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教版的《外国小说欣赏》由于其理念新颖,内容丰富,编排独特,被不少省市纳入选修模块。但是在《外国小说欣赏》教和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指导,还是学生的学习,都与课程存在隔膜,没有打通,有一种无法“入乎其内”的感觉,自然就很难到达“出乎其外”的境界。因此,要使这一门选修课程取得实效,就须设法架构通往《外国小说欣赏》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人教社的《外国小说欣赏》被浙江省高中新课改确定为选修模块统一使用,这是一本难得的好教材,收编的16篇小说内容丰富,流派众多,创作手法多样。然而外国小说教学有许多困难,中学教师文学知识陈旧,特别是外国现代派小说知识缺失,对外国小说的各种类型及其特征认识不够透彻,以致教学内容难以把握,教学有效性难以落实。到底如何才能摆脱《外国小说欣赏》教学的尴尬,真正落实《外国小说欣赏》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写作是推动《外国小说欣赏》教学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3.
宋红芳 《学语文》2011,(2):22-24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二年级学生选修了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小说与戏剧”系列之《外国小说欣赏》。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单元话题)。语文《新课标》也要求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相似文献   

4.
关于教学人教社《外国小说欣赏》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中外国小说教学有很多困难.文学知识陈旧,特别是外国现代派小说知识缺失,对外国小说的各种类型及其特征认识不够透彻.以致教学内容难以把握。有的老师遇到外国现代派小说干脆绕道而行.不作为,也无能为力。浙江省高中新课改第一阶段确定了部分选修模块作为全省普通高中统一使用的教材,其中有人教社的《外国小说欣赏》,从而迫使我们必须面对这些困难。下面谈谈教学人教社《外国小说欣赏》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人教社《外国小说欣赏》作为浙江省确定的选修模块课程,以小说的基本元素来划分单元,把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流派的十六篇经典小说,按艺术特色归入"叙述""场景"等八个单元,在话题内容上"引入较新的学术成果,清洗关于文学、小说的一些陈旧知识"(曹文轩)。陌生的小说文本和独特的编排方式对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实践中,《外国小说欣赏》教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传统教法。传统观点认为,小说是通  相似文献   

6.
选修课程是21世纪我国教育史上的亮点,选修教材的建设也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各教材编写单位殚精竭虑,大胆探索,2005年以来,已有5家出版社编写的高中选修教材通过初审并在实验区试用。这些教科书涵盖了课程标准规定的五个系列。具体品种有:人教版第一批8种:《中国古代散文诗歌欣赏》《外国散文诗歌欣赏》《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外国小说欣赏》(选修)的选文语言具有欧美化特点,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教材,应该考虑对学生语言规范性的影响。《外国小说欣赏》中有些语言不规范现象应引起编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曹文轩主编)是我省(浙江省)指定的选修教材之一。从2007年秋季开始在高二第一学期开设,并明确说明纳入高考考试范围。这样“选修”其实是“必修”了,而大多数教师受着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自然而然把它上成了“应试课”,着重强调外国小说的一些主干基础知识。编者曹文轩在《外国小说欣赏·前言》中明确指出:“定位于欣赏,比较恰当。”  相似文献   

9.
魏丽 《现代语文》2009,(10):51-53
一、课程介绍 语文版选修教科书《外国优秀短篇小说选读》与《〈红楼梦〉选读》《中外戏剧名作鉴赏》《优秀电影作品欣赏》同属小说与戏剧系列,一个模块24学时,可在6至7周内完成课程的学习与检测。小说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10.
《外国小说欣赏》作为选修模块的教材,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陌生度的。尽管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已接触过不少小说,但较系统成规模地接触外国小说,这还是首次。长期以来,很多教师由于受到了"读是为了写"等旧教学理念的影响,忽视了小说教学,也不愿对此作认真研究。传统的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分析 《礼拜二午睡时刻》是人教版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中“情感”话题的第二篇文章,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理解情感在小说中的魅力和作用以及小说对情感的不同处理,考察小说的情感元素及其与作品内容、题旨的关系,了解现代小说的情感状况。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实施后,又有了一个选修模块《外国小说欣赏》,教学时,往往是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教师自身的"知识"捉襟见肘,教学过程更是"波澜不惊",学生觉得无趣、无得,小说的日常学习与小说阅读应考更是几无关联。文章从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策略两大方面,阐释笔者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正>由曹文轩先生主编的人教版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的编排是以小说的基本要素(如"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等)来划分单元,每一种基本要素就成为各个单元的话题。每个单元的阅读部分选择两篇小说,一篇为精读篇目,一篇略读篇目。基于这种编排特点,《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外国小说欣赏》提出了这  相似文献   

14.
<清兵卫与葫芦>是人教版选修模块<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的课文,苏教版九年级教材也将它选为课文.两个版本的教材同时选中,一是编选者"英雄所见略同",二是这篇小说的教学可深可浅,初中生和高中生都有可以学习探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设想 《清兵卫与葫芦》是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另一篇足德国小说家伯尔的《在桥边》。本单元中心话题足“情节”。本单元教学主要是借助“情节”这一小说元素来达到欣赏小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本学期我校开设了《外国小说欣赏》这一课程。从老师们的教学反馈来看,大家一致认为《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难以把握。的确,《外国小说欣赏》所选课文涉及不同的地域,代表不同的流派,表现了不同时期的各种思潮。限于学生理解能力、审美能力的不足以及文化背景、欣赏习惯的差异,教学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想见。  相似文献   

17.
<正>南京大学中文系王彬彬教授认为,读小说就是读语言,欣赏小说就是欣赏语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在"阅读与鉴赏"中提出"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的要求。因为小说的内容、情感、主旨等都是通过小说的语言来表达出来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选录了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桥边的老人》。这篇小说没有像他的其他小说那样注重英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构建注重基础、内容丰富、具有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因此,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应该体现出基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必修模块是选修模块的基础,选修模块是必修模块个性化的深入和提高.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之间要有合适的梯度、衔接有序,才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然而,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的教学目标与必修阶段的相关内容在这方面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选用了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桥边的老人》。小说中直接交代"老人"位置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开篇首句:"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一处是第34段:"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高中新课程增设了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选修课程的出现引发了教师对新课程模块教学的思考。在这里,笔者就选修中的《中国小说欣赏》模块的教学方法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