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2006年12月~2007年8月举办的"什么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全国征文大赛圆满结束。参赛作品论及有效教学范围堪称广泛,从中不难看出参赛老师对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学和怎样进行有效历史教学实践,或深或浅都经过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探索。可以肯定地讲,其中至少有1/3以上作品,无论在理论层面看,还是在实践层面看,无不显得颇有新意和深度。这些作品大都收在本刊2007年《什么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特辑里(见右图),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这里选登此次大赛获得特等奖殊荣的几篇文章(其中只有周建定老师的文章没有参赛),以飨读者朋友。这几篇文章,对"什么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所做的论述,虽然角度不同、观点也有差异,但却都不乏启迪意义。但愿在这样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上,本刊举办的新一轮"历史教育:有效教学与有效评价"全国征文大赛(参赛注意事项详见本期封三),能够围绕"有效教学"和"有效评价"这个一体两面、相得益彰的新主题,展开更加广泛深入的探索,以期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近一步推进历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为学生的思维很简单,对于问题的想法也很简单,并进而以为老师说什么他就接受什么。直到经过那节课,我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多么严重的错误。  相似文献   

3.
郑敏 《教育教学论坛》2014,(11):104-105
为学生提供最有效的教学,不仅是教师应尽的职责,更应是毕生追求探索的使命。长期以来,我一直孜孜寻求最有效的教学方式,赵国忠老师的《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一书给了我深刻的启迪,书中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备、教、辅、改、评价、反思等每一个教学步骤,充分关注教学细节,充分体现以生为本和精益求精的精神,阐明了有效教学最需要关注的问题以及实现有效教学的许多因素和教师的价值取向,使我深深思索的"什么才是最有效教学"问题茅塞顿开,犹如明灯指引,思路豁然开朗。现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立足农村学生的普遍学习特点,也谈一下课堂有效教学最需要的"五个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我对采用专题方式建构历史教学体系的方法一直抱有期待,见于文字的东西是在1997年。当时的想法是,历史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教学,让学生把握一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才是最重要的。专题体例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的历史意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现象。甚至说,专题体例还是提升学生历史意识的前提条件。总之,专题这种教学或学习方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  相似文献   

5.
<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教学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历史这门学科学习的大都是许多年甚至千百年前的史实,离他们实在太遥远了。这样的想法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感觉历史离他们并不遥远呢?也许,引导他们发现身边的历史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基于这样的想法,在教学中我开始一步步地实施这一计划。  相似文献   

6.
郭蕾老师在《师路心语话成长》(《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年第10期)一文中谈到:“(学生)再乱的回答,也必然有它的原因,就像有学生故意恶作剧,当老师问‘国民党不抗日怎么办?’学生回答:‘拉到德育处!’比起恼羞成怒.现在我更想笑着说你有才,这么有创意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一 多年来,在教学一线亲身上过无数次课,也听别人上过无数次课,总有一个想法在脑海里盘旋,一篇阅读课文,读到什么程度,就算到位?教到什么范围,就算到边?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师,还是才上岗的新手,无论是老师导读,还是学生自习,拿到一篇课文,虽然知道从识字朗读初步感知开始,却不知到哪里结束,课文阅读层次混乱不清,课堂节奏无法调控,教学效果无法预计.  相似文献   

8.
常规教学寓言的方法就是把寓言读明白后,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我在教学中一反常规,通过让学生扮演角色讲故事,经教师巧妙点拨后学生轻轻松松领悟寓意。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人物来讲文中的故事,体会角色的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史料是某一个时代具体大事的详细记载,如果想要把高中历史学的更好,那么要结合史料来进行学习,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那一个时代对人、事以及物的看法,有助于我们更近距离了解历史,并且史料的真实效果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适当给学生补充一些经典、有新意的历史资料,加深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帮助他们进一步学习历史,本文是我对如何更有效的运用史料的一些建议和想法。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神笔马良》这篇课文时,一位老师向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用来画什么?”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我要画许许多多的树,让美丽的绿色美化我们的地球。”有的说:“我要画很多个机器人,让它们来管理这个世界,让世界不再有战争。”有的说:“我要画宇宙飞船,让人类乘坐飞船到遥远的星球去旅游……”这些想法都很好,这些想法自然也会让老师感到惊喜。学生中也常常有另类高见:“我要画很多很多的钱。”一石激起千层浪。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的说:“他这种想法是对的。因为,他有了很多的钱以后就可…  相似文献   

11.
解读虞大明     
虞大明是我多年交往的朋友,他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虞大明在小学里教了十几年的语文,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他自然有很多想法。他说过,语文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语文老师要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设计教案,先要考虑学生将会遇到什么困难,如何帮助他们解决。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灵活调整和修改教学程序。心中有学生,教学才有成效。他认为,语文学科充满人性,充满情感。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是创设合适的情感氛围和交际情境,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如此,课文中的崇高品质和美…  相似文献   

12.
2003年我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开始从教,从一个学校走进另一个学校.我的身份却从学生变成了老师。十年光阴,初为人师的青涩慢慢褪去,成熟稳健的教风悄然形成,感谢这一路有《中学历史教学》的陪伴与指引。回首任教当年,就在办公室发现了学校给教研组订购的《中学历史教学》,从杂志中我第一次知道,被我视为权威的课本其实有出错的地方,史料教学会让课堂彰显出学科的魅力,生成比预设更能考验学生与老师的智慧……从此.虽然教研组有一套杂志,  相似文献   

13.
蒋静雅 《师道》2003,(6):40-40
一直,在我心中涌动着这样一种想法:关爱每一个学生,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追求充满生命阳光的课堂,让学习活动富有个性色彩。怀着这种美好的想法,我用心教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想法在我心中历久弥新。可直至有一天,我才知道我的想法学生全然不知,孩子们并不理解我的“苦心”。学生朱景在周记中这样写:蒋老师,我觉得你离我总是那么远,你一定不喜欢我。你很少在课堂上让我发言,很少在活动中让我表演。我知道我的声音不够响亮,所以今天为了能把《狐假虎威》这个故事演好,我准备了好久,我选择了最适合我的狐狸这个角色,…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有一个怪现象: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然而学生却没有应有的发展。那什么才是有效的语文教学?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的思维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习。新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但数学问题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很抽象,很难理解。刚开始,我请学生看图提一个问题,有不少学生不问自答,如:图上有4棵树,树上有9只鸟。怎样才能让学生体验什么是问题呢?我采用“走出去”的方法,即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观察、提问。到校园里走一圈,让学生认真观察校园里有什么,有多少。回到教室后,我先问:“学校里有几个滑梯?”学生齐声回答有7个。我接着问:“你能向同学或老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有了现实体验…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8期刊登了我的一个课例<我让学生当了回诗人>,有幸的是该文能得到邓彤老师的重视,在对我的这个课例做仔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肯的批评.在学术探讨气氛不甚浓厚的今天,这非常难得.对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将自己当时设计与教学<纸船>的情况做一点说明,有些想法与邓老师的观点不尽相同,就当作是对邓老师探讨建议的回应吧.  相似文献   

17.
温莉 《山东教育》2009,(4):33-33
语文教学点滴录 著名教师魏书生常说:“我是个懒老师。”“我上课时有个想法:老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这就是魏老师对“懒”老师作的注释。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是个逻辑和推断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常会使部分同学掉队,严重影响了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从抓反馈、变式互动、过程延伸几个方面把学生的想法和老师的教学结合在一起,"共振"才可以达到双赢,是个很有想法的课题.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教育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抽象、分  相似文献   

19.
刘规录 《教师》2011,(36):104-104
乡土史是学生身边的历史,是历史教学中最富活力的因素。中学历史新课标明确规定中国历史教学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外,还可以自编地方乡土史以补充教学,并把乡土历史教学纳入教学计划中。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历史教学的老师,我在这些方面作了一些尝试,积累了点点经验,也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正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什么样的历史课才是好课,真的是见仁见智的问题。看了《历史教学》上各位专家、学者和老师的文章,深受启发,加深了我对好课标准的认识并尽力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既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是不是应该俯下身来听听学生的想法?听听学生对课堂的期待?正如吴非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