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特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特色张倩苇石勰平一、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日本的高等教育系统是由大学(本科、研究生院)、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和专修学校所组成,从办学主体和方式来看,可分为国立、公立、私立三种类型。私立高等教育在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  相似文献   

2.
国外私立高等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私立高等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郭恩沛国外教育机构一般分为公立、私立两种,公立系指由政府开办的,其余由社会团体、教会、企业、个人开办者均属“私立”,其定义域相似于我国的“民办”。一、美国美国的私立高等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水平最高的大学多为私立大学(...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初期,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规模扩张任务主要由私立大学承担.在学费收入及政府财政拨款有限的情况下,日本私立大学开始通过向资本市场借贷的方式来筹措部分办学经费.日本私立大学的借贷融资至今已大致经历了贷款规模膨胀期、还贷危机治理期及贷款融资稳定期等三个发展阶段.现在,借贷资金仍然是日本私立大学的重要财源之一.长期的制度建设和有效的治理,已使日本私立大学的借贷融资,无论是贷款规模还是贷款资金来源的构成均趋向稳定.  相似文献   

4.
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美国拥有当今世界大部分的一流大学 ,其中私立大学占有很大的比重 ,通过考察美国私立高等教育 ,笔者认为 ,美国的私立大学不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能雄踞世界榜首 ,是其颇具特色的管理体制之必然结果。“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研究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 ,势必对我国业已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三分天下而有其一的民办 (私立 )高等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的概况1636年由英国公理会在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开办的哈佛学院 ,既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发端也是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开端。经过三个多世纪的发展 ,美…  相似文献   

5.
在“后大众阶段”,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作为基本保障条件的高等教育资源变得更为稀缺,各国因为国情的差异而在分配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美国:大众化承担机构——公立高校教育资源有基本保障;日本:大众化承担机构——私立高校教育资源缺乏保障.两国都通过新的办学力量的参与,进一步推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即将跨入“后大众阶段”,高等教育必须实行多元筹资,并多方给力,切好高教资源这块蛋糕.  相似文献   

6.
一、战后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一)新制大学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的高等教育制度由两大类构成:一类是国立和公立,另一类是私立。以帝国大学为主,形成帝国大学、国立、公立和私立高等学校和专门学校组成的多层次的序列结构。战前,许多团体提出将原来称作高等学校的学校升格为大学,将多层次复杂的高等教育制度改为一体化的大学制度的改革设想,但是战前的这一改革设想实际上留给了战后来实现。战后,来到日本的美国教育使节团劝告日本将上述高等教育机构都升格为大学。这样,大学开始为广大青年开放,为他们提供求学的机会。二次大战之后,日本反省了战前高等教育状况,从民主社会的形成和重视人权的观点出发,制定了“日本国宪法”、  相似文献   

7.
日本是一个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早在1963年毛入学率就已经达到了15.4%,进入了大众化阶段,2004年毛入学率达到了51.1%,已是普及化阶段”。20世纪60年代,日本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高等学校的数量急剧增加,其中,主要增加的是私立大学,国立大学的数量几乎没有增加。“截至到2009年,日本私立大学占日本大学总数的77%。”那么,私立大学究竟具有哪些特点?又是如何运作的呢?本文在考察日本私立大学发展现状和兴起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私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及其特点,旨在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一)新制大学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的高等教育制度由两大类构成,一类是国立和公立,另一类是私立。以帝国大学为主,形成帝国大学、国立、公立和私立高等学校和专门学校组成的多层次的序列结构。战前,许多团体提出将原来称作高等学校的学校升格为大学,将多层次复杂的高等教育制度改为一体化的大学制度的改革设想。但是战前的这一改革设想实际上留给了战后来实现。战后,来到日本的美国教育使节团劝告日本将上述高等教育机构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大学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高等教育的“评价时代”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为了分析日本的“评价时代”,我们必须先了解20世纪90年代之前评价的状况。一、大学设置基准——国家的评价日本高等教育系统由国、公立(主要是国立)和私立两个部门构成。截至2005年,大学总计有726所,在校生总数为287万人,其中私立部门占大学总数和在校生总数的比率分别为76%和78%(以下考察对象仅限于大学)。日本大学评价问题与庞大的私学部门的存在有密切的关系。在相当长时期内,日本政府对大学,特别是私立大学拥有很大的控制权,设立新大学自不待言,在学部、学科的新设或变更时,也均须…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高等教育持续而快速发展的今天,私立高等教育显得尤为引人注目。特别是美国的私立大学,历史悠久,名校众多,成为美国历史上杰出人物的摇篮。日本近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其私立高等教育。现从两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兴起与发展、目的和独立性三方面加以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教育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宏大叙事”流弊,陷入游谈无根的困境,农村教育需要放在特定情境下去理解。历史人类学主张尊重地方性知识,回归地方场景,为破解农村教育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民办高校形成了"三驾马车"领导管理体制。民办高等教育法规对这种领导管理体制的内容作出了较完善的规定。但现实运行中,"三驾马车"问题重重。解决民办高校的领导管理体制问题应当采取废除督导专员制度、不对民办高校领导管理体制作硬性规定、科学区分民办高校、强化正确干预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办教育产权分割的方式有三种,即"一分法"、"三分法"和"两分法"。"一分法"的逻辑是学校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教育具有公益性以及办学资金主要来源于学费;"三分法"的逻辑是学校提供的产品是多样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数量较少以及教育财政投入比例呈递减趋势;"两分法"的逻辑是依据经济属性确定组织性质、与世界惯例接轨以及明确分类标准和完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日两国同属东方文化圈,但私立大学在当今日本高等教育体制中占绝对优势,而在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中则处于弱势。公共财政资助是日本私立大学成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比较发现,中国私立大学公共财政资助观念淡薄、资助方式单一、资助立法缺乏操作性。因此有必要结合日本的成功经验和中国的具体国情,从比较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中国私立大学公共财政资助问题:中国私立大学享受公共财政的前提是"非营利性";根据利益获得原则,私立大学应该享受公共财政;适当享受公共财政可实现政府对私立大学的宏观过程管理;公共财政资助方式可采取"两主两辅"模式;加强立法是公共财政资助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学费二元结构是公办和民办高校产权差异和学费制度差异的反映。公共财政不足造成了公办和民办高等教育的二元规制、市场的二元分割和市场功能定位的分化。这导致学费定价中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不清、公办和民办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差异与质量的差异不对称、个人投资收益率的差异扩大、学费的资源配置功能弱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其指导思想,其不利于先天禀赋不足的学生,其社会福利效应逐渐降低。在公共财政能力已经增强,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背景下,应该取消对公办和民办高等教育的二元规制,加大民办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提高民办高等教育的质量,加强民办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消除高等教育学费二元结构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民办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支力量。在经历了规模化扩招以后,民办高校正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民办高校教育质量问题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唯有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公办高校间求得自己的生存空间。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机制,提高"育人"成效,提高教育质量,走科学发展之路,已刻不容缓地摆在每一所民办高校面前。  相似文献   

17.
《Higher Education Policy》1997,10(3-4):199-210
Today, a rationale for the existence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s likely to be sought in terms of their economic relationships, with a focus on accountability and relevance. Moreover, while the importance of academic institutions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nd knowledge has been increasingly emphasized, the institutions themselves, exhibiting little evidence of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rationalization, appear to be on the road to failure. At the same time, clashes between academic freedom and accountability are becoming stronger as well as conflicts between equality and excellence. It is quite apparent that these are difficult times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society in many countries. This includes some advanced countries which have achieved massification or even the post-massification stage of higher education (Arimoto, 1996; Kerr, 1994). In consideration of these and related issues, specific discussion needs to be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principles and mechanisms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of Japan.  相似文献   

18.
日本私立大学对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且为日本经济腾飞、科技进步、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通过日本的私立大学与我国的独立学院在政策法律、经费筹措、产权制度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为同处亚洲和同属私立高等教育的我国独立学院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办好开放大学","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多年来,广播电视大学用自己这个传统的名称,一直在履行开放大学的职能;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为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办好开放大学这一战略性任务,又正在发挥着办好开放大学的功能作用。站在这一新的起点,用新的标准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师、技术和管理人员"三支队伍"建设,有着更为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家庭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对《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家庭分担学前教育成本的数据做了整理与分析。研究发现,家庭是分担学前教育成本的最大主体,承受着超负荷的经济压力。由于城乡差异和"公办园偏向"的投入差异,家庭承受的成本分担压力并不相同。依据家庭承受的经济压力,可以将其划分为"双重减压的家庭"、"单一压力的家庭"、"双重加压的家庭"三种类型。为减轻家庭尤其是"双重加压的家庭"的成本分担压力,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转移成本分担重担,实现家庭分担合理化;二是财政性投入有所倾斜,重点扶持低收入家庭;三是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严格规范民办园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