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屠杀叙事是南京对外形象塑造工程中不可回避的论题,因为此类叙事很大一部分具有国际影响力,为许多外籍人士所知。历史不可更改,正视这段悲痛和屈辱的历史,并借力于相关叙事的知晓度,推广南京的对外形象,继而进一步更新丰富,不失为一种妥善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纯如以日本、中国和西方三个视角围绕南京大屠杀为什么被遗忘展开论述。从日本视角看,大屠杀被遗忘有国际社会的外交和国内的历史教育等因素。从中国视角看,有心理和社会道德因素。从西方来说,张通过恢复历史记忆的方式证明了人性的善良面。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2013,(9):26-29
1945年8月15日中午,侵略国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波茨坦公告以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的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对华投降书上签字,并向中方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  相似文献   

4.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残暴行径.是世界所公认的,也是令人难以容忍的。日军在攻占南京后,杀害了三十万中国军民,南京城里到处都是硝烟炮火。大多数的建筑物被炸毁,人民流离失所,四处逃难。然而唯有中山陵没有受到日军飞机、大炮的轰炸、攻击。1937年,中山陵已完工.只是内部装修...  相似文献   

5.
钮先铭 《老年教育》2014,(12):10-12
<正>下面的文章摘自钮先铭先生的回忆实录。日本刻意隐瞒南京大屠杀"七七事变"后一个月,我奉召自法国返回中国,参加了上海淞沪战争和1937年末的南京保卫战。不幸的是,日军以其野蛮人加上文明的智慧与武器,我们打败了。而我个人则躲进寺庙里,装了八个月的和尚,才得以逃出虎口。这里,我有一个感想兼感慨!  相似文献   

6.
日军侵占运城后,利用特务、汉奸,为断进行所谓的“肃正讨伐”,“治安强化”进行血腥统治,对运城人民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  相似文献   

7.
论侵华日军在河北制造的“无人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在华北地区曾灭绝人性地大规模制造“无人区”,河北是重灾区。日军先后在长城沿线、冀西等地有计划地制造了大片“无人区”。在制造“无人区”过程中,日军实施残暴的“三光政策”,不仅使“无人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罹毁灭性的灾难,而且使“无人区”乃至周边地区的社会生产力、经济和生态环境遭受了巨大的摧残和破坏。  相似文献   

8.
1941年11月4日,侵华日军“731部队”违反国际公约和人类道德,对湖南常德和平居民施行细菌武器攻击,疫死人口逾万。对这场60年前的细菌战大屠杀,从历史背景、实施过程和严重的戕害后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色列在国家建构和治理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大屠杀记忆的政治功用,竭力打造大屠杀记忆的公共空间。它通过建立以亚德·瓦谢姆为核心的纪念场所、确立大屠杀纪念日与纪念仪式、规范教育体系中的大屠杀教育内容与形式、建设大屠杀网站、制作大屠杀影像等多元方式来建构历史记忆,推动大屠杀记忆逐步迈向公共历史领域,让未曾经历过大屠杀的以色列公众从大屠杀公共记忆中找寻历史通感。公众则借助纪念馆、纪念日、学校教育、历史遗迹、影像媒介等途径与历史互动,形成对大屠杀记忆的自我认知与评判。  相似文献   

10.
<正>正义的枪声结束了恶魔的生命,但这段血腥的历史永远镌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不忘国耻,珍爱和平,为实现中国梦、世界和平梦而努力!1937年,持续6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相当于每12秒就有一个中国人惨死在日军的屠刀之下。这种惨绝人寰的杀戮,在南京城沦陷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在从淞(sōnɡ)沪战场向南京进攻的途中,两名日本军官展开了一场"百人斩"竞赛,以先杀满百人者为胜。到  相似文献   

11.
正是由于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积极参与大屠杀教育、保存大屠杀记忆,大屠杀话语才在国际社会占据了日益重要的地位。国际组织主要从战争罪行证据的调查与搜集、大屠杀纪念与教育活动的开展、与"否认大屠杀"等反犹主义行为做斗争等方面保存大屠杀记忆,并且将大屠杀纪念与教育活动日益制度化。国际组织对大屠杀记忆的传承有助于帮助公众了解大屠杀以及种族仇恨的危险性,推动创伤教育成为公共文化的重要内涵与道德基石,但在此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对创伤记忆的政治化解读与道德滥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对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的研究渐趋深入,但仍有不少空白点。如细菌战中受害的总人数、被用来进行人体实验的总人数、细菌战实施“种族灭绝”的危害性等,都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河南在抗战时期战略地位重要。日军为了瓦解河南民众抗战意志,破坏有生力量,自1937年至1945年对河南进行了大规模、长时段的无差别轰炸。英勇的河南民众,面对日寇的狂轰滥炸,仍以百折不挠的坚强精神抗击日寇的侵略。  相似文献   

14.
15.
二战中纳粹德国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是犹太民族史上难以抚平的一道伤疤。许多幸存者在战后仍然挣扎于大屠杀的痛苦记忆中,他们和他们的后代均饱受大屠杀后遗症的困扰。美国犹太作家奥齐克和罗森鲍姆分别在他们各自的作品《罗莎》和《二手烟》中刻画了两代大屠杀后遗症患者的形象,并不约而同地安排了救赎的结局,揭示出往往为人们忽略的一点:对于亲历大屠杀的犹太人及其家庭来说,选择忘却伤痛也不失为一种自我救赎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最近,日本国内一小撮人篡改侵略历史,美化军国主义的活动甚嚣尘上,他们策划放映宣扬军国主义的影片“大日本帝国”,他们展谒供有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为战争罪犯歌功颂德,这一系列活动中以文部省篡改侵华史最为突出,公然把侵略中国改成“进入”中国,更荒谬的是,把南京大屠杀的责任归咎于中国军队的抵抗激怒了日军将士。这  相似文献   

17.
18.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铭记抗日战争,缅怀英烈,悼念惨遭日寇杀戮的死难同胞,山东威海市中小学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引导学生在传承民族的苦难记忆中,增强民族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更多的信心和决心。营造浓厚的氛围。各中小学校依托网上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校园网、文明小博客、学校文化长廊和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利用国旗下讲话、入队(团)仪式、  相似文献   

19.
《老年教育》2010,(9):14-15
最近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地雷战》,成了人们的热议话题。地雷战,作为八路军在抗战时期常用的战术之一,与地道战、麻雀战齐名,脍炙人口。然而,对于历史上真实的地雷战,人们却不甚了解。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责任以及对后人的警示等方面论述了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提出了日本军国主义从未死亡等新观点,希望以此激发人们的爱国激情,投入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去,并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