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优秀作品。该故事讲述了一只叫做巴克(Buck)的狗的艰苦经历。故事情节复杂且感人,语言生动形象。伦敦使用拟人手法,把巴克刻画成一只具有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感恩之心的神奇的狗,就像一个充满了感情的人。本文讲述了巴克如何从驯良的宠物狗变化成具有狼性的野狗,  相似文献   

2.
《野性的呼唤》主要讲述了狼狗巴克从养尊处优的宠物犬,变成北方的雪橇犬,最后变成狼王的故事。巴克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不同主人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环境决定论”来分析主人公巴克在米勒法官、红衣人、弗朗索瓦、哈尔和桑顿等人身边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3.
一只名叫巴克的大狗与主人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牧场上过着安逸的生活,他的主人是一名法官。有一天他被园丁偷走并卖掉以偿还赌债。巴克被带到了阿拉斯加,辗转卖给两个法裔加拿大人,他们对巴克的外形感到很满意,于是将他训练成了一只雪橇犬。很快巴克通过观察他的队友们,学会了如何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以及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上生存下来。随后巴克又被卖掉,并先后换过好几个主人,这些经历都使他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了雪橇犬的头领。  相似文献   

4.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的主人公巴克(Buck)是一条狗。本文分析了小说的写作背景,巴克的遭遇,巴克与主人的关系,通过巴克的回归自然来唤起人们的人性。  相似文献   

5.
王超  徐子昂 《文教资料》2011,(23):29-30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巴克是一条狗。本文分析了这部作品创作时的历史背景.主人公巴克的遭遇.以及巴克的主人对巴克的态度。通过分析映射出当时社会的资本家对待工人的态度,揭示了当时贫苦人们的悲惨命运。小说以巴克的回归自然而告终,巴克之所以回归自然正是由于缺乏爱,缺乏关怀,才不得不回归.从而反映出作者创作的意图——对人们提出爱的呼吁。  相似文献   

6.
当巴克遇上外星蚂蚁巴克是一只黑蚂蚁,每天他都要和兄弟姐妹们一起走很长的路去寻找食物,来来回回非常辛苦。于是,巴克不想每天那么辛苦地走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巴克动起了脑筋。“巴克,你又在想点子偷懒吧?”哥哥姐姐们走过巴克身边,嘲〔cháo〕笑托腮思索的巴克。“我没偷懒!我只是想让大家干活轻松些,总会有好办法的。”“就你?还想让大家干活轻松?”哥哥姐姐们更加开心地笑起来,“我们把食物都交给你,你搬得动吗?”“我……”巴克知道自己体力劳动是弱项。这时,一辆汽车从路上驶过,猛烈的气流差点把几只蚂蚁吹跑了。巴克眼前一亮:汽…  相似文献   

7.
巴克驾驶宇宙汽车回到学校,静悄悄地飞到那个贪吃的同学旁边,神速地钻进桌肚里。巴克打开车门,把好吃的东西全部搬了出去。正当他准备再次低空飞行离开时,地面上的一只蚂蚁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是一只瘦小的褐蚂蚁,他找到地上的一点薯片碎末,高兴地搬起来,摇摇晃晃地往家赶。巴克  相似文献   

8.
19世纪美国著名自然主义小说家杰克*伦敦在他的小说<野性的呼唤>中,给读者讲述了一只名叫巴克的狗从文明的生存环境中被倒卖到残酷恶劣北方淘金潮中,变成了一只雪橇狗.在此过程中,巴克表现出的极强的适应性正是小说的主题.小说主要通过巴克的视角来描写和透视世界,叙事方法独特,但也有一些问题.为了能更好地理解小说,本文讨论了这种叙事方法在这篇小说创作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第一集:当巴克遇上外星蚂蚁巴克是一只黑蚂蚁,每天他都要和许多兄弟姐妹一起走很长的路去寻找食物,来来回回非常辛苦。尽管巴克有六条腿,但那也累得够呛呀。于是,巴克想着如何才能不用每天那么辛苦  相似文献   

10.
折射杰克·伦敦思想感受的一面镜子──评《野性的呼唤》中巴克的形象陈光明巴克(Buck)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小说《野性的呼唤》(TheCalloftheWild,1903)中的主人公。它本是一条家犬,后来却投奔荒野,变成了一只狼。巴克的命运是贯穿这部...  相似文献   

11.
<正> 星巴克的常客们排队的时间可能会变长了,因为星巴克公司告诉它的咖啡师们要降低工作速度,而且每次只同时制作两份饮品。星巴克的文件指示其员工要为每份饮品单独煮牛奶,每次制作后都要清洗咖啡壶,并且只使用一个咖啡机。星巴克说,这些变动会让其咖啡店效率  相似文献   

12.
野性的呼唤     
《野性的呼唤》讲述的是一只名叫巴克的狗的传奇故事。就如他其它的作品一样,故事同样也体现了  相似文献   

13.
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讨论小说《野性的呼唤》中的主人公巴克的转变过程。在他的一生中,巴克遇到了许多不同的人和狗,它与人、狗之间的关系包括他自身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这篇文章重在分析这些不同的关系以及发生在巴克身上的一系列变化。这篇文章最终的结论是在巴克从一条文明世界的高贵的狗转变卫凶残,嗜血的怪狗中,这些人狗之间的关系和巴克自身的变化产生了很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从野性对巴克的呼唤来解读美国社会的现实生活.巴克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创作的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中的一条宠物狗,当巴克生活在井然有序的文明社会时,他曾是主人的玩伴、宠物,甚至是朋友和伙伴.但随着生存环境的不断变迁,巴克最终却变成了一个任意杀戮、残忍无比的野兽.这是野性对巴克产生的强烈呼唤,也是美国社会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崇尚暴力,弱肉强食,适者才能生存,竞争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5.
巴克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大作《野性的呼唤》中的主人公.巴克的主人连续不断的在更换,从法官米勒,到狗贩子到哈尔,再到约翰·桑顿.本文主要从人性的角度分析谁是巴克最好的主人,以帮助后来的读者更好地理解《野性的呼唤》.  相似文献   

16.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成名作.作品塑造的狗主人公巴克的形象长久不衰.很多评论认为巴克最终脱离人类社会,回归野性是完成了一个本质上的彻底转变.本文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巴克自始至终都是痛苦地挣扎徘徊在对文明的鄙弃和对荒野自由的向往之间,即使在与人类联系的最后纽带断裂之后,自由奔驰在旷野中的巴克灵魂深处仍然无法彻底摆脱对人类社会潜在的一丝向往.  相似文献   

17.
杰克·伦敦笔下的巴克与鲁迅笔下的哈巴狗这两个不同国度的狗形象,本文通过分析其形象差异的原因,进而重点论证外界环境与人的本性相结合造成了人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移,对作家的文学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波特五力模型是对一个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环境进行分析的有效工具。这个模型将企业所面对的复杂的行业竞争环境归结为五种竞争力量,借助这个工具,企业可以清晰的看到自身所处的行业环境中对其能够构成威胁的各种力量的来源和强度,为经营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本文以星巴克为例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9.
4.新的头犬“喏,我说什么来着?巴克是员真正的战将,棒极了。”第二天弗朗索瓦斯发现斯皮兹不见了,而巴克浑身是血时说道。“斯皮兹打起架来真像狼一样狠。”佩诺特说,一边察看着巴克身上的伤痕。“巴克抵得上10条狼。”弗朗索瓦斯回答说,“我们可以走得快些了。斯皮兹不在了,麻烦也没有了。”弗朗索瓦斯开始给狗套挽具。他需要一条新的头犬,并觉得索拉克斯最合适不过了。但是巴克却扑向索拉克斯,抢了他的位子。“瞧瞧巴克!”弗朗索瓦斯说,笑了起来。“他杀了斯皮兹,现在他又想做头犬了。滚开,巴克!”他拉开巴克,想再次套上索拉克斯。索拉克斯也不高兴,因他害怕巴克,所以弗朗索瓦斯刚一转身,巴克又站到了索拉克斯的位置上。这下子弗朗索瓦斯可动了气。“我得教训教训你!”他嚷着,从雪撬上取了一根沉重的木棍。巴克记起了那个穿红外套的男人,躲开了。这一次,当索拉克斯被套上挽具,充当头犬时,巴克没有动。他保持着几米远的距离,小心地绕着弗朗索瓦斯打转。而当弗朗索瓦斯叫巴克站到戴夫前的老位子时,巴克却不情愿。他已经战胜了斯皮兹,他想做头犬。两个人忙乎了一个小时试图套住他,但巴克虽不逃跑却不让他们抓住他。最后,弗朗索瓦斯坐下来,佩诺特看了看表,天色已经晚了...  相似文献   

20.
1989年,默巴克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名普通学生。为减轻父母的压力,默巴克利用闲暇时间承包打扫学生公寓的工作。第一次打扫学生公寓时,默巴克在墙脚、沙发缝、学生床铺下扫出了许多沾满灰尘的硬币,这些硬币有1美分、2美分和5美分的。默巴克将这些硬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