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拉康的自我和镜像阶段理论分析了华人女作家刘爱美的新作《单人纸牌游戏》,根据女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分六个阶段分析了她在一个他者的世界里找寻自我、建构身份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阿瑟·丁梅斯代尔是《红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作品“救赎”主旨的集中体现者。面对罪孽,丁梅斯代尔挣扎于人性与神性的冲突中,最终在上帝恩典的感召下认罪悔过,以生命的代价获得了灵魂的救赎。本文将丁梅斯代尔推向前台,通过剖析其赎罪历程来阐释作品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3.
霍桑的<红字>由于其内涵的多重性而产生了多种解读视角,具有很高的文学研究价值.本文试图通过对牧师丁梅斯代尔形象的解析和透视,层层展开,分析他一步步走向精神边缘的原因,最终来揭示人类普遍的生存状态,探索人类原罪的命运,发掘<红字>在宗教背景下的世界意义和普视关怀. 相似文献
4.
《红字》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文学批评对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之一——丁梅新代尔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大多把他当作同情的对象,而其伪善的本质和虚伪的面貌却常被人忽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红字>中的男主人公丁梅斯代尔的分析引出现实生活中的悲剧,并阐述作品中的丁梅斯代尔与现实生活中溺死自己亲孙女的老人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运用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对《一千英亩》进行分析,发现主人公的悲剧发生的原因在于其父亲的控制和虐待,这些因素导致了女儿们自我的破碎。通过分析小说人物的自我和"他者"的关系,解读主人公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7.
王卫东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1,17(3):64-67
丁梅斯代尔在《红字》中有很多对立表现,这些对立表现源于他自我的分裂,在他与海丝特&;#183;白兰的六次会面过程中,他的自我总在清教主义思想和生命情感冲动之间徘徊,一旦清教主义思想观念占了上风,他的虚伪、软弱、怯懦就表露无遗而一旦生命情感冲动占了上风,他就变成了一个勇敢、坚毅、燃烧着热情的人,尽管丁梅斯代尔自我中分裂的两端最终融进了同一个行动,但是同一行动却并不能弥合他自我的永恒断裂,丁梅斯代尔自我的分裂应证了霍桑内心的困惑、焦虑、矛盾。霍桑本人一方面对清教主义思想持批判和反抗态度,另一方面又深受清教主义思想的影响,他在《红字》中揭示了清教主义思想的虚伪性和落后性,但同时又展望了人的“灵魂罪恶”,使整部小说的主题呈现出一定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8.
殷伟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4,19(1):37-39
霍桑在其《红字》中塑造了丁梅斯代尔这一形象,身为牧师却陷入情欲,犯下罪孽却不敢担当,本力图揭示隐藏于其“虚伪”陛格表象之后的分裂人格、并分析其成因。 相似文献
9.
潘滢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2):27-29
霍桑《红字》中的丁梅斯代尔是作者塑造得最丰满的人物形象。批评者大多对其持批判态度,忽略了他的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事实上,丁梅斯代尔一直挣扎于内心的真实与现实的伪善之中。他身上同时闪耀着人性和神性的光辉,并且因为他的藏罪更好地完成了一个天使的职责。最终这个堕落的天使公开忏悔并回到了他天上的家园。 相似文献
10.
在《红字》中霍桑揭示了清教统治下,夫权、教权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男性的极端自私性,并以自私性作为隐性框架构筑了一系列情节,明确指出了齐灵渥斯和丁梅斯代尔的自私性是他们一切错误行为的根源,是他们自身命运悲剧的导火线,是咎由自取,自食其果。同时,他们的自私还导致了海丝特及珠儿命运的凄苦与悲惨。 相似文献
11.
12.
张培芳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5):17-19
在《红字》这部小说中,霍桑不仅成功地塑造了四个不同意义的替罪羊:齐灵沃斯、海斯特、丁梅斯代尔和小珠儿,而且赋予每个替罪羊应经历的仪式,从而完美地呈现了替罪羊这一古老而神秘的母题。 相似文献
13.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时期著名作家霍桑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作品主要改编自清教徒时期美国发生的一个真实事件。该文拟通过对三个主人公自我救赎的分析来达到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欣赏这部小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长日留痕》讲述了达林顿庄园的管家史蒂文斯驾车前往英格兰西部旅行的六天时光。文章认为,史蒂文斯的一生是其自我追寻的过程。早期,史蒂文斯一直在将周围同等职位的管家——他者,作为镜子,寻求身份的认同。然而自己却始终与镜像存在差异,无法合二为一。在达林顿公爵去世后,史蒂文斯转而服务一个美国雇主。即使在六天的旅行后,史蒂文斯承认自己的失败,表示“自我”仍是外在于自身的他者。可在与海边的陌生男人聊天之后,又回头再次扎进寻求自身和理想之我整合为一的汪洋大海中,可以预料到他悲哀的结局。 相似文献
15.
丁梅斯代尔是《红字》中塑造的一个非常精彩的人物形象。本文试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对他进行解读。指出其毁灭在于过度扩张超我.过分压抑本我,否认本我存在的合理性,从而导致人格结构的失衡,主体的坍塌。 相似文献
16.
靳玉兰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7)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基于《红字》中海丝特·白兰与牧师丁梅斯代尔的爱情,依据本文描述,依次阐释海丝特公开、绽放、勇敢的爱和丁梅斯代尔隐藏、深沉的爱,揭示虽然两人表达爱的不同方式,但爱却彼此相同,都是对对方刻骨铭心的、深深的爱。 相似文献
17.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3):18-21
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于185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红字》讲述了发生在北美殖民时期的恋爱悲剧。此小说被公认为美国心理小说的名篇,所以对其作拉康式心理分析不仅有助于拓宽读者的理解视域,亦能从中再次获得别样的主题内涵。同时也能让云绕在珠儿周遭的神秘因素彻底祛出,从而重新建构其成长之路,还原一个真实的孩童。 相似文献
18.
王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4)
<红字>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之花不但没有被清教教规和教义扼杀,而是得之以浇灌,在逆境中茁壮、坚强地生长、绽放,展示了美丽的人间真情.特别是男主人公的爱,在受到上帝对他的意志和对上帝的忠诚历练之后,他的爱变得越加的坚贞,使他公开了他和海斯特的恋情,使有情人终成眷属.尽管丁梅斯代尔没能活着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但他们的爱却在"红字"中永生、传颂. 相似文献
19.
再读《红字》的启示──丁梅斯代尔性格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字》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文学批评对其中为主要人物形象之一──丁梅斯代尔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大多把他当作同情的对象,而其伪善的本质和虚伪的面貌却常被人忽略。 相似文献
20.
沈璐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16):44-45
本文尝试转换视角,采用拉康镜像论解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身份认同紧密关联,主体的生成是建立在与他者的关系之上。本文拟主要从拉康的镜像形成的阶段性来阐释主人公的身份建构过程,从他者的干预来阐述爱丽丝的身份认同。作者卡罗尔在创作的过程中也同样实现了自我身份的认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