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题目图1中,波源5从平衡位置y=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轴正方向),振动周期T=0.01s,产生的简谐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u=80m/s.经过一段时间后,P、Q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1.2m、SQ=2.6m.若以Q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在图2的振动图象中,能正确描述P、Q两点振动情况的是( )  相似文献   

2.
波形图象问题几乎是年年高考必考内容,而且年年有新意.判断机械波形图象中某质点的开始振动方向问题学生常易出错,必须引起重视. [题目]一简谐横波的波源在坐标原点 O处,经过一段时间振动从O点向右传播20厘米到Q点,如图1所示.P质点离开O点的距离为30厘米,试判断P质点的开始振动方向.  相似文献   

3.
题目图1中,波源S从平衡位置y=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轴的正方向),振动周期T=0.01s,产生的筒谐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口=80m/s.经过一段时间后,P、Q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1.2m、SQ=2.6m.若以Q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在图2的振动图象中,能正确描述P、Q两点振动情况的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题目如图1所示,一列横渡向右传播,试判断质点P、Q的振动方向. 方法1:波的成因法波的形成和传播中有两句话,前面的质点带动后面的质点振动,后面的质点重复前面质点的振动.据此,在紧靠P、Q两点且靠近波源的方向上取两点P'、Q'(图2),由图中看出P'在P点下方,由于P点将紧随P'运动,所以P将向下振动;同理,靠近波源的Q'在Q的上方,所以Q将向上振动.  相似文献   

5.
题一列横波的波源在原点O处,t=0时刻波源开始振动,经0.4s,振动由O向右传播了一个波长λ=20cm,此时波形如图1所示.在x轴上有一点P,P到原点O的距离为110cm,则从波源起振开始,经多长时间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  相似文献   

6.
“波的图象”问题,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热点,不管是物理单科试卷,还是“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许多试卷中都有以“波的图象”为题材的题目,下面结合高考试题例析之.1.图1中,波源S从平衡位置y=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轴的正方向),振动周期T=0.01s,产生的简谐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80m/s.经过一段时间后,P、Q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1.2m,SQ=2.6m.若以Q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在图2的振动图象中,能正确描述P、Q两点振动情况的是().A.甲为Q点的振动图象B.乙为Q点的振动图象C.丙为P点的振动图象D.丁为P点的振动图象  相似文献   

7.
在机械波一章中,分析介质中质点的运动情况是该章的主要内容之一,而质点的振动方向恰反映了其运动情况,本文在已明确机械波传播方向的基础上对如何判断质点振动方向予以剖析和总结. 一、根据波的形成原理与传播特点而得到的原理型方法1.带动法(根据波的形成原理——前质点带动后质点) 在质点P靠近波源一方附近(不越过波峰或波谷)图线上找另一点P’,若P’在P上方,则P向上运动,若P’在P下方,则P向下运动. 如图1,用带动法找出了靠近波源一方附近的P’点,很容易看到P’点在P点的上方,所以P  相似文献   

8.
在波动问题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教材中一般教法是:参阅图1,要确定质点Q的运动,即在靠近波源的一方(不超过λ/4),另选一点Q′,若Q′在Q的上方则Q就向上运动,若Q′在Q的下方则Q就向下运动,(即后一质点将重复上一质点的运动),还有一种讲述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成因法由波的形成原理可知:离波源较近的质点带动离波源较远的质点振动,离波源较远的质点跟着离波源较近的质点振动.根据这一原理,在被判定点P的附近(靠近波源的一侧)找一点P',使它们在同一个λ4内,若P'在P的上方熏则P跟着P'向上运动或P'带着P向上运动熏如图1所示.若P'在P的下方熏则P跟着P'向下运动.二、微平移法由于横波上的各质点都是前面的质点带动后面的质点,且都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并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因此,将某时刻的波形图(实线)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一小段距离(Δx<λ4),就得到了经过一小段时间后的波形图(…  相似文献   

10.
侯鹄 《物理教师》2003,24(4):45-46
1 振动和波中的质点路程我们知道 ,振动质点在一个全振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等于 4倍振幅 .例 1 .如图 1所示 ,弹簧振子在AB间作简谐运动 ,O为平衡位置 ,AB间距是 1 0cm ,A→B的运动时间是1s ,则从A开始运动经过 3s ,振子通过的路程是cm .分析和解 :由题给条件可知 ,该弹簧振子的振幅是5cm ,周期是 2s,则经过 3s( 1 .5个周期 )通过的路程为s=32 × 4A =3 0cm .小结 :( 1 )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掌握全振动的定义 ,进而确定周期和振幅 ,用振幅求路程 ;( 2 )振子的路程s =周期数× 4A .第二个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呢 ?我们再来看例 2 .图 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