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仓百人一首》汇集了日本100位歌人的100首和歌。这100位歌人的地位举足轻重,了解他们就可以追寻到从大和时代到镰仓时期日本600多年的历史和文学史。所以,本文拟从100位作者的生活态度、时代背景以及人际关系等来对其进行分类解读。  相似文献   

2.
从古至今,日本人民对樱花情有独钟,以至于生活中在衣、食、住、行等的各个方面都充满着樱花的元素,作为文化重要载体的各类书籍中当然也少不了对樱花的描写。文章中以《小仓百人一首》中含有樱花描写的和歌为研究对象,对日本和歌中的樱花意象进行考察,发现在和歌中樱花经常被赋予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等多种意象。  相似文献   

3.
在日本最广为人之的和歌集当数《小仓百人一首》,其收录了一百首具有代表性的和歌,集聚了日本古典和歌的精髓。其中有32首和歌以四季为主题,可见其在《小仓百人一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文章中以《小仓百人一首》的"冬歌"意象为主要考察对象,发现冬季和歌中多出现"雪"、"霜"、"枯草"、"千鸟"等意象。  相似文献   

4.
对《小仓百人一首》中的芦苇和歌与唐诗中的芦苇诗歌进行了研究,发现了芦苇在中日诗歌中被赋予的感情色彩大相径庭。针对《小仓百人一首》中涉及芦苇的三首和歌以及提及芦苇的唐诗中具有代表性的六首诗,分析其各自不同的含义,重点解读了其中的芦苇意象。从芦苇这种常见的植物意象入手,探析在中日两国的诗歌中歌人与诗人赋予其的不同的思想内涵,期望能为进一步研究和歌与汉诗中的植物意象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小仓百人一首》收录了一百位歌人的一百首和歌,每一首和歌都具有代表性,是日本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本文将以《小仓百人一首》为范围,以含有秋字的和歌为对象,从和歌意象、感情基调、隐喻意义三个角度进行阐述和分析,以求更好地挖掘和歌中的精髓。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和歌集《小仓百人一首》为中心,分析了其中出现的咏月和歌,探讨得出不同主题的和歌当中的月的不同意象,恋歌当中的月常暗示恋人的分别,故常用月传递哀伤的情感;季节歌中常用月来渲染秋的凉爽、对比夏的炎热、突出冬夜的清冷;写景歌中常将月作为自然景物之一加以描写,以月的皎洁衬托清雅、幽静的自然环境;羁旅歌中的月则常被寄予思乡之情。此外,本文还归纳了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美意识是如何通过月及咏月和歌得以体现的。  相似文献   

7.
《集宁师专学报》2016,(3):30-33
恋歌是女性和歌中占比重最大的,因此研究恋歌理应成为其重点。文章尝试以《小仓百人一首》为例探讨日本古代女性恋歌中的感伤情怀,从感伤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几首和歌,并结合时代背景及她们的生存方式,剖析其感伤情怀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时间六月。地点中国西南方。时光时光你能慢些吗?这是一场下得酣畅的大雨,它冲刷干净整个城市的污秽,同时浇熄了我们内心的狂热。散伙饭开场不到一个小时,大家已有醉意。中学时代就这样在一声又一声啤酒瓶的碰撞中,在杯口溢出的泡沫中,在窗外密集的雨点中,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匆匆逃离,撑伞在雨天里游荡,鞋子像小船一样漂浮在水面。行人逃离雨水,雨水逃离天空,天空逃离大地……那么是我们逃离了中学,还是中学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教学生唱准“7(si)”和“4(fa)”,是音乐识谱教学中的难中之难。小学如此,初中也如此。甚至很多成年的音乐爱好者,仍然很难唱准“7”和“4”。针对此难点,我编撰了这首《识谱歌》,旨在重点训练“7”和“4”的发音。其中A段是基础训练;B段是过渡训练;C段是重点训练。所附“教学过程”正是基于此设计的。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认真读完《中共党史百人百事》,并对其中人物的诞生背景及历史意义做了进一步了解后,我想就自己的阅历和认知对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运用比较文学研究法的异同学说,对<唐诗三百首>和<百人一首>两部作品中的恋歌加以比较,分析了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12.
在上到“感知诗意”这一环节时,我问学生:“你能否从诗中的一个个文字符号看到一幅画面?”片刻之后,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看到一个女子站在阳台盼她的梦中情人归来。”话音刚落,同学们都扭身去看他,目光中有惊异,然后再用审视的目光看我,与此同时,还有人在下面小声说:“怎么就一定是盼她的梦中情人,而不是父亲或其他亲人呢?”同学们的表情让那个同学低下了头,我忙说:“说啊,继续说啊。”  相似文献   

13.
《背影》一文中,通篇不见一个“爱”字,却写出了一首圣爱之歌。文中四次写到背影,四次写自己流泪,写了父亲说的六句话,语言朴实无华,却字字珠玑,真挚地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恩与怀念。1917年冬天,朱自清71岁的祖母在扬州病逝,接到噩耗的朱自清与父亲回到扬州奔丧,满目的凄凉使他禁不住潸然泪下:往日家中气派的巨大古钟、朱红胆瓶、碧玉如意、板桥手迹早已不见了踪影;花厅墙上零落的挂着几幅清人字画,一张竹帘;满院的枯枝败叶,一片狼藉,一派凄惨之景。丧事完毕后,朱自清和父亲一起坐火车北上,在南京车站父子别离,于是便有了《背影》中那感人…  相似文献   

14.
冰心的散文很美。它真的是一首歌!色彩是它抑扬顿挫的音符,感情是它婉转优美的旋律。你看,“我的童年是在大海之滨度过的,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湛蓝湛蓝的大海”。在这蓝色的背景上,我们可以想象得出,作者的童年生活该是多么的宁静、温馨啊!等日后“离开海边,进入城市”,“看到的只是杂色的黯淡”了。我想,在这黯淡的“杂色”中,生活定会平添不少愁烦,甚至遗憾、失望。这个低回的乐段,恐怕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种特殊感受吧。后来,“我开始向往看到一大片的红色”,面对北京西山红叶,作者果真获得了振奋和欢畅。“这时,在眼前突兀地出现了一幅绿意迎…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谣》是一首很受大众欢迎的通俗歌曲,它的音乐旋律简单,无半音,音域也不宽,配上念、唱结合的民谣形式,极易上口传唱。它的歌词如行云流水,还带点文化味儿,七字句的句型,加上唐诗宋词中流行得连学龄前儿童都耳熟能详的名句,称得上唱我中华的民谣。仔细揣摩这首民谣的歌词,简单中又似乎颇具复杂的内涵,流畅中不时冒出几句语无伦次的词句,古老的民族、绵远的历史,配上童稚的念白,本身就形成一种反差,何况作者有意无意让大家“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更是召唤你去对歌词的意义和语句联系弄个清楚明白。然而这一切又都不是作者预留的。歌词中的词句和意象,其组合方式明显是零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词的发展史上,陆游是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大多数作品,以其热情奔放的笔触、澎湃激荡的豪情,翘首高视、放怀纵歌,评论国家安危,抒写个人怀抱,充满着为国立身请命的思想和气概。但也有一部分作品随着诗人自己所经历的不同生活环境与思想情绪,写得飘逸婉丽、清新流畅,表达出作者缠绵悱恻的感情,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就是《钗头凤》。  相似文献   

17.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面对衰而再盛的紫藤萝花,女作家宗璞的目光穿越时空的隧道,思绪跨越人类历史的长河,于是,一道关于生命的思考题有了新颖而独到的解  相似文献   

18.
别人之歌 陈松叶 除了你自己 世上所有的人 都是你的别人 你生活在别人的世界 自己是孤独的树 别人是森林  相似文献   

19.
李白于天宝十二年至天宝十四年先后多次到池州(当时的秋浦县),写下大量诗作,其中《秋浦歌》十七首最为著名。文章通过对《秋浦歌》及李白池州系列诗作的解读,探讨李白在池州逗留时间之久的原因,以及李白当时的精神状态和诗歌的基本风貌。  相似文献   

20.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是本单元的点睛之作,可作为写景状物散文写作的范例。读的目的是为了写,这篇写景状物的文章,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可谓是散文写作的典范,以下几点值得好好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