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爱玲在《十八春》中表现出对中国现代女性命运的思考。女性悲剧命运集中表现为女性对男性的依赖,不单单在生存上、物质上,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对男性的巨大依赖。她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追求幸福的方式也是多样的,但最终都逃脱不了悲剧性的命运。张爱玲在《十八春》中描摹了众多的女性,从不同侧面分析了她们悲剧命运背后的根源。顾曼桢和石翠芝代表了那个时期女性意识的萌芽,顾曼璐是一个被奴化的女性典型。而顾太太和沈太太作为两个母亲,张爱玲把她们作为凡人来写,这一改母亲在大众心中的伟大傲岸形象,张爱玲甚至把一些丑化的痕迹留在了她们身上。  相似文献   

2.
《华章》2008,(1)
《红楼梦》是清代长篇小说感伤之作的杰出代表,在悲剧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达到中国悲剧作品的顶峰。它揭示了社会的悲剧、道德文化的悲剧和人生的悲剧,也包括了女性的悲剧。其中,丫鬟的命运是《红楼梦》悲剧中最为惨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红楼梦》中的所有丫鬟,不论结果如何,笔者认为她们的命运都是悲剧性的。她们的命运悲惨情形却又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论文首先从悲剧的内容、创作的起源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这三个方面分析了《俄狄浦斯王》与《人生》的差异,再进一步指出,这两部作品在悲剧的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关于人类生存命运的悲剧,都反映了人类在“命运”面前无法选择、无从逃避的悲剧性存在,同时也彰显出人类由此引发出了对世界的荒谬性存在和人类的悲剧性命运的强烈观照与质疑。  相似文献   

4.
《静静的顿河》充分体现了肖洛霍夫悲剧美的艺术风格,其中两位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更是发人深思,本文通过分析女主人公作为悲剧性人物所体现的悲剧性格,以及她们的悲剧结局和命运,来探讨她们的悲剧美以及她们悲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儿子与情人》和《孔雀东南飞》中两位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母亲的不幸命运和这种不幸命运产生的主要原因。由于两位母亲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她们本身的个性造成了她们各自不恰当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直接导致了家庭悲剧的发生。同时两位母亲由于婚姻失败,把情感和希望过度集中在儿子身上,对儿子有不正常的依恋关系,对自己、家庭和儿子造成了悲剧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玛格丽特是19世纪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的主人公,而陈白露是中国戏剧家曹禺的名剧《日出》的主人公。两人都是文学中典型的妓女形象。她们虽然沐浴着不同的文化,生活在不同的国度,操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性格,但是她们却经历了几近相同的悲剧命运。她们都不甘命运的摆布,渴望自由,却都不幸成为命运的玩物。共同的身份,相似的悲剧性命运使这两个人物形象具有了可供比较性阅读的参照意义。本文将就这两个人物形象作初步的研究与比较。  相似文献   

7.
唐传奇《霍小玉传》是著名的爱情悲剧,讲述的是中唐大历年间的诗人李益与名妓霍小玉的爱情悲剧.其悲剧性有着深刻的根源:从外部因素来看,悲剧的直接制造者李益的轻薄无品,导致了霍小玉的爱情悲剧乃至人生悲剧.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状况,女性与男性对待爱情不同的态度,导致了女性在恋爱关系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从最终极的社会制度层面来说,严酷的封建等级门阀制度,是造成霍小玉悲剧的最为根本性的原因.从传主霍小玉自身来看,其性格中有着柔弱与刚硬的两个方面,当霍小玉起而反抗封建等级社会时,她性格中刚硬的一面便占据主导;霍小玉的反抗力量不足以抗衡强大的封建等级制度,她的刚硬给她的人生带来毁灭性的后果.霍小玉的思想性格与她的身份地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终使霍小玉陷于毁灭.  相似文献   

8.
爱情小说在唐传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描写书生爱情故事的小说是这类小说中的重要类型。仔细分析这些小说,可以发现男女主人公都难以避免被抛弃的命运,而产生这一悲剧的深层原因则是以家长意志为代表的社会意识形态。文章对《莺莺传》《霍小玉传》和《李娃传》这三部传奇名篇进行了分析,对这类爱情小说的悲剧性进行一些解读。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在《祝福》、《离婚》、《伤逝》中深刻剖析了祥林嫂、爱姑、子君等身世不同、经历不同、思想不同女性共同的命运悲剧.这些女性或多或少都对封建礼教进行过反抗,但最终还是“回归”自身封建思想的“牢笼”;而封建势力的强大,是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鲁迅先生在一个世纪之前所探寻的女性问题如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再读鲁迅作品对我们思考今天的女性问题仍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奥尼尔是否受过哈代的影响,目前尚无法考证,而他的《安娜·克里斯蒂》在展示主人公悲剧性命运及对悲剧的理解上都确确实实和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有着许多相类似的现象:这两部作品都以同情心理,描写了妇女的不幸的命运;他们都极力展示“人和人同自己命运的斗争”,“同自己求得归宿的夙愿斗”这样一个深刻的主题;而且都以悲剧结束。不仅如此,甚至两部作品的某些场面、细节也很相似。作品的女  相似文献   

11.
悲剧女性形象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可谓比比皆是,俯仰即拾。而在这些成功塑造悲剧女性艺术形象的作品中,《为奴隶的母亲》又是其中一篇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范之作。小说塑造了春宝娘和秀才妻两个悲剧性女性形象,将她们可悲可叹的命运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对社会的感悟和批判算得上是鞭辟入里,入木三分。  相似文献   

12.
李娃与霍小玉对于爱情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一为自我牺牲式,一为飞蛾扑火式,这映射了二者对于男权社会不同的态度,导致了她们喜悲相异的命运结局,但她们与压抑她们的男性又同处在父权意识的压抑之下.  相似文献   

13.
霍小玉与羊脂球悲剧命运的相同之处是:社会地位十分低下;两性关系中的被动处境;故事结局的悲剧性。她们悲剧命运的不同之处是:霍小玉被唐朝严苛的门第制度束缚;遭受李益的始乱终弃;在含恨中香消玉殒。羊脂球受到资产阶级与贵族的冷漠对待;战争对美好人性的践踏;苟且偷生的结局。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原因有:时代与社会背景;她们自身的悲剧性格;作家的写作态度。  相似文献   

14.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命运悲剧的杰出代表,《雷雨》是中国式悲剧作品的典范,后者对于前者既有继承也有发展。两部戏剧在结构、主题和情节上都有相似之处,都采用了闭锁式戏剧结构,通过“发现”实现“突转”,进而揭示真相,情节上都包含了许多偶然性的巧合,但在表现主题上,《雷雨》将纯粹的命运悲剧发展成为社会悲剧,在偶然性情节中包含着历史必然性,这赋予了《雷雨》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奥瑟罗》里的苔丝狄蒙娜与《窦娥冤》中的窦娥是不同时代和国度的女性,有着不同的经历,但在男权社会的控制下,她们面临着同样悲惨的命运。这两住女性符合男权文化所规定的女性性别特征,是理想女性的范本。苔丝狄蒙娜由依附父权转向依附夫权,而身为寡妇的窦娥始终依附整个男权,二人都自觉地扮演着“他者”的角色。她们缺乏独立意识,没有自我意愿、自我决策权或自我行为,直到悲剧来临时,她们也只能做无力的反抗,挣扎于男性世界的边缘,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安娜和苔丝是处在不同社会时代的两个悲剧性女性,她们的悲剧命运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种要求不能实现所致。她们的悲剧,不是简单的个人悲剧,而是具有深刻意义的悲剧。  相似文献   

17.
潘金莲和博提拉克夫人分别是《水浒传》和《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这两部优秀作品中的经典女性角色。作为封建社会时期东西方女性的代表,她们来自不同社会阶层,有着不同个人经历,但她们都有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并勇于付诸行动,然而封建制度对女性的种种桎梏导致了她们悲剧的命运。封建制度禁锢下潘金莲和博提拉克夫人的悲剧命运是封建制度对女性命运消极影响的生动例证。  相似文献   

18.
王姝  齐兵 《华章》2011,(31)
尤金·奥尼尔最为美国现代悲剧之父,一生共创作了50余部戏剧.他把那个时代的社会问题蕴含在悲剧人物的心灵世界中,通过细腻的人物心理变化及命运彼此交融的描写,深刻揭示了人类命运的悲剧性.本文通过分析奥尼尔戏剧悲剧性形成的根源,进而深刻探讨《榆树下的欲望》这一奥尼尔戏剧中的经典之作中所透漏出的人性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19.
万辉  祖洁 《文教资料》2010,(14):18-19
《苔丝》和《嘉丽妹妹》分别是英美两国两大文学巨匠哈代和德莱赛的代表作。两部小说的女主角都是一位来自农村的女孩.小说都描述了女主人公在男人为主导的社会中坎坷曲折的命运。然而,虽然她们有着相似的出身。但命运却截然不同。本文主要从社会环境、家庭条件、时代和性格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她们相似的开端却截然不同的命运铭刻着英美两国不同的时代的烙印。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同英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同是爱情悲剧,这两部作品中男女主人公虽然都是一往情深,但他们的爱情都很艰辛,为了维护自己真挚的爱情,他们都同长辈作了斗争,结局都双双殉情。这两部作品虽然相似,但是两部作品从人物性格,对悲剧命运的抗争,悲剧结局的差异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