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小班儿童生活自理教学与"寓教于乐" (一)小班儿童生活自理教学小班儿童生活自理教学,是指教师结合幼年学生的身心需要,通过小班教学的形式去教育学生进行生活中的自我服务行为。学生相对年龄比较小,在从家庭转移到幼儿园阶段中转移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慢慢开始通过对图片、言语或行为等多种自理因素的渲染和指导,从而在生活中提炼与吸收适合于自己基本的生活处事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一.独立意识在小班幼儿生活自理教学中的定义和价值(一)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定义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在幼儿园的小班教学模式下,幼儿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实际需求,从而合理地规范出的在生活中独立解决问题的教学能力。当幼儿能够在家长或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归纳出一些照顾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理自理行为时,如在没有外人帮助的情况下学会  相似文献   

3.
小班的研究性游戏有个"圆圆的世界",围绕圆形的东西开展。为了把这个游戏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设计纽扣贴画活动,体现教学做合一,让孩子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2012年10月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了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的具体目标和内容: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满足幼儿自身生活需要和帮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必备良方,更是幼儿以后离开成人开展独立生活必备的经验基础。模拟情境,经验迁移,帮助幼儿建立生活自理意识;趣味教学,经验升华,指导幼儿生活自理的方法;亲子互动,经验传递,巩固方法并建立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正>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标志,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品德与生活》课而言,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只有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寓教于乐,才能落实课程目标。教师的主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行为》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三个基本特征。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切体会到教学开放性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有效地引导儿童感受生活、亲自体验、主动探究,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品德与行为》课程实施开放式教学,我的具体做法为:开放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生活;开放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开放教学时空,让学生主动探究;开放评价方法,让学生乐于践行。一、开放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生活《品德与行为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课…  相似文献   

7.
"小组合作学习"在培智数学康复教学中应用广泛,本着"以生为本"原则,寓教于乐,合作学习。采用培智情景数学游戏化、数学生活情境化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培智学生各具特色的言行举止,矫正和补偿个体的生理、心理缺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脚踏实地,细致入微,采用适时、适度、适合的方法,为学生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自理能力是贯穿人的一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近年来,随着社会以及国家对残疾人群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培智寄宿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课外活动、课堂教学、宿舍指导等途径,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增强培智儿童的生活自理意识,教给培智儿童生活自理的技巧,巩固培智儿童的生活自理行为,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自理能力是贯穿人的一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近年来.随着社会以及国家对残疾人群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培智寄宿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课外活动、课堂教学、宿舍指导等途径,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增强培智儿童的生活自理意识.教给培智儿童生活自理的技巧.巩固培智儿童的生活自理行为.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独立意识在小班幼儿生活自理教学中的定义和价值 (一)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定义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在幼儿园的小班教学模式下,幼儿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实际需求,从而合理地规范出的在生活中独立解决问题的教学能力。当幼儿能够在家长或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归纳出一些照顾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理自理行为时,如在没有外人帮助的情况下学会自己去刷牙洗脸、用筷子和勺子去喝汤吃饭或起床以后自己穿衣服等等,就能够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概括出合适的处事思维与生理反应,从而促进幼儿建立独立意识,培养自信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对于刚进幼儿园这个小社会的小班幼儿说,难免有些陌生。小班的幼儿在与自己的小伙伴交往中经常会出现争抢的行为,小班幼儿的争抢行为,我认为需要找到它的原因。一、小班幼儿争抢行的分类与状况分析(一)幼儿自发的争抢行为幼儿刚刚踏入幼儿园,进入到人生第一个小集体,他们常常会为了一个东  相似文献   

12.
<正>品读《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得知,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既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通过教学,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充分体验道德,让"道德"通过体验、感悟,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并通过心灵的力量去指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为此,笔者提出以下三个策略:一、创设活动情景,有效体验课程标准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2012年10月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了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的具体目标和内容: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满足幼儿自身生活需要和帮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必备良方,更是幼儿以后离开成人开展独立生活必备的经验基础。模拟情境,经验迁移,帮助幼儿建立生活自理意识;趣味教学,经验升华,指导幼儿生活自理的方法;亲子互动,经验传递,巩固方法并建立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寓教于乐、激发儿童识字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强化阅读、注重儿童识字的语言环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其识字认知能力;巩固基础、重视儿童识字能力的深度扩展,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提高整体认字水平,进而达到高效认字、识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学生成长导师制"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制度。本文通过一个个案介绍了这一教育模式的做法及效果。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能有效地预防和矫治学生心理问题和行为,促成学生生活上自理、行动上自律、评价上自省、心态上自控、情感上自悦,最终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除内容上实现综合性,还强调以活动(经验)模式开发。"活动化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开展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实施活动化教学,通过与儿童现实生活相关的活动设计、组织和实施,可以使儿童在活动中获得并体验关于世界和自我的直接经验,并使儿童形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7.
万俐华 《江西教育》2005,(14):53-54
<品德与行为>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三个基本特征.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切体会到教学开放性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有效地引导儿童感受生活、亲自体验、主动探究,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品德与行为>课程实施开放式教学,我的具体做法为:开放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生活;开放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开放教学时空,让学生主动探究;开放评价方法,让学生乐于践行.  相似文献   

18.
<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儿童的活动和动作,仅坐听而没有活动的学习是缺乏教育、教学和发展价值的。对学生来说,活动对于学习的理解、认识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儿童应当通过活动来学习。"新课程理念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当今小班教学的大背景下,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  相似文献   

19.
作者认为要使少年儿童乐学、善学英语,教师设计的活动一定要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提倡快乐学习。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发展的需要,寓教于乐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手段也是一种必然。新《纲要》提出少儿教育应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为宗旨。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应以寓教于乐为主线。经过实践与探索,作者认为寓教于乐的英语教学技巧大致可从"课前热身,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课堂学习,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寓教于乐"、"课后拓展,让学生感受英语交际的快乐"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0.
幼儿期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可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小班幼儿对于规范和要求的认识较为模糊,其行为常常随着兴趣而转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但小班幼儿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此时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最适宜。家庭对小班幼儿生活习惯的影响不容忽视,幼儿园不仅要在教育理念上与家长达成一致,更要在方法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有效的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