杜甫的“有神”说与苏轼的“传神”论是二人文学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他们美学思想的核心。“神”既是创作方面的方法,也是批评方面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杜甫、苏轼都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青年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信仰缺失、理想淡化、价值偏差、生存迷茫等"去圣化"倾向。市场经济发展引起的社会问题、教育失真、学校道德教育的去实践化、多元文化的蓬勃发展是青年学生"去圣化"的主要原因。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力度以及开展多元文化教育能有效扭转青年学生的去圣化倾向。  相似文献   

4.
“神”这个概念出现很早,具有丰富的内涵。在杜甫、苏轼的诗歌中“神”有着比较高的出现率。杜甫的“有神”说与苏轼的“传神”论是二人文学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他们美学思想的核心。“神”既是创作方面的方法,也是批评方面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杜甫、苏轼都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自古对待"小人",贤达有识之士都深恶痛绝。杜甫作为一个品德高尚、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士,在其诗歌中表达了对"小人"的不满与愤恨。同时表达了"小人"这个群体给国家和百姓带来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6.
积极入世与归隐山林、田园,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封建文人内心深处最根本的矛盾。李白、杜甫和苏轼就是这一矛盾作用的典型代表。在他们身上,灌注着现实政治内涵的“归隐情结”,也折射出中国文人入世与归隐相互矛盾的心理文化。  相似文献   

7.
杜甫“行”诗,从篇章到句式改变了初唐歌行的体调特征,独构新格。这一成就的取得,与当时歌舞大曲盛行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基于对音乐的敏感与对“乐府“传统的弘扬,杜甫创作“行”诗,内容上追踪汉魏行曲歌辞讽刺时事的美刺功能,结构上借鉴歌舞大曲多解组合以及行曲“简单而刚健明快”的特点,达到了声律与情感的契合。可以说正是杜甫充分吸收当代歌舞大曲的结构特质与音乐风格,以其“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结构了富于魅力的“行”诗,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从而为他在诗体发展史上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苏轼对早他六百多年的陶渊明"情有独钟",在人格、艺术、生存方式等方面对其极为推崇。这种推崇,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包含气质的吸引、个性的崇拜,也有相似的审美追求、人间情怀,更有深层次的哲思契合。  相似文献   

9.
苏辙乃是“唐宋八大家”中坚之一,其散文以“水”为喻之审美具有如下丰厚意蕴:(1)以“涉海”为喻,说明一个人读书治学应如“东海”之水综观博览,涵纳万方;(2)以治水喻治国,表达作者审时度势的政治眼光和积极进取精神风貌;(3)以“水流”谈“养气”,表达作者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生活意绪;(4)以“膏泽”颂扬朝廷君主对黎民百姓的庇祐与带来福祉。苏辙散文以“水”为喻的审美形成之原因亦大致有三:一是苏辙一生独特之治学历程和“儒、道、释”融会贯通之知识结构所使然;二是苏辙独具之沉稳、内敛、不事张扬性格所使然;三是北宋时代文化特质之影响等。与此同时,苏辙散文以“水”为喻之审美与乃兄苏轼同类散文有迥异之美学特征,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与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诗经》是经两次编定而成的。第一次是在周室东迁后不久,将“周颂”与“雅”诗编定成集。第二次是在春秋中叶将所收集到的“风”诗与“鲁颂”、“商颂”补编进去。 《诗经》功能的进展,依次表现为抒发周人初得天下的喜悦与安定及其对“天命”易改的惶惧心理;建造意识形态;调节社会矛盾;为说理论证提供思想资料;为诸侯交往提供语言工具。 孔子挖掘出了合于“诗”的本质特征的审美功能,以“诗”为教,以教为政。这样,《诗经》就从西周时依附于礼乐而直接为政治服务的工具转变为政教经典,为汉儒将《诗经》推向“圣经”地位备足了自身条件。  相似文献   

11.
对于宋诗的研究,有学者以纵向的时间为经,以横向的思想交汇、地域诗社等为纬,作过条分缕析的探究。然对于紧跟在唐代诗歌显峰之后的宋代诗坛,如果我们将她隔离于唐,或者盲目地“祧唐祢宋”,甚至发些孰优孰劣的论断,都是对宋代诗歌的缺少论据的妄议。所以,可以试从大家入手,打通唐宋二代,从苏轼与杨万里,对李白诗歌特色以及诗技的承继和创新上,探索唐诗与宋诗的一点联系。  相似文献   

12.
苏轼对“平淡”风格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他对陶渊明诗歌“枯淡”美的批评上。“枯淡”风格的形成是一个“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过程,体现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就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美学效果。从“枯淡”风格出发,苏轼发现了柳宗元、韦应物诗风与陶渊明“同源”,并作出了“柳在韦上”的判断。苏轼还创作了大量的“和陶诗”,这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杜甫被誉为"诗圣",是因为他身上具备儒家"圣人"的道德品质。然而,他晚年自称"乾坤一腐儒",与"圣人"之称背道而驰,这是发人深省的。"腐儒"实是作者自嘲,与"诗圣"互为表里,充分展现了杜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文化精神,具体体现在官场应对、生活苦难、理想追求三个方面。在污浊的官场现实中,他正直不苟,能为义舍身。他生不逢时,遭遇诸多不幸,又选择直接面对,表现得无比坚韧。他坚持奉行儒家文化理想,兼济天下,对社稷、普通百姓及自然万物,都做到了仁善宽厚。他习儒至深,写下了许多带"儒"字的诗。这些诗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抒发了一代文儒的复杂情感,预示着杜甫的悲剧命运,处处可与"腐儒"相映证。  相似文献   

14.
萤可以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意象之一,在杜甫的诗歌创作中共有11首涉及萤,他将自己的人生体验融入到萤意象当中,使得萤意象成为其表达内心世界的载体。总的来看,杜甫笔下萤意象的情感意蕴主要有四种:一是借车胤囊萤苦读之典感慨自身怀才不遇;二是借萤生存之环境发物是人非、时光流逝之叹;三是借萤生存之状态表寂寞伶仃、漂泊无依之悲;四是对卑微弱小、不能自持之物的恤悯情怀。  相似文献   

15.
苏轼“物”“我”观的当代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自然的惩罚让人类清醒,让人类重新审视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审视人类的生活范式。关于这类命题,古人早有一些思考,苏轼的“物”“我”观便是其中之一。苏轼的“物”“我”观,启示人们以审美化态度面对物质欲望,以超然旷达的态度对待世事人生,从而抑制人类日益膨胀的自大心态,“反乎其真”,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诗经》是经两次编定而成的。第一次是在周室东迁后不久 ,将“周颂”与“雅”诗编定成集。第二次是在春秋中叶将所收集到的“风”诗与“鲁颂”、“商颂”补编进去。《诗经》功能的进展 ,依次表现为抒发周人初得天下的喜悦与安定及其对“天命”易改的惶惧心理 ;建造意识形态 ;调节社会矛盾 ;为说理论证提供思想资料 ;为诸侯交往提供语言工具。孔子挖掘出了合于“诗”的本质特征的审美功能 ,以“诗”为教 ,以教为政。这样 ,《诗经》就从西周时依附于礼乐而直接为政治服务的工具转变为政教经典 ,为汉儒将《诗经》推向“圣经”地位备足了自身条件。  相似文献   

17.
杜甫一生习儒至深,他感慨地称自己为"乾坤一腐儒"。可以说,"腐"儒是他对自己尴尬身份的认定,是他遭遇复杂而腐败的社会政治现实的重创后无奈的自嘲,也是他沧桑一生的感叹,是他悲剧人生的深刻暗喻,有着显而易见的悲剧性。论其原因,一是因为杜甫的性格无法链路现实政治文化,二是因为当时社会政治体制极端腐败不能眷顾个人命运。  相似文献   

18.
苏轼遭贬后,为什么不归隐?在贬谪期间又以什么思想战胜在精神上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本文认为,感激皇恩,受唐宋时期“中隐”思想的影响,以及追求自我人格的完善,这是苏轼不归隐的原因。本文还从我国古代文艺美学出发,具体分析了孔子的“孔颜之乐”、庄子的“游世”思想以及禅宗的“随缘”思想使苏轼超脱了贬寓黄州、惠州和儋州的痛苦,使其人生境界上升到了天地精神的人生审美高度,从而建立起心隐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9.
苏轼作为文学大家,对其研究琳琅满目。但大多着眼于豪放词及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研究,对其诗文中表现出的落寞、凄清、孤寂等清冷意境的美学价值及影响探求较少,对此进行深入透彻阐析的文章也不多见。文章对其贬谪时期作品表现清冷意境的美学意义及影响进行全面论证,揭示其创作美学价值及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诗圣”杜甫的诗歌历来倍受推崇.被人们尊称为“诗史”。杜诗,从总体上说,充分体现了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指出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看杜诗,会有不同的价值与闪光点.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