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湄 《文学教育(上)》2014,(24):136-137
语言顺应论由Verschueren提出。语言的顺应性,是指其使用者能够在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出变通,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Verschueren认为,语言的使用就是对语言进行选择的过程,语言必须与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相适应,语言使用者在特定的场景、特定社会规范与特定社区中对话语作出恰当的选择。旅游翻译属于职业翻译,也称为实用翻译,主要目的是译意、沟通、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
蒋卓颖 《海外英语》2012,(18):151-153
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语言使用者按照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对语言做出动态的选择的过程。翻译本身也是一种选择的艺术。从语境顺应的视角出发,翻译可以看成是一种动态的语境顺应的过程。该文意在探讨语境顺应论对翻译的阐释力并试图在此理论上建构能解释翻译现象并能指导翻译实践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3.
顺应理论对翻译研究的解释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Jef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是语言使用者按照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在顺应论的框架内,翻译是一个对原语的语境和语言结构之间作出动态的顺应过程。只有从语境关系、结构客体等诸方面对源语和目标语做出动态顺应,才能达到语用等值的翻译目标。因此,顺应理论对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罗娜 《海外英语》2012,(3):133+167
Verschueren的顺应论着重对语言的使用是一个连续选择语言的过程进行了阐述,并且提出语言的选择必须顺应于语境。语言翻译的实质是交际翻译,所以交际语境在翻译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需达到交际语境顺应,具体指顺应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该文旨在研究交际语境的顺应在翻译过程中语言的选择上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Verschueren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包括语言形式和策略的选择。相反,在诸多的语言形式和策略中,语言使用者如何选择能反映出语言使用者的个性、动机、交际意图等。从语境顺应角度分析阿Q在交际中的选择,可以有效地推测出阿Q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6.
Jef Verschueren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语言使用者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人们在选择语言的过程中,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要做出动态顺应。文章从顺应论的角度对《围城》英译本的幽默翻译进行探讨,认为译者只有很好地顺应目标语的语言结构和语境关系才能实现成功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前山西省著名商标的翻译现状可以归结为三种翻译方法:汉语拼音翻译、英文单词翻译及字母缩写翻译.根据Verschueren的顺应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作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特征.在商标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该遵循顺应理论,使译文对产品标识及目的语消费者的文化语境作出顺应,从而引导消费,树立好的企业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8.
结合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分析冗余现象在交际中作为语用策略的情况,指出它是与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交际语境相互顺应的结果。语言使用者适当采用冗余信息策略能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Jef Verschueren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语言使用者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人们在选择语言的过程中,不管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要做出动态顺应。文章从顺应论的角度对《围城》英译本的"一"字成语的翻译进行探讨,认为译者只有顺应目标语的语言结构和语境关系才能实现成功交际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是"异化为主,归化为辅"。  相似文献   

10.
顺应论是Verschueren提出的语用学研究理论,强调语言使用过程中的选择必须与语境相顺应。翻译也不例外。在《师傅越来越幽默》的英译本中,译者葛浩文选择顺应英语语境,即英语读者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使译本在英语世界易于接受,获得大量好评。但同时,对中国的文化特色也存在一些误读和屏蔽。  相似文献   

11.
广告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的使用和理解都离不开语境.Verschueren将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语言使用者在使用和理解语言时做出的语言选择.广告语言必须适应这些因素,才能取得理想的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12.
政治语篇中缓和型FTAs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语篇中,为了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缓和型FTAs是政治家们常用的语用策略,本文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从交际语境的四个构成因素——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以及物理世界对政治语篇中选择缓和型FTAs的语用策略的动机和机制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观分析,指出该选择是政治家极有意识地对各种交际语境因素不断进行动态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尼迪克特在她的《菊与刀》中指出日本文化是不同于欧美"罪感文化"的"耻感文化"。Verschueren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本文在顺应论理论框架下对《菊与刀》中的"耻感文化"进行了语境顺应性的分析。通过分析耻感文化背景下的日本人在交际过程中是如何对交际语境进行动态顺应并作出相应的语言选择,进一步探讨了语言的选择与文化语境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分析人们在言语行为中选择运用低调陈述作为语用策略的情况,揭示了在言语交际中低调陈述策略选择的语境的动态性和顺应性,并指出此策略的选择是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相互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译者在目的语认知语境中,不断进行语言选择、阐发源发语文化过程的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充分考虑到源发语与目的语中的语境因素。本文从Verschueren的语境顺应论出发,首先从篇内衔接、篇际制约和线性序列三个方面分析了习近平主席在2014 APEC会议上讲话的翻译过程中的语言语境的顺应,然后又从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两个方面分析了此会议讲话翻译过程中的交际语境顺应。  相似文献   

16.
张娜 《文教资料》2012,(1):36-37
隐喻是语言使用者为达到自己的交际意图而采用的一种语用策略。在英语语言中,女性在言语风格上有别于男性,其突出表现在人际隐喻的使用上。在特定的语境中,女性选用人际隐喻中的语气隐喻可以巧妙地表现间接言语行为所能发挥的双重功效;从礼貌原则的角度来看,女性使用显性主观或客观取向的情态隐喻形式,一方面可以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加话语的礼貌级别,对受话人以示礼貌和尊重;从顺应理论的视角来考察,是语境关系与语言结构相顺应的产物,是交际过程中女性顺应交际语境作出的话语选择,是在交际语境的动态顺应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使用是一个连续选择语言的过程,语言的选择必须顺应语境。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包括交际者、交际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四个方面;语言语境包括语篇衔接、互文性和线性序列三个方面。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也是一个不断对语言作出选择的过程。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就是在难以进行直接的语码转换和文化传递的情境下,根据翻译目的,超脱语言的制约,突破历史文化差异的隔阂,顺应目的语读者的语言规范、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论指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基于内部或外部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为适用交际需要而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选择的目的是为了顺应交际的需要。翻译事实上也是一个言语交际的过程,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过程,它牵涉更多的变量。因此翻译也是一个不断选择和顺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社会对语言使用者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交际语境是英语口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本文以Verschueren提出的语境顺应理论为指导,拟提出一些有效的大学英语口语教育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禁忌语是语言交际中应予以避讳的话语,然而,在特定的语境下,恰当地使用禁忌语不但不会引起语言交际的障碍,反而还能达到常规用语无法企及的语用效果。运用交际语境顺应论,从语言使用者、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等方面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利于从语言的综观角度全面地了解禁忌语,有利于理解现实的语言交际行为,同时对翻译和二语教学也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