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你可能不知道文房四宝之乡宣城,但是你不可能不知道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让我们早早从小学的课本里知道了这座山。敬亭山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北,水阳江畔,是国家森林公园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敬亭山属黄山支脉,大小山峰60座,最高峰翠云峰海拔324.1米。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  相似文献   

2.
《望天门山》是小学语文第九册《古诗二首》中的一首。诗后注释①这样说道":天门山在今安徽和县与当涂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  相似文献   

3.
一座并不高的小山丘,因一个人独坐其中,竞成就了这座山的高度。这座山就是敬亭山,这个人就是李白。 一个天高气爽的秋日,与友人登临紧挨宣城市城区的敬亭山,去追寻李白的仙踪,感受诗山的意境。这山真的很普通,并不高耸,没有峭峻,只是秋日的色彩让山体在深绿之外,多了一些淡黄和青紫。山不在多,有仙则名。李白到了宣城,敬亭山就充满了诗意。  相似文献   

4.
青山有意碧水多情———《望天门山》情景教学三得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附中黄兰《望天门山》是李白寄情山水的一首即景小诗,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目的是让学生领略长江天门山壮美景象,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诗虽短,但大可激发情趣,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  相似文献   

5.
梦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代诗人李白曾用这激情的笔墨,描绘了天门山的奇景。每当我读到这首诗的时候,脑中总会浮现出天门山的美景。因此我非常希望能到天门山看看,夜里我常常梦见天门山——烟雨蒙蒙,白云深处就是天门山。举目远眺,浩浩的长江,浪潮汹涌澎湃。浪涛撞击着粼粼巨石,发出巨大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在雨中,长江的气势更是别具一格。它宛如一条长长的巨龙,和着“哗哗”的水流声,在翻腾奔涌,如折北流。长江旁边便是东西梁山。两山互相倚托。抬头望望东西梁山,只见两  相似文献   

6.
《望天门山》是李白坐船行于楚江,望天门山时所作。它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深情。在诗人充满浪漫主义想象中,天  相似文献   

7.
一 教学引入,解释题意 师:上节课我们跟着李白欣赏了天门山上的壮丽景象,请一起背诵《望天门山》。(生一起背诵)现在我们要跟着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到人间天堂杭州西湖去看看。(出示课题和西湖的图片)猜一猜课题是什么意思。 生:苏轼在西湖边看太阳。  相似文献   

8.
◎原文独坐敬亭山①○[唐]李白众鸟高飞尽②,孤云③独去闲④。相看⑤两不厌⑥,只有敬亭山。◎作者点击李白(701年-762年),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作品极富浪漫色彩,感情强烈,善用比兴、夸张表现手法,形成了豪放纵逸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诗仙”。◎注释①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西北,原名昭亭山,又名查山,山上旧有亭,是南朝诗人谢朓经常游玩吟诗之处,所以被后人称为敬亭山。②尽:没有了。③孤云:天上孤零零的一朵浮云。④闲:安闲,悠闲。⑤相看:相互对望。⑥厌:满足,厌倦。◎翻译曾经是成群的鸟儿们在此地尽情…  相似文献   

9.
彭跃为 《现代语文》2014,(10):52-53
山黛似眉,水横如睛。山之秀美,水之灵动成为江南特有景致,而在人杰地灵的宣城更尽显无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敬亭山正是在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相看两不厌”之下而闻名遐迩,但不为众人所知的《春日登敬亭山绝顶》也同样值得我们把玩咀嚼。  相似文献   

10.
初一语文统编教材选有李白《望天门山》一首绝句,课本对天门山的注释只是讲“在安徽省当涂县西南……”。安徽人  相似文献   

11.
课堂上 ,老师神情严肃 ,学生认认真真 ,诚惶诚恐 ,原来这一节课正是上公开课。老师在黑板上大书几个字———“望天门山” ,然后转过身来 ,略带神秘的问 :“《望天门山》的作者是谁 ?”“李白。”同学们异口同声的答道。老师又进而问道 :“李白是什么朝代的人 ?”“唐朝。”又是异口同声。“天门山在什么地方 ?”“安徽省当涂县西南。”再一次的异口同声。……公开课结束 ,听课的老师一致评价 :公开课很成功 ,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多 ,同学们发言也很积极 ,启发式教学法得到成功的运用 ,今后还要大力发展推广。这是不是启发式教学法呢 ?我们首先…  相似文献   

12.
阅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及注释 ,完成 1— 3题。独坐敬亭山 ①   李 白众鸟高飞尽② ,孤云独去闲 ③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注释】①敬亭山 :又名昭亭山 ,在今安徽宣城北。②飞尽 :飞光了。③独去闲 :独自去偷闲。1 这首诗的主要意思在于一个   字 ,但却从   字写起。点出似乎“山”和“我”在彼此依托 ,相随作伴。2 解说诗中一二句“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的含义。答 :                                    3 解说诗中三、四句“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的含义。答 :    …  相似文献   

13.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注释:①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北。②厌:满足。上榜理由:这是李白的一首山水小绝,明代李攀龙在《唐诗训解》中这么评价《独坐敬亭山》:描写独坐之景,非深知山水趣者不能道。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引入,解释题意 师:上节课我们跟着李白欣赏了天门山上的壮丽景象,请一起背诵<望天门山>.(生一起背诵)现在我们要跟着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到人间天堂杭州西湖去看看.(出示课题和西湖的图片)猜一猜课题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5.
敬亭山和谢朓楼是宣城的标志性景观。自谢朓来到宣城题《游敬亭山诗》后,敬亭山开始在文学上崭露头角,唐代诗人李白来到宣城题《独坐敬亭山》后,敬亭山开始具有丰富的人文意义。谢朓楼是谢朓所建,李白在多首诗歌中表达对谢朓的崇拜。后代的文人因为仰慕李白和谢朓,经常登上敬亭山和谢朓楼题诗歌唱,他们或是怀念谢朓、李白,或是抒发自己独特的情感,在不同的时期赋予敬亭山和谢朓楼不同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黄、金二同志的《读李白(望天门山)》 (载《语文教学通讯》八○年第五期)中认为:“作者究竟站当涂县境,长江将其一分为二,东西梁山,虽不高峻,但南北横亘,夹江对峙,形势险要,景色峻秀。大江东去,碧水东流,轻舟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是连成一片的。好象一道高堤,截住了长江去路似的。及至轻舟渐渐靠近,驶到‘至此’向‘直北’迂回的地方,望中的天门山就慢慢‘拉长’而至于被从中间‘拉断’。这个‘断’字十分形象,是刚刚失去连接的形象写法。随着船的迅速‘北回’,两山断裂  相似文献   

17.
李白这几天真忙得要命。第一天《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便《夜宿山寺》、《独坐敬亭山》、又在《月下独酌》,念着《越女词》,唱着《峨眉山月歌》、《赠汪伦》。第二天,去《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便和他的弟子《山中问答》、《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第三天,《登金陵凤凰台》在《金陵酒肆留别》《送友人》《军行》,然后又赶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四天,《早发白帝城》。李白诗名大拼盘$广东汕头市澄海区港口小学五年级一班@郭妍琳  相似文献   

18.
《望天门山》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九册第一组课文中的内容。诗人李白充分发挥感官的神奇作用,张扬了长江的雄伟与势不可挡,同时也在读者心中矗立起了一座刀削壁立的巍巍天门。尤其在三四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诗人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然而,作者到底在何处望天门山,令人生疑。人教版教学参考书中有这样一段表述:第三四句写行船时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  相似文献   

19.
该诗最后一句,文学研究所编的《唐诗选》的注解是:“末句意思说早晨日出东方,孤舟从水天相接处驶来,宛如来自太阳出处。”笔者以为这个注解是值得商榷的。要了解这首诗的正确主旨,需要先弄清楚天门山的地理环境。天门山位于长江中下游,安徽省当涂县与和县的交界处。天门山是一个比喻性的名称。《舆地志》写道:“博望、梁山,东西隔江,相对如门,相去数里,谓之天门”。这是就两个山来说的,  相似文献   

20.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①天门山,指今安徽省当涂县、和县的东西两梁山,两山夹江对峙。 ②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出生 于碎叶(今吉尔吉斯坦境内)。五岁时随父亲迁居绵州彰明(今四川省江油)青莲乡。唐朝伟大 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有《李太白集》。 ③楚江,安徽古属楚国,因而也称流经这个地方的长江为楚江。这句的意思是说,两山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