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佩甫在《生命册》中塑造了由乡到城的知识分子典型形象——吴志鹏.本文通过对吴志鹏离乡后的性格中明显的从“变形”到“还原”轨迹分析,由离开无梁村前受中原风土人情浸染下的朴素、重人情、守底线,变化成为追逐关系、人情淡薄、违规乱纪;又在物质利益极大成功后性格中占主导的因素逐渐淡化,转化为关注底层、心怀正义、回归底线,并且最终导向情寄乡土.这一轨迹背后作者指出离乡知识分子一方面内心有“精神还乡”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已无法真正回归乡村.在城市里处于成功者的离乡知识分子,经历着融不进城市、回不到故乡的双重无力困境.  相似文献   

2.
3.
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生命册》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该作品通过聚焦城乡命运与人性嬗变,将城市与乡村一并纳入自己的创作视野,它在对乡土文化进行客观反思与价值发掘的同时,将批判的锋芒直指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活的困境与异化。总体上看,小说体现了作者浓郁的乡土情结,作者对乡村有着更多的肯定,并将之视为挽救城市文明的最后力量。  相似文献   

4.
《生命册》中刻画了众多的女性人物,她们不是一概而论的,也不是男人的依附和陪衬,作者给予她们每个人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生活方式,使得她们成为了这部作品的亮点之一。试从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入手,解读那些游走在城市与乡村、物质与欲望的之间的挣扎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李佩甫的最新小说《生命册》以走出无梁村的"我"为线索人物,描摹了中原乡村半个世纪的广阔社会生活图景和各色人物。本文从小说的人物命运和生活状态入手,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小说中各色人物进行评论,揭示了人物命运和社会环境相辅相成的道理,构建了中原乡民独特的生态群落。  相似文献   

6.
罗燕 《语文天地》2013,(15):48-49
是怎样一个人,让名不见经传的汨罗江为世人所铭记?是怎样一种死,让农历五月初五成为一个民族延续千年的传统节日?有人赞扬他的忠君爱国,有人惋惜他的抱石沉江;有人同情他的忠而被谤,有人指责他的露才显己……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潜心研读《渔父》后,每每读至"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  相似文献   

7.
8.
李佩甫的《生命册》塑造了一批离土者人物群像,力透纸背地刻画了他们如何在城市中挣扎着生存的成长历程。小说借助离土叙事的手法,一方面反映了传统乡土文化独特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又隐射了城市生活的光怪陆离。小说不仅批判了城市文明侵蚀乡村美好文化传统的现象,还传达了作家对乡土文化传承断裂的忧思。  相似文献   

9.
李佩甫的《生命册》以一个从乡村走入城市的孤儿“我”的视角,通过描写平原乡村文化对个体独立性的精神侵蚀以及“突围者”的多种路径与心路历程,勾勒出中国平原乡村的生存氛围和人的复杂面相,在回眸中窥见城镇化进程中人所面临的精神困境:即个体精神自由舒展之境的无处寻觅。通过个体精神的突围历程形象地表明,乡村固然是精神困境的存在地,但城市也非精神自由的舒展之地,突围的结果是无地突围。小说以之呈现出城镇化过程中,现代思想生长所需空间的缺失与构建之难。  相似文献   

10.
《生命册》是李佩甫对中原大地关注思考的集中表现,是对人生命运追寻与叩问的深度表达,是李佩甫创作以来思想艺术的结晶。在访谈中,李佩甫针对访者所提问题主要从作品中的命运观念、人物形象、中原书写、艺术手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和解答。  相似文献   

11.
河南作家李佩甫在他的《羊的门》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巨大的权力场。在这个权力场中主人公呼天成靠他铁的手腕,对中国处世哲学的领悟和对传统权力文化的谙熟,左右逢源、纵横捭阖,牢牢控制一方天下。在权力的角逐、巩固的过程中,民众成为权力者权力场下的“羔羊”,而权力者依靠“治心”“外圆内方”的官场哲学驯化民众,成为放牧羔羊的牧羊人。然而权力者在追逐权力的过程中牺牲了自我爱情,成为权力的奴隶、情场的逃兵。其精神的贫瘠而沦为精神场下的“羔羊”。本文从滋生这权力场的土壤、权力场下的“羔羊”、精神场下的“羔羊”三方面来解读《羊的门》。  相似文献   

12.
《城的灯》和《生命册》表现了李佩甫小说中“乡下人进城”这一故事模式.作品讲述了农村青年走进城市追求物质享受、满足精神渴望的一系列遭遇,表现了中原人独特的生存智慧,也展现出当代中国人在物质丰富之后,陷入到精神困境之中.面对困境,从乡村走出来的主人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昔日的乡村作为精神寄托之所,可当他们再回到昔日的村庄,才发现记忆中的乡村已不复存在,精神上再度陷入迷茫.  相似文献   

13.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诸葛亮伺奉了二朝君主刘备和刘禅,成为一代贤相,他的目标是上报君恩下安黎庶,结束三国鼎立的混战局面,但穷尽一生终究未能实现这宏大的愿望,令无数英雄为其扼腕叹息。纵观诸葛亮一生,27岁之前他过着闲云野鹤般的潇洒日子,27岁出隆中随刘备东征西战,54岁病逝五丈原,完成了他壮观而又悲剧的一生。其生可悲,其死可敬,一生壮观堪称一代人杰,本文中笔者就其悲情形象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4.
作为志人小说的《世说新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人物形象是小说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本文以《世说新语》中所描写的女性角色为研究对象,着重解读她们身上所蕴含的独特女性观念。  相似文献   

15.
《浮生六记》为我们呈现了清代文学家沈复细碎而有趣的生活场景,其中为世人所艳羡的是他与妻子陈芸的故事.从中我们知晓这位可爱的女子身上有着许多优良品质,她对生活的态度是潇洒而坦然的.但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她,却受到命运的捉弄,生命的末尾处终究没有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通过解读《浮生六记》中陈芸的形象,剖析当时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6.
大鹏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使用频率很高,并且极具生命力的意象。该文着重探讨《庄子·逍遥游》中大鹏形象原型的内在涵义,以及后代文人在诗文中使用大鹏这一意象的两种价值取向──作为远大志向的象征和作为精神自由的象征的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17.
《呼啸山庄》塑造了一个心理复杂、性格扭曲的希斯克里夫角色.一个被认为是邪恶化身的魔鬼,也是一个一生都在追求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却总是适得其反的可怜人.希斯克里夫的病态人格也源于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文章试图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解读希斯克里夫,以探讨其心理、行为和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8.
《飘》是美国小说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一部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巨作。小说主要描绘了女主人公斯嘉丽的真实情感,成功塑造了一个鲜明、清晰而又独特的人物形象。本文主要从爱情、事业两方面分析斯嘉丽的女性形象,探究人物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三国志》运用等叙与概叙交替的方法写人叙事。在政治事件频繁变化的叙事洪流中,插入闲适清雅的生活画面,用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和白描手法塑造儒士形象,表现他们在魏晋玄学的影响下思想气质的变化:有时儒士品格与名士风度结合得相得益彰。陈寿用饱含深情的笔触评价人物,书中的书表疏等政治文献可当做抒情小赋来欣赏。  相似文献   

20.
霍桑是十九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浪漫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红字》一直是文坛上永恒的话题。文中细致入微的人物形象塑造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诠释了作家高超的创作艺术手法。本文试图从象征主义出发,分析《红字》中扮演着连接作用的重要人物——珠儿的形象,从而解读其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她的美丽、狂野、自然天成而又带有反抗性质的形象象征了海斯特的救赎、海斯特愤怒的化身以及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真爱的产物,体现了作者高度的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