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陈凯歌对历史题材"赵氏孤儿"的改写,并未如其宣称是对文化反思的延续,而是打着"文化反思"的旗号吸引内地受众,同时,意在染指西方市场。《英雄》《无极》乃至《赵氏孤儿》等影片在改写历史题材故事的同时将东方表象与西方经典话语荒诞缝合,显示出视觉凸现性与意义空洞的双重悖论,中国电影遭遇文化困境。全球化语境下,如何建立有效的双重文化认同,始终是中国电影必须面对的文化命题。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伦理道德、等级文化借助统治阶级的政权力量,形成一个在结构功能上落后的、排他性极强的稳定而僵化的体系,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巴金深感传统文化的封闭保守与愚昧落后,尽力打破与走出传统文化的束缚,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突围。在《寒夜》中,巴金从旧社会常见的小家庭出发,在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中叙述一个小人物屈辱的生和孤寂的死,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抗战末期普通知识分子的悲惨生活图画,解构了儒家修齐治平的精神和温柔敦厚的中庸,批判了儒家伦理教化对人性的扭曲和对正直之士的毒害。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中国文化是许多现代知识分子关注的焦点。沈从文的特殊的民族身份使他能站在另一种视角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做出独具深度的反思,按照自己的理想进行文化的重构。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问世以来就屡遭禁毁,直到现在依然被限制发行.读《金瓶梅》,我们能看到故事外的世情;看万千世相,我们又会找见《金瓶梅》中各种人物的影子;观《金瓶梅》一书的坎坷遭遇,我们可以窥见自己内心的阴暗.从《金瓶梅》说起,从社会的种种怪现状谈起,反思人的劣根性.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文化的具体形态之一。文化制约、决定着教育的发展,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促进或阻碍作用。一、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与批判文化选择是文化发展和文化变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就文化系统自身而  相似文献   

6.
阎真在新作《因为女人》中,以理解同情女性的写作态度和真实细腻的叙述技巧,准确刻画出女性在性别劣势下的无奈选择以及在欲望化社会的伤感结局和在男权文化中的无力挣扎。但是,不自觉的男性视角使作者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是男权主导下的文化决定了女性生存的窘境,男女自醒共进下的文化变革才是改变女性未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的重要手段。所以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二者在相辅相成中共同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8.
本旨在通过对王羲之个性与心性的分析,对颜真卿书艺风格形成中主客观因素影响的剖析,论证书法实践中沉潜心性与张扬个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老舍早期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深刻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和缺点。近现代以来虽然历经数次规模可观的文化反思,但它仍然深深根植于国民的潜意识里,剔除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融而未合分而未化--从屯堡文化看文化个性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屯堡文化是一定文化心理、环境影响的结果,是文化个性形成的范例。  相似文献   

11.
从弗美尔(Vermeer)和诺德(Nord)的翻译目的论角度出发,结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通过分析林语堂翻译《浮生六记》的具体目的,论证、阐述了林氏译文中的精妙之处和灵活手段。并得出结论:从事翻译应从翻译的目的出发,须考虑文化差异、读者需求等方面因素,其标准不尽为传统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雷雨》来看曹禺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曹禺在创作《雷雨》时,表现出了对基督教文化主观情感上的背离与客观创作时暗自契合的矛盾心态。主观情感上,曹禺并不认同基督教文化,客观创作中却体现了基督教的罪恶与救赎的主题。究其原因,主要与曹禺受传统文化影响及其自身心理的独特需求有关。  相似文献   

13.
<阿甘正传>是一部深受全球影迷欢迎的美国本土电影它的情节横跨20世纪末的美国历史.影片以一个智商低下的人的视角去看当时的社会,涉及多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目的是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反思和心中珍藏的美国梦.通过此片可以看到美国文化历史变迁的足迹,了解美国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从《暴风雨》看莎士比亚晚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暴风雨》是一部传奇剧,或叫悲喜剧,堪称莎士比亚晚年作品中的代表作。该剧于1611年末首演,于1623年第一次正式出版。在经历了历史剧、悲剧和喜剧的创作高峰之后,晚年的莎士比亚似乎厌倦了大喜大悲的表现方式,转向新的诉求。  相似文献   

15.
上一个世纪之交的头一、二十年,历史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任务和问题:反帝、反封建,科学与民主,现代化与西化、东文文化与西方文化……。除了社会主义取得了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外,其它许多问题都没有来得及从容思考认真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上一个“世纪之交”没有作完而留下来的课题。我们今天还要来讨论传统文化、现代化,西化的问题,这也是历史的曲折复杂所决定的。当西方资本主义受尽“现代化”的若楚,要从“现代化的苦难中解放出来的时候,我们正在为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我们没有错,也许西方的这些思想家也没有错。这也是需要反思的。  相似文献   

16.
从《新民说》看梁启超对传统文化深层结构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学界一般认为:对传统文化在深层次结构上进行反思,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而这之前,在文化的反思与选择方面,尚处在理论和制度层面。实际上梁启超以政治家、思想家的敏锐洞察力,在总结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基础上,从1902年开始,即对传统文化深层结构进行反思,并提出了发人深省的独创见解,从而把更新传统观念提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本文主要以梁启超《新民说》等专著为主线。在本文的第二大部分中,研究了如下内容:(1)重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2)克服奴性劣根,养成独立人格;(3)建立新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传奇剧《暴风雨》的主题意义,分析了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的局限性,即面对社会罪恶时所表现的和解妥协思想。论证了莎士比亚在后期剧创作中,充分表达了那种以善化恶,以爱化仇的社会改良思想。  相似文献   

18.
从《围城》中描写新旧交替时代中西方文化对古老中国的消极影响入手,分析两种文化矛盾冲突中主人公的命运,来引发我们对文化的思考,从而完成对特定文化层面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色戒》是张爱玲小说中比较特殊的一篇,这不仅体现在其创作耗时长久、题材别异和意味隽永上,而且它还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化内涵。笔者从权力的角度切人,通过对文本中内含的权力与欲望的分析,结合其创作风格和创作环境,揭示出作家在该篇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创作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