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五四文学革命不仅是一场以个性精神反叛传统观念的思想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审美与艺术革命。在这场艺术革命中,五四乡土小说家有着突出的表现,尤其是其死亡叙事以悲剧表现死亡,完成了对传统死亡表现艺术的颠覆。这种悲剧风格的表现方式不仅丰富了死亡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审视死亡的另一视角,而且也在一定意义上促使中国人改变回避死亡的民族心态,以积极的态度思考死亡,从直面死亡的勇气中使生命意志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2.
余华小说充满了死亡、暴力与血腥,这是他解读这个世界的语码。传统的余华解读中偏重定论为余华受西方存在主义影响才有了小说中的这种意象。本文则站在他特定的时代高度、固有的人生经历及性格特点之上,认为余华通过对死亡、暴力与血腥的解读反映了一种形而上的生存困境,表达了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呼唤与渴望,在冷静面对死亡、暴力与血腥之后,他开始变得乐观,对人性的认识开始有了一定的转变,一种生存的坚韧与人性的成熟跃然纸上,也是余华“绝望之后的反抗”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金枝》内容的重新解读,以期达到较为全面的对于原始社会中禁忌、权利与义务、原始的生存与死亡的观念的认识。后人对于这些内容,特别是禁忌方面有些误解,文章在论述原始人思维观念的同时也对这些误解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阐释。  相似文献   

4.
一、死亡的本质(一)死亡的概念1.临床医学对死亡的界定根据权威的解释,医学对死亡的界定主要包括两种,一是临床死亡,即自然的呼吸及心跳停止和反射的消失;二是生物性死亡,即呼吸、心跳停止后大脑的死亡。其实,死亡的过程应该是包括了临床死亡和生物性死亡两个阶段。2.哲学所探讨的死亡哲学所探讨的死亡主要包括三种:一是肉体死亡,二是精神死亡,三是自我否定之死亡。自古以来,关于灵与肉、身与心的关系的探讨就是哲学的永恒主题。哲学上把人分为灵魂与肉体两个方面,于是,在死亡的问题上也就有了肉体死亡与灵魂死亡的区分,而这两个概念也是相…  相似文献   

5.
汉水流域“寄死窑”大文化观系统阐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2000年以来,在川、陕、鄂、豫交界的汉水流域中游及其支流发现了大批古代"寄死窑",专供到了60岁的老人自我死亡时使用。与对日本、韩国的弃老山、印度的弃老国一样,学术界先后提出了死亡地说、古老久远说、生存法则说、灾年不得已说、野葬遗留物说、野蛮习俗说、生产力落后说等等。事实上,"寄死窑"风俗的形成和延续,不仅反映了汉水流域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和物质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当地社会文化和文明的进化程度,并突出而鲜明地折射出汉水流域人们对待生命和死亡的态度与观念。可以说,"寄死窑"习俗不是野蛮落后,也不是恶俗、不孝,它所昭示的是一种最古老、最朴素的死亡观,同时也是一种最自然、最理性、最世俗、最崇高的死亡观,它所反映出的是汉水文化在生命哲学上的深厚底蕴。  相似文献   

6.
1、草蛉虫没有人看到,它的细小以及它细微的生活——这就是我从一只枯死的草蛉虫身上所看到的,这细微世界里的死亡被人们一再忽略我看到了它巨大的承受在经历死亡的过程中,这细微的生命里一定也有着人世般的闪电、泪水痛苦和恐惧  相似文献   

7.
具有一定社会和个人教益并且能够唤起公众关注的死亡构成了死亡事件,在其诸多性质中最重要的性质是可谈论性。死亡事件的教益首先体现在它帮助人们领会死亡以何种极端方式与人们照面;其次,它构成思想史或文化史谈论的永恒话题,充分显示死亡问题取向立意的丰富,苏格拉底之死与王国维之死可以证明这一点;第三,从夏佛事件中认识到死亡事件可能影响人们对某些社会问题的思考与争议,推动法律和伦理等观念形态的变化;最后,通过对陆幼青与他的《死亡日记》的剖析能够看到,死亡事件成为个人表达复杂的临终感受的主观抒情活动,从而影响社会对濒死体验的认知方式,影响大众对死亡的思考方式、谈论方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和正式实施,侵害自然人人身伤亡赔偿制度得以进一步规范。法学者、立法者以及社会大众有关生命及其“价值”的相互关系的争执,直接影响了侵权责任法有关条文的制定。鉴于此,文章结合《侵权责任法》关于死亡赔偿规定,关注该法第17条内涵,进一步思考死亡赔偿制度,明晰死亡赔偿的法理,也为将来的有权解释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9.
阳娟蓉 《时代教育》2010,(2):237-238
自有人类以来,死亡差不多己成为一个与人类同龄的古老话题,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永恒与无限的困惑。本文以《药》和《祝福》为例来看鲁迅小说的死亡意识。文章首先对《药》和《祝福》中的死亡意识进行分析,其次,对鲁迅小说透露出死亡意识的原因和死亡价值的追问进行深入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屈原作品所表现的死亡意境,是诗人死亡观的艺术体现,是诗人人格境界的艺术转化,它蕴含着诗人对死亡的独特理解与阐释。诗人的死亡观既受孔子、孟子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又有庄子死亡观的渗透。屈原对于以死殉节的坚定选择是儒家“内圣外王”、道家“无待而游”人格境界的双重体现。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处理不仅关系到高校和学生家庭的利益,也会造成一定的社会效应,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立"平安校园"的题中应有之义。从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的概念界定出发,以民事法律的"侵权———救济"原则为指导,厘清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中的法律关系,进而明确责任主体,尝试建立、完善赔偿委员会制度和法律代理人制度,普及学生意外伤害保险,设立学生伤害责任保险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理性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育人,而教学则是在教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渗透着育人的目的。大学生死亡教育是指将与死亡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大学生,引导他们思考与死亡密切相关的问题,抛弃错误的死亡观,培养珍惜生命的关怀情结。大学要开设大学生死亡教育课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索实现死亡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5,(84):194-195
通过对《孙氏家乘》中记载的晚清723例男女死亡月份调查研究得知,一月份死亡人数最少,仅有47人,是月平均死亡人数的0.61倍,占总死亡人数的5%。按季度排序得出男女死亡人数的百分比顺序是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第二季度>第一季度,从中可以看出下半年的死亡人数比上半年的死亡人数多,尤其是秋冬之际。通过此调查,掌握死亡时间的集中期,对当今的老年护理、临床护理、临终关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次家谱调研结果,对于医务工作者、生物学工作者和人口调查者等相关工作人员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类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死亡困境,死亡意识激发和影响了古老的文学艺术,正由于人是向死而在,艺术家总是以最激烈的死亡之悲来表明他对人生的看法,西方形成了“以悲为美”的悲剧传统,中国文人也极力抒写“黍离之悲”。这种潜在于人类内心深处的死亡意识积淀于文学之中,形成了人类深刻的悲悯心理和生命意识,进而影响着后世的文学家。死亡意识的感性显现通过死亡意境的逐步拓展得到深化,在人物死亡之后达到高潮和颠峰。这时,文学作品本身的思想内涵和美学意义也同时达到高峰,读者和作者的共鸣也最为和谐。一、古老的文学艺术与死亡的对话与交流人…  相似文献   

15.
死亡是史铁生作品的主题之一。从身处残疾求死到思索死亡再到超越死亡的生命体验,“死亡意识”贯穿在他创作的始终。21世纪开始,史铁生也创作了少量诗歌,此时的他,已经过艰难的探寻找到了活着的理由与方式,对死亡持有达观的态度。他的诗歌用一种超然、轻的态度看待死亡,审视死亡与永生的关系,给死亡带来了美学和彼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死亡是人无法回避的问题,由死亡引起的一系列焦虑促使人不停地思考自身的归宿。肉体的消亡与灵魂的不灭将死亡的假想投射在文学、艺术及宗教等多方面,因此说理解死亡也就是理解人自身  相似文献   

17.
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孤独"是小说的主题之一,也是小说惟一的主人公"。孤独"不仅是一个家族的孤独,而且是整个拉丁美洲乃至全世界人类的孤独。这也是一部描写死亡的佳作,"死亡"也是小说的重大主题之一。死亡的气息贯穿全书,在对死亡的叙述中透露出对死亡的哲思。死亡是这个家族不可改变的命运,孤独是这个家族始终不变的情感。孤独与死亡是紧密相连的,孤独必然导致死亡,孤独的过程就是死亡的过程",孤独即死亡"。  相似文献   

18.
死亡一直是千百年来文学艺术家追逐与书写的一个母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田汉早期的戏剧创作也不例外,无论是《湖上的悲剧》、《古潭的声音》、还是《名优之死》、《伏虎之夜》,都存在着大量诸如自杀抑或其他死亡形式的书写,并在其死亡的叙述中,渗透了田汉对于死亡的认知与思考,浸润了他独特的死亡意识。  相似文献   

19.
武汉市某义工组织与大学生志愿者举行了一场与众不同的"高校体验生命"活动.16名大学生志愿者用拍遗照、躺棺材的方式体验死亡."死而复生"后大学生纷纷感慨:"感受过死亡,才知道生命的可贵."(11月3日《武汉晚报》) 生命的可贵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大学生作为国家栋梁之才,理应对生命的价值有理性的认知.然而,近年来,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新生代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诸如大学生轻生事件,不但让家长痛彻心扉,也让高校承担了很大的舆论压力.事件背后,诚然与社会竞争加剧,大学生承受较大心理压力有关,在某种程度上,也与中国学生生命教育缺失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如果明天就将面对死亡,你要如何度过今天?也许你会说,我一定要去找寻生命的意义,一定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自己一生无悔。可惜这只是假设,活着的人永远体会不到直面死亡时的恐惧与绝望,因为没有人能在死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