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修之死》是2002年初审通过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小说名著单元的一篇节选课文。文章通过六个小故事揭示了杨修被杀的原因。很多读者把杨修之死归结于杨修的恃才放旷和曹操的妒贤嫉能、阴险狡诈。笔者认为这种见解有些偏颇。杨修完全是自寻死路,实在怨不得曹操;杨修之死也不仅仅限于恃才放旷,更是源于自己没有自知之明。  相似文献   

2.
《杨修之死》节选自《三国演义》。本文叙述的是魏蜀汉争夺战最后阶段,曹操军队撤退前的情况,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主旨表现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的个性,也揭示了曹操既奸诈又深谋远虑的复杂性格。《杨修之死》是一篇古代白话文小说,  相似文献   

3.
对曹操的杀害之心杨修有没有察觉,这是《杨修之死》教学中长期被忽视的一个问题。 杨修非常聪明,更是“恃才放旷”。而“恃才放旷”的性格却使他的聪明反而成了不聪明。“大簏事件”,“出邺城门”和“答教事件”是杨修插手曹氏家族内部斗争,干预曹操对继承人的选择的三件事,因此直接影响了曹操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4.
初中第三册语文课《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课文通过曹操忌才杀杨修 ,刻画了曹操猜忌、阴险、狠毒的性格 ,这种性格不是一般的虚伪和权谋 ,而是和他的雄才大略糅合在一起的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种奸诈。也说明杨修是一个聪颖敏锐、才华横溢而书生气十足、恃才放旷招致忌恨的文人  相似文献   

5.
<正>《杨修之死》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对于杨修的死,学界观点不一,但大致认为是杨修恃才放旷与曹操奸诈嫉妒相结合的结果。杨修虽有缺点,但遇人不淑,最终祸从口出而身首异处,是历史的悲剧。然而细细盘点杨修的种种行举,我竟不再苟同权威看法,并认为杨修才不足恃,智不堪谋,招惹祸端,咎由自取,像他这种人,不要说曹操容不得,即使求贤若渴的刘备,礼遇士子的孙权,也不会把他留用身边,任其招摇  相似文献   

6.
【学习指要】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课文叙述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表现了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的性格特点。也揭示了曹操的复杂性格,既十分奸诈,又深谋远虑,充分体现了《三国演义》塑造人物形象内涵的丰富和手法的高妙。  相似文献   

7.
初中第三册语文课《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课文通过曹操才杀杨修,刻画了曹操猜忌、阴险、狠毒的性格,这种性格不是一般的虚伪和权谋,而是和他的雄才大略糅合在一起的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种奸诈。也说明杨修是一个聪颖敏锐,才华横溢而书生气十足、恃才放旷招致忌恨的文人。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文献研究、课堂观察和阅读实践,笔者认为,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文《杨修之死》中的"杨修之死"是性格悲剧,更是文化悲剧。"杨修之死是性格悲剧"这种观点,前人之述备矣。笔者仅从文化的角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从情节上看,是曹操杀掉了杨修,实际上是中华文化中最阴暗的一面——权谋文化杀死了杨修。三国时代,无论杨修的主公是谁,恃才放旷的他都难免悲剧。在中华文化圈里,只要权谋文化不死,杨  相似文献   

9.
《杨修之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这一回的后半部分主要写曹操在与刘备争夺汉中的激战中败守斜谷,进退两难,主簿杨修看透了曹操想要退兵的心思,结果被曹操以扰乱军心的罪名处斩。其间着重插叙了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的故事情节,交代了杨修之死的前因后果,从中展现出杨修的个性特征,烘托了曹操的典型性格。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人教版第五单元第18课《杨修之死》,作者罗贯中写道:“原来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大多人把杨修的死归咎为其“才”,有才没错啊!杨修是恃“才”才放旷的吗?杨修有什么才呢?让我们走进文本,重新审视杨修的“才”。  相似文献   

11.
黄圣同学问:《杨修之死》中,杨修被杀的原因是“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身之祸”,还是“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以消除隐患。”?上述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应结合起来分析。杨修才华横溢,聪明、善辩,但却“恃才放旷”,狂妄轻率,毫无顾忌,而曹操的性格是有二重性:一方面他唯才是用,有治国安邦的雄心,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嫉贤妒能,虚伪狡诈。课文中写的六个小故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曹操和杨修的矛盾冲突。第一件事——园门阔事件,曹操在花园  相似文献   

12.
原语文教材有一篇课文叫《杨修之死》,新版语文教材已将其删除,笔者认为这种删除是必要的。因为大多执教者往往错误地要求学生从杨修“恃才放旷”导致杀身之祸中汲取教训,以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其实,杨修之所以惨遭不测,并不是由于其性格缺陷,而是封建社会官廷内部倾轧斗争的结果。我们必须从培育“四有”新人的战略高度出发,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其形成真正“健全的人格”。《杨修之死》所反映的观点与当前的教育思想格格不入,将其从语文课本中删去实属必然。  相似文献   

13.
杨修究竟因何死?有的认为“曹操为消除隐忧而杀死杨修”(见《辞海》“杨修”条目),“即“杨修身死因曹忧”。中学语文教参认为杨修“身死因才误”,二说均不妥。鲁迅说过:“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这才较为确凿。”罗贯中是小说家,他从“拥刘反曹”的封建正统观念出发,成功地刻画了一个诡谲多变,心狠手毒的奸雄形象。这体现于疑杀吕伯奢,借王垕头,杀董承,杀孔融等一系列事件的描写中,“杀杨修”当然也不例外。作者写“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这个“忌”字便点明了杨修的死因。杨修“恃才放旷”固然不好,但还不至于像冯(马雚)“弹铗”、魏征“犯颜”那样严重。如果  相似文献   

14.
问:《杨修之死》写了几件事?用什么方法写的?曹操为什么要杀修杨,文章是怎样表现的? 答:本文主要写了曹操杀杨修前后的六件事。作者先描写了杨修被杀,然后巧妙地运用插叙,告诉读者杨修被杀经过,并  相似文献   

15.
读了《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杨修之死”之后,我感慨万分,心里感到淡淡的悲伤和惋惜,就像在大雪纷飞的冬夜,一片片梧桐叶从高空飘落,在迷茫的天地间,看不见一点五颜六色的景物,遗憾和悲哀充溢心中。主人公杨修,为人恃才放旷,多次触犯曹操的忌讳,最后,竟被加上“谎报军情,乱我军心”的罪名,斩首示众。可惜啊可惜,杨修真算得上是聪慧睿智的化身,但由于  相似文献   

16.
<正>杨修(公元175年219年),字德祖,今陕西华阴人,太尉杨彪之子。他的祖上三代都是太尉,是名副其实的官五代。与大多数官二代不同,杨修为人好学,有俊才,建安年间被举孝廉,除郎中,后担任丞相曹操的主簿,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杨修是因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而被杀的。关于杨修的卓绝才华,史实很多,但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由以下几例:  相似文献   

17.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以插叙的方式交代了曹操以斩杀杨修的方式解决与杨修间冲突的原因,故事引人入胜,人物个性鲜明。学生读懂此文不难,但课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掌握阅读历史演义类小说的方法,正确评价人物形象,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找到阅读古典小说的钥匙,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人生启迪。  相似文献   

18.
杨修之死     
语文课上,老师让学生概括一下杨修被曹操杀死的原因。众生思考了许久,才见一生举手,老师大悦,连忙叫起那个学生。该生掷地有声地答道:"我想杨修是得瑟死的!"  相似文献   

19.
在《杨修之死》一文中,我们大都可以看出杨修为人恃才放旷,导致了他后来惨死。但反过来想想,我觉得杨修倒是英雄,因为他至少活得自在,在他的有生之年发射出了应有的光芒。或许,我觉得杨修身在那个“凡有聪明而好露者皆足以杀其身”的时代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悲哀。而我认为在当今社会,就需要像杨修这样的人才,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毫无“卖辱求荣”的意味。在经济商品化的社会,需求大量人才,但有才还不行,还需要有“伯乐”。但如果只是一味地等待“伯乐”来看中你这匹“千里马”那就太迟了,有时就需要杨修那种恃才放旷的品性,我认为这是立足新时…  相似文献   

20.
人们都说杨修之死归咎于曹操的嫉贤妒能和小心眼,实则不然,更多来源于他的狂妄自大,给作为领导的曹操弄得心里不愉快,而导致受反感,引发了杀生之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