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架     
《教育》2010,(3):61-61
在教学情境中理解语文的深度智慧 窦桂梅何谓深度语文?就王开东老师而言,“深度”表现在课程理解之深,文本剖析之透,课堂把握之精到。  相似文献   

2.
何谓深度语文?就王开东老师而言,"深度表现在课程理解之深,文本剖析之透,课堂把握之精到"。教师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深度,决定了学生思维的深度,从而决定了课堂深度。怎样让课堂有深度,让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心智深处在整堂课中都精神愉悦呢?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正大踏步地向深度和广度挺进.我们的小学科学课堂质态也从一个高峰跃上了另一个新的高峰.随着实验的深入.“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已越来越被老师们理解和接受.课堂上呈现出许许多多“迷人之景”.情境创设“千姿百态”.探究活动“百花齐放”.合作学习“百见不鲜”.教学评价“百般呵护”……一切都生动地表现了老师们诠释新课程理念的种种尝试.  相似文献   

4.
深度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深度学习之深,体现在“入学、真学、深学”的过程中。具体来说,深在高度投入的学习状态、真实发生的学习过程、实现理解迁移的学习结果。教学中,要把握深度学习的“三学”内涵特征,重塑学教关系、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课堂样态,促进学生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实施?于永正老师关于《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的教学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一、课堂的主旋律:引导学生个性化地与文本对话 学生由于知识、智力、生活经验等的阶段性不足,缺乏高效自主与文本对话的深度、广度。因此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的有效指导和引导。  相似文献   

6.
今天,学校组织老师们又一次领略了浙江优秀教师蒋军晶老师的教学魅力。课堂上从容不迫的他,对文本的理解深入到位;语言简洁又字字落地有声,话语平实又饱含情感……课堂上的一个环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就“盲姑娘与贝多芬的对话”进行质疑:  相似文献   

7.
在《佛学大辞典》中,“相”指可识可见之相状,“性”指物之本性.任何事物都是“性”与“相”的对立统一,数学课堂也不例外.那么,如何透过“相”把握“性”,使课堂教学更加合理,就成为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在一次俞正强数学工作室活动中,金华东苑小学的祝老师上了“比大小”一课,学员们在俞老师的引领下由“相”入“性”看课堂,拓宽了看课堂的视角,提升了看课堂的深度.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实施对话,有一次在杭州,于永正老师《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一、课堂的主旋律:引导学生个性化地与文本对话学生由于受知识、智力、生活经验等的限制,往往缺乏与文本对话的深度、广度、效度、速度。学生与文本对话时离不开老师的有效指导、引导。引导不是教师告诉,对话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只是帮衬而已。1.引导学生个性化地走进文本。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阅读文本,使他们在总体把握文本的内容,定下与文本对话的情感基调的基础上,通过…  相似文献   

9.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好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那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敢走进课堂。”诚然,解读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打造高效课堂,离不开课前对文本的精心解读。  相似文献   

10.
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要有浓浓的“语文味”。课堂上要充满“语文味”,那执教者在引领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时就必须要注意对文本的细细品读,即“文本品读”。何谓“文本品读”?笔者认为,“文本品读”就是要求执教者引领学生对文本重点之处进行反复推敲,对文本的重要语段进行潜心会读,对文本细节之处进行品词析句。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所说:“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味’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对关键词句理解后的朗读里,即文本品读里。”那“文本品读”品读什么?又应该如何品读?品读中还应注意什么?笔者就小学高段语文的有关课堂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文本品读”教学策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日前有幸在“金帆课堂”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孙双金校长给如东县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上的一堂语文课——“走近李白”。说心里话;课前拿到孙老师的教学设计时我是心存疑虑的,给小学生讲李白不容易,一堂课要讲四五首古诗,更不容易。可是孙老师却把课讲得深入浅出,生动精彩,轻而易举地达成了他的教学构想。不禁深深折服于名师对文本解读的独到。对古诗诵读的引导、以故事串联结构的匠心。短短五十分钟,似乎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教学生”。这样的课堂效果与他贯穿课堂始终的闲聊、闲情和闲话是分不开的。现就孙老师课堂前后的几处闲笔反思其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2.
<正>听一堂好课,如饮美酒,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听了王珺老师的《京剧大师——梅兰芳》这一课,真使我醉在其中,美在其中,醉在于课堂的生动精彩,美在于课堂的艺术感染力。王珺老师这节课之所以成功,我认为归功于王老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对教材的熟练把握和对新课标"用教材教"的深刻理解。从这节课堂中我能感到王珺老师对教材中教学资源的深度把握和理解,就王珺老师《京剧大师——梅兰芳》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在中专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老师都深感头痛:现在的中专生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其中的表现就是在课堂上不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上老师讲老师的,他干他的,像两条平行线。究其原因,除了中专生存在忽视语文等基础课程的误区以外,更主要是语文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课堂的教学。有位学生曾在《老师,我想对您渤的作文里写道:“老师,我觉得上您的课很无聊。”看到学生的心里话,我内心很难受。  相似文献   

14.
方智范先生对于文本解读曾语重心长地说,语文教师要练好内功,尽可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努力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这是一道“铁门槛”①。可是在时下的不少语文公开课、观摩课中,教者喜欢在课堂的“显形”层面大张旗鼓:文本的呈现方式讲究“动感”,课堂的组织形式注重“活动”,课堂的结构流程强调“精致”;而对课堂的“隐形”层面却置若罔闻:丰富的感性资源缺乏必要的渲染,丰厚的人文价值缺乏必要的挖掘,个体的文本探究缺乏必要的引导。就这样,一堂语文课看似行云流水、生动活泼,但实质上没有根基,没有生命,没有力量“!精神通过理解而不断…  相似文献   

15.
<正>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那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便敢走进课堂。”的确,只有老师吃透了文本,才能当好学生语文学习的导游。何为吃透呢?  相似文献   

16.
《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最大的魅力就在于用最平淡的语言述说最丰富的情感,王崧舟老师执教本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写作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细细梳理,王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三次练笔,正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层层推进,丰厚了文本,激发了想象,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也使学生对文本特点的领悟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7.
<正>言语是文本的“物质化”材料。学生对文本的解读首先就是与文本的言语相遇。言语的表层意思,有时候我们一眼就能看到。但言语的深层意蕴,言语所负载的思想、情感等,却需要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探究。所谓“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言语的深度理解需要深入地品味、品咂,需要深入地揣摩、推敲。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言语秘妙”,就能带领学生向着文本的更深处开掘,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体验、把握文章的主旨。  相似文献   

18.
邢成云 《江西教育》2014,(11):41-42
笔者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老师的“因式分解”这节课,可以说品味了跨越时空的一次课堂盛宴,让我再次惊慕李老师的大手笔.“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李老师在看似平淡的课堂上,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学习之旅,引领了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的价值走向.其整合之力、设计之巧、引导之妙、选题之当、爱生之深在李老师的课堂中流淌出来,宛若玉浆琼液,透着芳香.本文撷取李老师这节课的两个教学片段进行赏析,与众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19.
《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儒林外史》.文中的“严监生”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吝啬鬼,那伸着的两根手指,就是他的标志.典型人物的典型动作,为“严监生”这一文学形象增添了无穷魅力.有幸又一次走进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张龙老师的课堂,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进了古白话文,品味着“严监生”这一人物形象,感受着讽刺小说的辛辣.走出课堂,那挥之不去的浓浓的语文味令我感叹不已:这才是语文课,这才是语文教学,这才是语文教育. 一、这是依据文本特点渗透阅读方法的课堂 张龙老师的课是大气的,他总是能从宏观着眼,自微处着手,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独有之处,却又渗透着阅读文本的共通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经验”是杜威教育理论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也是其课程论的灵魂。杜威对传统“经验”概念的改造表现在课程论方面主要是提出儿童与课程相联系的课程教材设计和主动作业这一课程形态,超越了“新”、“旧”课程观。而只有完全理解“经验”的内涵和意义,才能真正地把握杜威的课程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