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考察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以及组织认同在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职业认同量表、组织认同量表和工作满意度量表对768名高校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组织认同和工作满意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教师职业认同可以正向显著地直接预测工作满意度,组织认同在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增强高校教师职业认同和组织认同水平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组织认同研究的是特定组织的成员与组织具有一致性倾向的现象。其兴起的社会背景主要在于现代社会组织变迁现象的大量发生及个体主体性意识的提升。国外组织认同研究主要是从组织认同和组织认同感研究着手进行的,而国内学者王彦斌将上述两个从狭义上使用的概念合起来统称为组织认同。从实质上说,组织认同研究所关注的是组织成员与自己所在的组织保持一致性从而完成组织目标。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乌鲁木齐市三所高校217名维吾尔族大学生就民族认同、自尊与自我认同等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民族认同、自我认同与自尊三者之间呈显著相关,民族认同能够预测自我认同的水平,且通过自我认同影响着自尊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小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催生了小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问题的探讨.小学英语教师需要真正构建起自身的身份认同网络:以个人认同为主导,以社会专家学者的舆论效应即社会认同为试金石,以教育机构的软硬件配备即组织认同为保障,以构建独具学科特色的小学英语教学学科即学科认同为目标.  相似文献   

5.
郭乐乐 《天津教育》2020,(1):107-108
少先队员的组织认同是促进少先队组织发展的重要一环,而组织认同体现在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几个方面。本文创新性地将小学品德课程与少先队员组织认同培养结合起来,通过将仪式感引入课堂,奠定组织认同基础;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加强组织认同体验的策略,从而有效培养少先队员组织认同。  相似文献   

6.
Mael组织认同问卷的修订及其与教师情感承诺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338名中小学教师和256名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以组织认同问卷和情感承诺问卷为工具修订了麦尔组织认同问卷,并对教师组织认同和情感承诺的关系进行了考察。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麦尔组织认同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2.教师的组织认同与其情感承诺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法理上国家与政党之间既一致又冲突的关系,决定了国家认同与政党认同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中西政党产生与政党制度的不同,中西方政党认同的范围和侧重点不一致,西方的政党认同与国家认同没有直接的关系,而相比之下我国的政党认同对国家认同的影响更为直接.因此,要增强我国新时期国家认同,重点要合理划分政党与国家权力边界,削弱政党认同负面作用对国家认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化认同     
自20世纪90年代以降,文化认同问题成为世界性热门话题与高频词汇.各个学科无不借助于认同概念来建立相关的研究,形成了历时性与共时性交杂的认同"概念丛".鉴于这个舶来的关键词在当代的显学地位以及复杂内涵,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之,谱系之,敞开之.  相似文献   

9.
边疆治理视野中的认同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的边疆地区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具有与生俱来的民族认同,同时也形成并保持着对国家的认同.在边疆地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两种认同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国家认同在两种认同关系中的地位问题,是典型的边疆问题.因此,在边疆治理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两种认同的关系,尤其是要维护和巩固国家认同的优先地位.这就是边疆治理中的认同整合.认同整合的关键是强化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立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稳定和统一的认同关系结构.  相似文献   

10.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近年来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都十分关注的一个课题,以往大家关注和研究的都是单一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本篇论文选取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试着从多民族社区的角度去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进行研究,希望对今后多民族社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有些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国家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际上,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不仅存在着矛盾性,也存在着统一性。深入探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对于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角色理论视角下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教育一直是我国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特纳的过程角色理论尽管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个体角色的形成机制,但对我国民族地区学校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教育不无启发意义.本文以特纳的角色理论为视角,探讨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如何帮助少数民族学生通过角色认同与角色互动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这就存在着与单一民族国家不同的国家疆界与民族边界的异质性,也导致了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并不总是一致,甚至还会有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矛盾。试从利益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并认为利益和认同之间存在辩证关系,即基于利益可以产生和深化认同,又由认同来兑现利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组织认同理论为基础,参照企业的组织认同研究模型,根据高校组织的特点,以及高校教师的群体特征,选择杭州市三所大学作为研究对象,调查高校教师对高校的组织结构、组织声望、领导人魅力、组织成员关系、敬业精神取向和员工取向六个方面的认知状况,并测量其与组织认同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增进高校教师组织认同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方面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模糊,加强两个认同教育具有必要性与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培育两个认同意识的理论基础,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具有鉴往知今、资政育人的现实作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可以为构建两个认同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诉诸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利益.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思想形成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价值认同的过程,认同在大学生思想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思想的形成有其认同机制,也就是发生方式上的外显认同与内隐认同.无论是外显认同还是内隐认同都有自身鲜明的作用特点.系统探究大学生思想形成的认同机制,有助于深刻把握大学生思想形成的规律与特点.  相似文献   

17.
当前,认同问题的研究引人注目,特别是跨界民族认同与民族地区稳定联系起来,具有突出的政治意义。然而,人们研究方法受"多元文化意识"的影响,没有抓住认同意识的根本属性,以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人为地把两个不同属性和不同层次的认同对立起来,引起混乱。本文以跨界民族认同作为讨论的核心,强调中国跨界民族在国家认同问题上的特殊性,意在反思当前认同问题研究存在的一些误区,厘清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研究的思路,把问题的实质引向为现实服务。  相似文献   

18.
统一战线视域中,国家认同是自我认同、自体认同和他者认别的统一;国家认同是建立在民族认同、历史认同和文化认同基础上的价值同构;中国特色国家认同是"两制认同一国"结构;针对中国域内两种不同的病态认同,统一战线工作应采取不同的工作范式.  相似文献   

19.
认同在社会层面上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它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利益需求认同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利益需求认同的升华,从利益需求认同到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认同是自觉培育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常轩 《华章》2011,(28)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因此,每个人都将面临着对国家的认同以及对本民族的认同.如果两种认同能够协调一致将会极大地促进社会的稳定和民族团结,反之则会导致各种民族矛盾的产生.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但仍然有很强的可塑性.笔者通过对长阳第一高级中学的田野调查为依据,试图对土家族高中生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现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