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阅读文言文,首先要扫除实词理解方面的障碍。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古人常说,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为什么“不离句”?这是因为词有概括义和具体义之分。概括义是从许多具体义中概括提炼出来的,词典中对词语的解释一般是概括义;而具体义是一个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所显示出来的意义,我们常见的课文注释多用具体义。这是说的根据上下文解释常见的文言实词也就是要准确地理解词的具体义。  相似文献   

2.
一、考点聚集 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变化量大的是词汇。因此,在文言文学 习中,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和虚词非常重要。而实词与虚词相比较,更 是阅读文言文关键的一环。要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必须做到能够根据 上下文正确理解实词的词义。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又必须注意以下四 点,  相似文献   

3.
文言实词,在文言词中占绝对多数。我们阅读文言文,处处要同它接触。一篇文言文,如果对其中实词的忌义不了解,要想真正懂得它的内容,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有许多文言实词的形式、忌义和用法,已与现代汉语不同了。这就必须在文言文的教学中,结合具体作品的讲析,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忌义。  相似文献   

4.
高考文言文阅读一般都是选用一段课文上没有见过的文言文来出题。答好文言文题目的关键是读懂原文 ,把握文意。原文意思读懂了 ,解答题目就不难了。那么 ,如何正确地把握文意 ,读懂原文呢 ?这里着重谈谈两个方面的问题。读懂原文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实词的意义。在高考试题中 ,不仅对实词意义的解释要考它 ,大多数语句的翻译也要考它。因为实词里有一词多义的问题 ,有古今异义的问题 ,有通假字的问题 ,还有词类活用的问题 ,辨析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正确把握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呢 ?主要有四种方法 :1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确定实词在句中…  相似文献   

5.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由于文言实词面广量大,有些词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用法有别,这往往成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一大障碍。如何正确掌握文言实词呢?我们认为,掌握文言实词的重点在词义。■一、词义的识记勤翻字典,多读多记是掌握文言实词的常用方法。另外,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抓住重点学习文言实词,我们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的偏义、词类活用等。每学一篇文章,我们都要根据具体的文章确立相应的学习重点。如《孔雀东南飞》,学习重点可为“相”、“自”的词义和偏义复词…  相似文献   

6.
能识别实词活用的多种形式。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文言文阅读就是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要读懂浅显的文言文,必须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实词的词义。识别实词活用的多种形式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实词的活用是在文言文里,某些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的一种常见现象。实词活用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名词作动。如:左右欲刃相如(刃,名词用作一般动词,杀);孟尝君客我(客,名词用作意动词,以……为客);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王。名词用作使动词,使……成为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用作状语,表修饰关系,用箕畚)。二是动词活用。如:殚其地之出(出,动词活用作名词,作宾语,出产的东西);君将哀而生之乎(生,动词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带宾语,使……活);公子怪之(怪,动词意动用法,多数为表心理活动的动  相似文献   

7.
学习文言文,首先遇到的是字、词、句,即词汇(实词和虚词)、语法、文字乃至语音方法的问题。这是拦路虎,不打死它,谈不上读文言文。学生读文言文,教师教文言文,都必须在字、词、句方面花大力气,下大功夫。但是拦路虎毕竟只是虎,打虎的目的是为了走路。字、词、句的问题不解决,谈不上读文言文。仅仅在字、词、句方面下功夫,花气力,也绝不等于读懂了文言文。字、词、句读懂了,顶多不过能较准确地把文言文译成现代文,译成现代文并不等于真正懂得了现代文。否则,无异认为任何现代文学生都已经懂得了。事实当然远非如  相似文献   

8.
文言实词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翻译都至关重要,遇到疑难实词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字形,观察结构来进行有根据的猜想,推断出疑难实词的词义。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实词又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在文言文阅读中,如果能够扫除实词的障碍、尤其是扫除疑难实词的障碍,阅读起来,就更容易读懂了。  相似文献   

10.
<正>其实,阅读文言文实词比虚词和句式更重要,因为理解实词是解读文言文最重要的前提。然而,在阅读文言文之时怎样提取大脑中的实词积累,结合语境推断实词的意义呢?下面介绍几点方法以供参考。一、借助句子意义推断实词意义词不离句,实词自然需要依靠句意来理解,尤其是难度大的实词,更需要要根据句子意义来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2011年江苏高考文言文《陈公弼传》"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一句中的"蠲"字,理解难度太  相似文献   

11.
一、考点描述1.文言实词、虚词理解和运用的考查。从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试卷关于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来看,无一例外的都有对文言实词意义理解的题目。特别是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方面的知识考查是一个重点。2.文言句义特别是主旨句、警句、名句理解的考查。句义的理解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语境翻译所给出的重点句等。这些表现文章主旨、体现作者观点、结构上起勾连  相似文献   

12.
读懂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文言文考查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考点,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文言文翻译,是文言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这项能力不是孤立的,必须在准确理解字、词、句等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提高。因此,考试大纲在文言文阅读板块的"理解"层次中提出了四个要求:(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13.
理解文言词义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说到底,就是要读懂原文,准确地把握文意,而能读懂原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能正确理解文中实词的意义。为此,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对学好文言文和临场应考都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阅读文言文,关键是要读懂原文,而能读懂原文的前提是能正确理解文中实词的含义。怎样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呢?可以从以下十个角度去把握。  相似文献   

15.
高娟 《快乐阅读》2011,(5):121-121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关键是读懂原文、准确把握文意。文言语句组成的要素就是实词。实词的数量较多,且用法较灵活,并且实词在文言文阅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就需要学生具有推断实词意思的能力。近几年来,高考文言文命题第一题多是对文言实词进行考查:一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正确或错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阅读的关键在于文言实词,因为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它不仅数量庞大,而且义项众多,想要在具体的文段中对其进行准确释义有一定的难度。能否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将直接关系到能否读懂整个文言语段,所以,掌握一些文言实词释义的技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广东高职语文《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可是,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这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就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因此,结合语境,正确掌握实词求义的方法,就成为破译文言文不可或缺的技巧。本文就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方法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考试说明》对古诗文阅读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学生要通过文言文阅读关,首先务必过好文言词汇关与句法关,其中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尤为重要。它是读懂文言文的最重要一步,每年高考试题中考查的文言实词都在8—10个左右,而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不能靠死记硬背,必须结合实词所在的特定语境——上下文来推断。下面谈谈文言实词义的推断方法。一、以“文”解文法:即根据文段语句的意思来推断某些词语的意义。例如:“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这个“降”为使动用法,因为是乐毅破齐,不可能是他“…  相似文献   

19.
<正>高考主要考查能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一是读懂文言文和白话文在实词、虚词、句式和表达习惯上的不同;二是通过理解句间关系领会作者的意图。纵观2012年高考北京卷文言文命题,可以发现其前三道题(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语句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主要侧重考查第一方面的能力,第四道题主要侧重考查第二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确实对一些字、词、句难以理解,二是对一些看似浅近的地方自以为懂,不能深入理解。正因为这样,教师感到不放心,只好逐字逐句一一讲解,课堂教学成了"满堂灌"。因此,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强调"字字落实",采用逐句讲解的方法,讲清每一个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确切意义,以及各种文言特殊句式的用法。这种方法从文言文阅读的特点出发,把造成阅读主要障碍的字义、词汇、语法知识作为教学重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缺点也很明显:它以读懂一篇课文为目的,忽视了规律性知识的学习,学生学到的知识是零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