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9 毫秒
1.
产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朦胧诗,自其产生之时就褒贬不一。在本文中,笔者将朦胧诗回归到历史长河中,结合"古今中外"张力结构理论,具体阐释其相交于中国传统诗歌而言反叛与集成的表现。笔者认为朦胧诗是特定历史时期背景下,新表现手法与传统诗歌手法完美结合后绽放出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文坛上以艾青为代表的"归来之歌"和"朦胧诗"是诗歌的两大重镇,二者虽有共同的"公共苦难"经历,但因成长经历和诗学观念的不同,在诗歌创作上产生了不同的见解,二者在诗歌美学形态呈现不同的风格。笔者从诗歌的审美特征、抒情主体、表现方式等三个方面来分析艾青的归来之歌与朦胧诗在美学形态上的不同,从而反映"归来"诗情感的真实性、鲜明的时代性和丰富的哲理性。  相似文献   

3.
朦胧诗的出现,标志着新时期诗歌艺术形态转换与变形的开始。初期的朦胧诗虽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进行了大胆的变革,但与后朦胧诗相比,仍不免依傍传统,受象征主义影响颇多。后朦胧诗完成了传统诗向现代诗的过渡,更接近于未来主义。它虽以自行消失告终,但其中的种种尝试,为诗歌新道路的开辟提供了参照系。  相似文献   

4.
关于朦胧诗的终结问题,许多评论家都作过一定的探析,但大多停滞于诗歌的外部而失于客观.本文试图依托朦胧诗相关文本及创作主体的心态,以及西方文艺理论诸如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及海德格尔关于诗与思的论述去观照朦胧诗.朦胧诗人善于思索现实生存的虚幻性而表达对真实生存的向往,这是一代人精神的隐喻性的表达,也是其成就一批经典诗歌的诗学根据.但是朦胧诗人过多地为"生存"而构建诗歌,忽视了本真的诗意而被搁置于哲学的海滩.本文试图从思大于诗这一症结为切人口去分析朦胧诗,并力图为当下诗歌寻找一个可能性的发展出口.  相似文献   

5.
朦胧诗自发轫期即引发学界一场关于诗歌"读得懂"与"读不懂"的大讨论,而朦胧诗中意象群的层叠、象征手法的大量介入既是朦胧诗的标签性艺术特色,也是其"读得懂"与"读不懂"的成因所在。  相似文献   

6.
马亚颖 《考试周刊》2014,(53):18-19
时至今日,关于朦胧诗的论争浪潮早已平静,但是它的文学史价值却不应因"事件"的远去被淡忘,朦胧诗在文学历史的艰难时刻,灵敏地把握住现实政治、社会变革与诗歌发展的复杂变局,表现出富有创造和探索的精神,这对当代中国诗歌的探索及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朦胧诗十年论争涉及的文学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都是空前的,还有论争产生的影响也是广泛的,如今要站在历史高度上重新审视这场朦胧诗论争。本文主要就朦胧诗争论过程中意象运用方面和自我表现方面及朦胧诗论争立场方面的分歧进行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7.
朦胧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派诗歌,在精神内涵上它继承了传统诗歌,其与青年现实主义诗歌的一致性,即强烈的现实精神、现实主题,以及它所受到的革命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即相信未来、乐观主义的精神等明确地昭示了它的传统性。思想内涵的现实主义精神才是朦胧诗的主要价值和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8.
朦胧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反叛和变革,追求思想与艺术上的审美自由,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鲜的审美经验。朦胧诗由传统诗歌对客观世界的模仿走向了对人的内心世界的表现,讲求陌生化,延长知觉的过程,突出审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历来对朦胧诗解读的维度很多,笔者重点选择两个方面,并借助三位知名作家来阐释朦胧诗的艺术技巧和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的后朦胧诗是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延续到90年代的诗歌创作,创作主体包括第三代诗人以及90年代倾向于"个人化写作的"诗人群。朦胧诗退潮以后,一批更加年轻的诗人,以断裂的姿态挥别朦胧诗人的诗学追求,他们竭力摆脱朦胧诗带给自己影响的焦虑,撕碎有寄托的描红者的身份,致力于开拓一片自由的诗学园地。这群诗人对诗歌的热情,对诗歌创新的追求,对创作表现出的虔诚,在我们这个文学已经失去轰动效应之后的时代里是值得追忆和怀念的。本文试图梳理朦胧诗以后当代诗坛的流派、代表诗人,以及他们的创作和理论,在游动的悬崖上观看后朦胧诗"喧哗与骚动的风景",倾听夜莺在那个时代的歌唱。  相似文献   

11.
朦胧诗的发展、变异及其文学史叙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长达五六年的论争,朦胧诗由自发的艺术探索演变成自觉的诗歌运动,完成了现代主义诗歌的中国化,其不断涌现出的创新观念和先锋精神,对整个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朦胧诗作为一个具有实验性质的“先锋诗派”,在得到大众许可之后,必然产生新的发展和变异,新生代正是其结果。  相似文献   

12.
日常主义诗歌是朦胧诗浪潮后兴起的具有探索意义的先锋诗歌,它把世俗意义上的“人”和“生命”拉进诗歌的内部,真正实现了诗歌与本真生命的对话。日常主义诗歌之所以于八十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地上产生,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有着深厚的诗歌实践积淀和理论依据的。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文学角度的基础上,另加入宏观历史的视野,通过对于朦胧诗产生的大历史背景进行分析,来探讨朦胧诗的社会责任与美学价值问题.朦胧诗的出现,使得新诗的大众化成为了可能,朦胧诗是长期以来“左”的思想、特别是十年“丈革”压抑下的产物,朦胧诗人的成长过程,注定了他们对于传统新诗的颠覆意识.朦胧诗主张一种社会责任和人性的释放,将诗歌很长时间内的附庸政治和歌功颂德的庸俗意识扭转过来,创造出新时代的美学价值,是新诗自身的一次伟大蜕变.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面对现当代诗歌,不少语文教师束手无策。如何进行现当代诗歌的有效教学,如何让学生进入诗中体会到诗人的感情,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我们应该进行深入的研讨与交流。在朦胧诗《星星变奏曲》的教学中,笔者一改传统诗歌教学讲解内容、分析意象的做法,而是巧设环节,采用活动法,搭设台阶,让学生拾级而上。唤醒学生语感,重在朗读体悟,强调"课堂活动"的趣味性,生成性。每个环节,都有新的风景;每一次朗诵,都有新的体验。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前几年,诗歌界、理论界对“朦胧诗”问题很讨论了一阵子。笔者没有参加那次讨论。不过就我所知,多数论者认为在诗的王国里,应该给“朦胧诗”以一席之地。我个人也是赞成“朦胧诗”的。我并且进一步认为:“朦胧”的现象不仅存在于诗歌中,也存在于一切艺术形式中。艺术之所以能激起人们的美感,“朦胧”正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朦胧诗在对传统通感手法继承的基础上,又加以改造、创新,既丰富、发展了传统诗歌的通感手法,同时也是对陷入僵化的当代诗歌语言的冲击与改造。  相似文献   

17.
朦胧诗这一文学现象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尤其是这种诗歌思潮产生的社会原因与它在诗歌发展道路上的意义是有学术性和现实的价值。从心理机制这个角度来审视朦胧诗人群体的情绪结,旨在从一个新侧面阐明朦胧诗所达到的思想内容的高度和艺术探索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朦胧诗”是当代诗歌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也是不断产生论争的诗学现象。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究其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朦胧诗”缺乏整体上的认识与把握。因此,以回顾历史,重写重读的“全景”方式从定义、论争、分期与地位和艺术上的得失等四个重要方面来重新论述“朦胧诗”就显得有其现实的重要性和理论上的必要性了。  相似文献   

19.
朦胧诗的浪潮在1980年代初是争议最大的.其与后新诗潮也有不解的渊源.论文从"打倒北岛"的角度入手,简略论述朦脆诗与后新诗潮的关系,从中主要阐述北岛诗歌所代表的那一代人的心声和多彩的诗歌艺术.  相似文献   

20.
关于当代诗歌的历史传统与分期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当代诗歌的历史传统,有一些过去的定见需要纠正,“天安门诗歌”并不是当代诗歌的起点,这个起点,也即现代性的诗歌源流,应22 60年代算起,其代表主要有活跃在6年代的“贵州诗人群”,以食指和“白洋淀诗群”为代表的地下的和非主流的知青诗歌,关于当代诗歌的分期,应该特别重视1978年前的“前朦胧诗时期”,并在1978至1985年的“朦胧诗”主潮时期之后,区分出两个时期,即以1989年为界,分为“第三代”或“后朦胧诗”的蜕变期,与所谓“90年代”的弥散期,另外也要看到诗歌在进入世纪之交时期“70后出生的一代”崛起之后的新局面,关于当代诗歌的基本评价问题:一是强烈的现代性向度与启蒙主义情结,二是必然的民间性与边缘化同在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