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季羡林和林语堂是现代中国的语言学大师。两人都曾在德国留学,专攻语言学,回国后又都被聘为北京大学的教授。由于有相同的经历、相同的专业,  相似文献   

2.
2006年2月24日凌晨两点左右,与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并称“未名四老”(因四位大师都居住在北大未名湖畔的朗润园,如今只有95岁的季羡林老人尚健在——编者)的国学大师张中行在北京解放军305医院安然辞世,享年98岁。  相似文献   

3.
<正>季羡林(1911.8.6—2009.7.11),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20世纪80年代,北大人总能在朗润园看到一位老人的身影,他或在旁边散步,或静坐于荷塘边,看着莲花凝思。他有语言学家、翻  相似文献   

4.
幽默趣谈     
幽默是英文"humor"的音译,上世纪20年代由林语堂先生译出.林语堂先生说,"humor"不容易意译,中文现有的词如滑稽、诙谐、调侃、开玩笑、孟浪、揶揄、俏皮……都无法表现宽宏恬静的幽默本意,所以只有采取音译.当时有人建议译为"语妙",让人望文就能知晓其义.林语堂先生表示欣赏,认为"语妙"这个译名语出天然,音韵相近,诚有可取.但后来林语堂先生又说"幽默"已成口语,不宜取消,于是"幽默"一词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5.
羌燕 《语文天地》2011,(24):5-6
教学案情《槐花》是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记叙了"我"对朗润园中一棵槐树由不注意到尽情欣赏的过程,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情景理三者交融,构成这篇散文独特的意蕴美。这里摘录教学本文时的几个片段:  相似文献   

6.
<正>苏东坡是一代文豪、书法家、画家,是美食家、佛教徒,是一个一肚子不合时宜的人,可苏东坡却有着众多的当代"粉丝",而且还都是著名的"粉丝"。林语堂是苏东坡的头号"粉丝"。他于1948年以英文书写的《苏东坡传》,成为当时西方唯一介绍苏东坡的书。林语堂不只是从一位学者的角度,同时也是从"人"的本身着眼:苏东坡是个出色的文人、生活家,一个非常丰富且精彩的人。纵使有人认为林语堂的  相似文献   

7.
大作家林语堂在其写作生涯中,自始至终都面临着来自西方和本土两个世界的困境和挑战,无法舍弃任何一方,使自己超然地游走于两个世界的"边缘",最终成功地在"边缘"进行探索和写作。像大多数殖民地作家、后殖民地作家以及移民作家一样,林语堂竭尽全力地以一个"旁观者"或者"局外人"的身份来回地穿梭于两个世界的夹缝之中,寻求着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8.
林语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他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他既有儒家入世思想,又有道家处世哲学;他既沉迷传统文化,又追随现代理念;他既留恋华夏国粹,又崇拜西方文明.他自称是"一团矛盾".而这"一团矛盾"有一个思想核心或根本特点,就是真诚.正是一个"诚"字把儒与道、中与西、传统与现代各种思想奇妙地在他身上揉合成一团.林语堂自身存在的种种矛盾,就是他真诚天性的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9.
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的相互解释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都是近年来国外语言学的研究热点。它们有着各自的研究领域,同时又有相同、相通之处,因而在很多时候,它们可以进行相互解释。  相似文献   

10.
正关于人的"痴",学者林语堂曾说过:"一点痴性,人人都有,或痴于一个女人,或痴于太空学,或痴于钓鱼。痴表示对一件事的专一,痴使人废寝忘食。人必有痴,而后有成。"在细读完《读书成就名师——12位杰出教师的故事》后,既了解了12位名师的成名之路,更感受到"痴"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1.
白晶 《考试周刊》2013,(13):77-78
认知语言学认为,发话者不仅是"说话的主体",还应关注将事态语言化前作为认知的主体,把握事态所从事的一系列活动。这一过程哪种语言都相同,但语言不同,语言化时使用的表达方法和把握事态的方法也不同。日本人把握事态有何特点,怎样说日语才算地道,作者通过论述被动句和授受动词的使用给出结论,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分析掌握其特点与能否掌握地道日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林语堂(1895—1976),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国学大师,又被称为"幽默大师"。他富有创造性地把英文的"Humour"音译为中文的"幽默",从而使"幽默"一词在中国迅速流行开来。"被演讲"趣闻幽默大师林语堂对演讲特别重视。他喜欢演讲,但反对令人措手不及的临时演讲。有一次,他真的遇到了这种事。与大学生们共进午餐后,校长临时请他对学生讲几句话。林语堂十分为难,即景生情,他说:"诸位,我讲一个小笑话,  相似文献   

13.
回忆也任性     
从小看书喜欢"人物传记"与"回忆录",起初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后来大了,却发现,书与书之间常常会"打架",哪怕它们都是很好的版本。即使没有历史与政治的局限,同样一件事情,同样一个人,版本不同,说法也常不同,有的甚至大相径庭。所以当年林语堂先生才会说,一个人回忆过去,三十岁与八十岁是不一样的。没错,三十岁有三十岁的毛躁,  相似文献   

14.
林莎萍 《文教资料》2008,(21):41-43
林语堂具有超越种族和地区的多元文化意识,是跨文化的学者和作家.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林语堂担当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向西方国家展现了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形象,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林语堂的文化传播活动在"西方中心主义"盛行的当下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牛妮妮 《商洛学院学报》2011,25(2):83-86,96
林语堂曾提出翻译的三标准"忠实、通顺、美",又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继而创造性地将此标准同译者责任紧密相联,即"忠实"是译者对原著的责任;"通顺"是译者对读者的责任;"美"是译者对艺术的责任。基于前人对林语堂《幽梦影》译文的相关研究,在其中甄别、挑选若干译例并加以分析,充分地发掘其翻译标准与译者责任之间的微妙关系,以求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林语堂是中国20世纪文化史上不可不提的重要人物 ,但很少有人把他称为教育家。其实在林语堂一生发表的大量文章中 ,有不少是谈教育的。因为他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任教授 ,所以谈高等教育的文章较多。又因为林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 ,1919年起先后在美国、德国研究语言学 ,并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和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 ,1936年后又长期居留美国 ,所以他更长于以西方大学为背景 ,来观照批评中国的大学及教育制度。林语堂又极具个性 ,谈吐远离学院派与学究气 ,所以他很少以专论形式一本正经地来“研究”教…  相似文献   

17.
<正>季羡林先生95岁生日时,温家宝总理看望他。他和总理饶有兴趣地探讨了"和谐"这个话题。季羡林说:"有个问题我考虑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总理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  相似文献   

18.
    
正同学们,你们读过季羡林先生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吗?其中叙述德国人养花很独特的一段文字,很有意思,不信,你读一读: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德国人养花的确很独特:一是养花的人多——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二是养花都是给别人看的——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大文学家季羡林先生真会遣词造句!在他的笔下花也有了"脊梁"。  相似文献   

19.
<正>季羡林先生95岁生日时,温家宝总理看望他。他和总理饶有兴趣地探讨了"和谐"这个话题。季羡林说:"有个问题我考虑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总理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  相似文献   

20.
"林语堂矛盾"的文化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名人林语堂,始终是一位"边缘人物",他在理论上宣扬"出世",而在实际上不忘"人世",这种互相交替的生活态度,是他思想与性格矛盾的主要根源.他一生都漫步在东西方文化的结合部上,他用西方文化价值标准来过滤东方文化,又用东方文化价值标准来过滤西方文化.他的人生哲学是"中庸"、"闲适",但在政治这个敏感问题上,却走向另一极端,这是他性格矛盾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