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思想与情感的表达,是心灵的交流沟通.当代的语文过分重视了感性思维,却忽略了理性思维的培养,使得理性思维能力的缺失,导致人们无法对语文有深刻感悟和理解,进而无法达成心灵的交流沟通.因此,对语文理性思维的需求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作为我国母语教学的基础,着重强调了学生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因其本身所带有的强大亲和力和普遍性,在学生之后的人生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小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灵是很敏感的,所以,教师就要因势利导,在课堂课外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爱心,使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也让语文教学变得越发精彩。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的有效平台。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处于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阶段。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较差,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循序渐进的诱导。因此,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师满兵 《学周刊C版》2014,(11):151-151
小学语文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的有效平台.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处于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阶段.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较差,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循序渐进的诱导.因此,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必定需要教师与学生发生思维的碰撞,需要师生与文本进行智慧的交流。这样,学生才能思维绽放,心灵沟通。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思维迸发,进而身心交融。  相似文献   

6.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写者、文本之间的多重交流,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这样的定位,使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文本一改过去的客体地位,成为阅读教学中交流与沟通的主体之一。阅读教学要重视文本的作用,正是文本给了我们无限  相似文献   

7.
覃兴新 《考试周刊》2008,(15):49-50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学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也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一些问题.因此,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一要遵循语文教学的根本规律;二要防止技术至上主义;三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四不能忽视师生间的语言交流和心灵沟通.  相似文献   

8.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学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也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一些问题。因此,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一要遵循语文教学的根本规律;二要防止技术至上主义;三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四不能忽视师生间的语言交流和心灵沟通。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所在,在语文教学中占据较大比例,阅读教学关注的是学生、教师、课文之间心灵交流的效果,是学生掌握知识、发散思维、培养美学观、净化心灵的重要手段之一,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了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3.社会思维感应认同规律社会思维的互补、互促,总是在人们思维交流、相互感应的过程中实现的。感应是人们心灵的沟通、情志的理解和理智的互动。人们在思维交流中通过相互感应,趋向理念和观点上的  相似文献   

11.
杨华祥 《学语文》2013,(5):22-23
文本阅读,是学生和作者进行心灵碰撞和共鸣的过程,是学生与阅读对象思想和情感沟通、交流的过程。语文教学中过度强调课堂的活跃,会削弱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投入与思想投入,使之无法获得个性化的深刻阅读体验。特别是在古典诗文教学中,对其细致品味与揣摩,需要在静思默想中获得体验,在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中凸显人文特色,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关注学生的生命、心灵,把学习过程变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体验的分享、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的过程,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盼一种境界。而运用联想的方法来实现这一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在语文教学内容中所占的比例较大。阅读教学主要关注的是教师、学生以及课文三者之间心灵交流的效果,阅读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发散思维以及净化心灵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中笔者主要结合阅读教学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4.
“推门听课”忽视了必要的人文关怀。 判断学校管理方式是否合乎理性,不在于表面效应如何,而在于其背后的管理理念是否合理,能否经得起人们理性的检验。任何管理活动都要追求一定的效能。学校不是工厂,不是公司,不是兵营,而是一个特殊的教育机构,是一个以生命对生命、用心灵沟通心灵的充满人性关怀的特殊场所。课堂教学不同于物质生产过程,具有隐形性,是精神生产过程,只有老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沟通与交流,才能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从情境、问题等学科核心内容入手,对话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数学数形转换的领悟、数学理性精神的体验,以沟通双方的精神和心灵,在思想的交流、情感的碰撞中,深入浸润,深度度参与学习,促进富有深度思考的学习活动发生,发展数学高阶思维.  相似文献   

16.
交流沟通能力是核心素养能力最重要的一部分,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有效沟通的必要条件。语文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学科,对学生的教学涉及听、说、读、写以及思维培养等方面。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但是口语交际方面仍有欠缺,本文指出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要求:语文教学应该是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的。可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们的语文课堂模式大多是"一言堂""满堂灌",教师主宰着课堂,讲什么一人说了算,学生只有服从,只有被动接受。其实,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平等互动和民主交流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和文本之间思维合作、情感沟通、心灵共鸣的过程。因此,怎样构建  相似文献   

18.
师生沟通是始于心灵然后抵达心灵的,如果教师缺少了对学生心灵的积极回应,缺失了对学生成长诉求的主动观照,缺乏了与学生情感的正向互动,这样的沟通是无法拨动学生的心弦的。师生沟通要尽量积极正向,紧贴着学生的心灵,既有基于情感的共鸣观照,又有基于细节的敏锐觉察。  相似文献   

19.
曾杰 《成才之路》2013,(22):F0002-F0002
第二十二讲社会思维的基本规律(下)(一) 3社会思维感应认同规律社会思维的互补、互促,总是在人们思维交流、相互感应的过程中实现的。感应是人们心灵的沟通、情志的理解和理智的互动。人们在思维交流中通过相互感应,趋向理念和观点上的认同。思维的相互感应必然导致思维的相互认同。感应是认同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是个情感交流的过程,而师生之间的沟通,既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常用的形式,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灵交流与情感沟通的桥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所以,沟通教育更是心灵交流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