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分子”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点问题,“知识分子”在西方有两个起源:俄国起源与法国起源。西方近现代著名“知识分子”理论主要有班达的“精英知识分子论”,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论”和索维尔的“制造观念知识分子论”等。本文对这三种知识分子理论进行梳理与分析。通过了解对“知识分子”多元的阐释研究,希望能对“知识分子”的进一步研究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研治思想文化史的著名学者,何晓明先生不仅致力于文化保守主义体系的构建,还对知识分子论域提出独到的见解.他对知识分子基本内涵的界定、优秀品质的揭橥、理论推进的疏解以及现实困厄的反思,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了近现代知识分子的整体风貌.何先生之论,有助于今人理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对当代知识人也有警示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光学知识随着西学一起传入中国。晚清知识分子一方面积极参与到学习、翻译与传播西方光学知识的活动中;另一方面,他们针对西方光学知识以著书立作的方式给予反馈。文章在梳理这些著作基础上,归纳出晚清知识分子的三种反馈方式:第一,试图"复原"中国古代光学知识;第二,对光学知识进行"溯源";第三,"移用"西方光学知识。通过对于这三种反馈方式的考察与辨析,可以窥到晚清知识分子对西方光学知识的态度以及其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民族考古学"随着西方"新考古学"的兴起而备受瞩目,关于"民族考古学"的定义、起源以及理论方法,西方学者的论述颇为丰富。至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术界受西方"民族考古学"理论研究的影响,一时百家争鸣,反响热烈。本文在梳理国内历年"民族考古学"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其定义、起源与发展、理论、研究方法四个方面展开了论述,并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5.
由于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的历史转型,国外学界对于知识分子研究的视域及分析路径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关于知识分子的定义主要存在三种维度:职业功能、心理动机以及行动场域。传统知识分子研究的核心是描述及解释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在影响因素上可归纳为结构分析、历史传统分析两种理论框架。在知识社会背景下,新一轮的知识分子研究重心逐渐从意识转移到行为,关注知识分子的知识介入功能,即如何对社会生活发生作用,产生了场域理论、网络分析、定位理论等分析路径。知识分子研究视域的转变是二战后西方社会经济文化变迁、知识分子群体变化、知识观念转型的综合后果,新的研究视域也为国内外知识分子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6.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辨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具有含混性与逻辑矛盾,并未与"马克思主义"(或"传统马克思主义")区别开,后者在地域上也属于"西方",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理论本质、理论基础、理论特色及社会基础等方面都同"马克思主义"存在重大差别,因而从总体上讲并非是"马克思主义".可将"西方马克思主义"视为"西方马克思学(左翼)",而其准确称谓应是"西方马克思理论流派",它是西方知识分子对马克思学说及社会变革的一种学术探讨,具有特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西方理论中,中产阶级对社会秩序稳定的作用是"稳定器""平衡轮"。当代中国社会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知识分子群体作为中产阶层的主要群体,肩负着"用思想来守护民族"的使命,同时其政治思想稳定必然关系到社会秩序稳定。唯物史观的社会基本矛盾规律是分析社会科学问题之钥,以此为理论依据,从中西方社会稳定多元理论、知识分子的涵义和缺点入手,分析知识分子对社会稳定如何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西方"翻译三分法"的起源出发,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西方主流的"翻译三分法"进行详细探讨和比较,发现"翻译三分法"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实现了从关注翻译语言层面的问题到文化再到语言符号层面问题的转变。通过对西方"翻译三分法"形成与发展脉络进行研究,能够为翻译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正叶教授以知识考古学与谱系学的方法"考察中国知识分子对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介绍、阐释和翻译等传播活动",藉此还原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大陆合法化进程。这项研究既缘起于先锋小说形成的背景,又着力于为"厘清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先锋小说的知识谱系做出了有益尝试",因此,将其归于"考古"先锋系列之"发生学研究"也大略能讲得通。  相似文献   

10.
厘清原子分子论发展的历史脉络,不仅可以厘清其背后历史与哲学对科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更可以有效地指导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原子分子论相关化学史素材的合理应用,有利于发展学生宏微结合等化学学科素养。通过研究,可将原子分子论确立的过程分为德谟克里特原子论—道尔顿原子论—阿伏伽德罗分子假说与康尼查罗原子分子论4个阶段。原子分子论的确立过程,结合了科学的思考与规范的实验,渗透着科学本质观思想,诠释了科学探究道路上锲而不舍、大胆质疑与理性批判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探讨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在中西方的起源、演变过程,以及中西方翻译理论家与实践者对这两者"孰优孰劣"的争论。文章首先通过引用韦努蒂、奈达、施莱尔马赫等西方理论家的观点,剖析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起源、定义及主要观点,其次分析中西方专家的论点,发现学者对这两种翻译策略的看法与态度是有变化的,从最初认为两者不可兼容到之后提出两者实为互相补充这个观点;最后揭示了两种策略皆注重文化内涵传递的共性。  相似文献   

12.
本论文综合运用音乐学分析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采用实证主义方法,对音乐学分析在"西方音乐史与鉴赏"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对音乐学分析在高师"西方音乐史与鉴赏"中的教学应用进行了研究,论证了其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表明"音乐学分析"是对高师"西方音乐史与鉴赏"教学的有效拓展,是帮助学生构建系统性知识体系的创新性尝试。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有理智上倾向西方而感情上留恋中国的倾向,所以卢梭对西方城市生活的批判对他们有着莫名的吸引力。知识分子的超脱与浪漫成为他们热捧卢梭的一种解不开的情结。其中,刘师培更是成为近代宣传卢梭的积极分子,他传播卢梭的思想始于《中国民约精义》。此文在当时传诵一时,通过研究发现,卢梭对人类自然状态的赞美特别符合中国文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这种理想社会是以许行的"并耕"为特色的平均主义无政府社会,可见西方思想传播所受到的传统的制约。所以卢梭的学说成为刘师培式无政府主义的重要理论,在刘氏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作为美国体制内知识分子,阿尔特巴赫既具有美国人普遍存在的"西方中心主义"的傲慢,同时严格恪守体制内知识分子的学术责任;作为一个心怀天下的学者,他在力求使自己的研究客观公正的同时关注弱势、不满霸权、祈望世界知识网络中不平等的祛除.  相似文献   

15.
沃格林对意识形态与知识扭曲的关系十分关注,认为二战前希特勒之所以能够上台,主要原因是当时德国知识界的精神氛围已经出问题,致使知识异化,最终导致德国时代精神整体败坏,这是典型社会无序的表现。如何防止知识异化为意识形态成为当代西方知识分子的使命。沃格林强烈的文明危机意识体现出西方知识分子对自身文明传统至深的关切,是知识分子反哺社会的一种方式,即以知识的力量来推动社会向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点传递     
警惕西方社会科学的“文化霸权”邓正来在2005年2月26日《新京报》上撰文认为,中国学术欲发展,会涉及中国学术研究场域在当下世界结构下,如何自主于西方社会科学场域"文化霸权"的问题。在中国学术当下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即论者们在研究中往往未经批判性的审视,就把西方的一些概念或理论框架套用于中国社会的分析,实际上给西方对中国知识分子的“理论示范”注入了某种合法的“暴力”意义。也正是在这种暴力性的示范下,中国知识分子毫无批判地向西方舶取经验和引进理论的做法,便被视为合理的甚或正当的。这种实践的展开,…  相似文献   

17.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西方教师教育界研究的热点.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路径,西方学者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命名与理解多种多样,包括"默会知识"、"行动中识知"、"个人实践性知识"以及"教育敏感性"和"教学机智"等.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对我们理解教师发展、改革教师教育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西方文学作品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形成具有两大文化渊源:神话与宗教,知识分子被视为知识与理性的化身并赋以神性的尊严。十九世纪美国小说家霍桑对这一传统认识加以颠覆与超越,塑造了来源于新英格兰工业化背景下的知识分子系列:痴妄的科学家、疯狂的复仇人与软弱的救赎者,并藉此对西方文化精神进行了一次现代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孔子与柏拉图为中西方文化的奠基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他们对知识的定义以及对知识的来源有不同的理解。孔子的知识可总结为"能不能"的以人为本的智慧论;柏拉图的知识可概括为"是不是"的宇宙真理论。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中国特殊历史背景下,中国早期知识分子将西方君主立宪"嫁接"到中国,但它与西方的君主立宪有本质区别,缺乏立宪国家的基本特征。虽然君主立宪没有在实践中获得成功,但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