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有社会地位,没有人生归宿,没有生存空间,不被人理解的卡夫卡,在精神上是孤独和恐慌的,在现实生活中感觉不到安全感,找不到人生位置,觉得自己是寄居于这个社会和家庭中的流浪者,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为了排解无家可归者的这种孤独和恐慌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焦虑,无奈的他将之诉诸被称为“伪装的自传”的日记、书信和小说中。  相似文献   

2.
孤独便是人生厄运的一种,而孤独又是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孤独人生就失去了深度和质量。孤独可以给人以空间,让人更好的思索这个世界以及人与人、人与世界、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深刻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不断完善自我,最终在孤独中完善美丽人格。  相似文献   

3.
《圣女贞德》被众人推崇为萧伯纳的巨作,被称为“萧伯纳最具有热情的一部作品”.贞德引起了当时社会各种力量的恐慌,最终招致杀身之祸.贞德的悲剧不在她的行为而在于时代的超前性,正是因为她的前卫,所以是个错误,被视为异端,潜意识遭压抑、处处碰壁,只能在短暂的人生中独自承受孤独之苦.  相似文献   

4.
在加缪看来,存在本身即是荒诞人对荒诞人生的一种反抗。荒诞人默尔索因察觉到世界的荒诞性,而感到自己是一个"孤立无援"的局外人,世界上的人和事对他而言都是"无意义"和"无所谓"的。但并非所有的荒诞人都会感知到这种身为"局外人"的孤独。孤独感产生于人对自身之外世界的认知和关系。一定程度上来讲,"局外人"的孤独之感只是反抗荒诞人生的一个最初阶段。本文将从局外人与荒诞英雄,局外人与他人,局外人与社会三个角度来分析默尔索在反抗荒诞人生时的孤独之源。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在缩短,而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却在增大,而且人们对"孤独"的感受也在逐步地加深.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孤独感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孤独是一种消极的、弥散性的心理状态,青少年长期处于此状态会导致适应不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儿童青少年都无法逃避"孤独"这种痛苦的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6.
祥云 《中学生百科》2014,(Z3):63-64
"对青春期的我而言,孤独是一种渴望,可以让我与自己对话,或是从读一本小说中摸索自己的人生。""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曾在很多人的签名档里看到这一句话。而我总会在看着类似这样的表达时皱起眉头,心里鄙夷着孤独的人们。阳光灿烂,青春正好,哪来如此落寞的感受?不过是矫揉造作罢了。孤独在我的字典里就是寂寞、无聊、空虚。它是应该被唾弃的。近来看《孤独六讲》,里面有句话这么说:"对  相似文献   

7.
<正>我愿意用"欣赏"一词,来看待贝多芬彻底失聪后的"孤独",是因为周国平先生在他的《孤独的价值》一文中,说过这样的话:孤独之为人生的重要体验,不仅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才能与自己的灵魂相遇,而且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的灵魂才能与上帝、与神秘、与宇宙的无限之谜相遇。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和人  相似文献   

8.
我校高三学生"二诊"考试时所写的议论文《享受孤独》,正如冯渊老师在评析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时指出的那样,"高考作文欠缺的是思维"[1],其中的一篇在思维的三个方面的缺失尤其具有代表性。1."漂亮、精彩"的开头没能切入"问题的核心"请看原文(括号里是改文)。人生是首歌,就算没有人为你伴奏(为你喝彩,你也不要因此而倍感失落,而要在体味这一孤独中把它唱完)也要唱完;人生是支舞,就算没有人陪你跳(、欣  相似文献   

9.
马小平 《师道》2002,(12):50-51
我经常被一些词汇敲打着心灵!“拒绝合唱”这个词汇此刻带给我的就是一种震撼!一个高贵的灵魂,不希望被平庸理解,自然也就决不会为了寻求理解而参与平庸的合唱。当一个人对于人生和世界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时,他会渴求被人理解但也必定难于被人理解,于是他便感到深深的孤独,这是一种高傲的孤独。索非娅·罗兰说:“我孤独时,我从不孤独。我和我的思维作伴,我和我的书本作伴。”爱因斯坦于一种深深的孤独中,自我表白道:“我对社会正义和社会责任的强烈感觉,同我显然的对别人和社会直接接触的淡漠,两者总是形成古怪的对照。我实在…  相似文献   

10.
朋友     
友情是人生最珍贵的感情之一 ,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 ;没有友情的社会 ,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所以朋友是人们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1.
孤独之美     
文雨 《甘肃教育》2009,(15):1-1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会孤独,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孤独。孤独是一种人生境界,没有到达那个高度的人,就不可能享有孤独的感受,最多只能拥有几分寂寞。古往今来,往往寂寞的人多,孤独的入少;不甘寂寞的人多,不甘孤独的人少。因为孤独是一种生存状态,它凄美,壮丽,动人心魄,是脱离于物质之外的心灵的感受,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天地中绽放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2.
作为奈保尔《米格尔大街》小说集中的普通一角,布莱克凄凉的生存处境和不被理解的境遇不仅是身为"诗人"的悲哀,更是以他为代表的独立个体在无比压抑的殖民地现实环境中孤独的体现。本文从小说人物的孤独现象入手,从人与世界的孤独状态和孤独空间两角度试以探讨孤独影子下个体和社会中无所不在的孤独情怀及其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3.
若为人生故     
人生,漫漫长路远,纷繁诱惑多。人,作为微小而孤独的个体,在人生的选择题前,无可避免地徘徊起来。在一个又一个渡口上,在一次又一次险象中,人,究竟能选择什么,该选择什么?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没有美貌的人生或许是没有足够亮点的人生;但若没有诚信的人生则足以是没有一丝光明的人生。你可以不是潘安,你也可以不是西施,但 你不可以失去别人对你基本的信任。"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没有诚信,生存世间的你可要作一粒悬浮其中的尘粒?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诚信好比一个乡间小伙,他每日只知弓着黝黑宽阔的脊梁在人生的…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 ,谁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人。即使如此 ,由于社会是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组合而成的 ,在由国家权力按照纵向关系建立的金字塔中 ,每个人都有其确定的身份和地位 ,因之每个人都归属一定的社会层次。“生活里是没有旁观者的。”(优契克语 )找准自己的社会层次归属及其相应的角色定位 ,是任何人都回避不了的事情 ,因为它涉及到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人生大计。如果找不到定位 ,抑或角色错位 ,人生肯定是一场悲剧。正因为如此 ,对社会变革时期人的角色的自我认定问题 ,很有研究的必要。1…  相似文献   

15.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人有时难免孤独。有人说,摆脱孤独的最佳途径是与正确的人交流;也有人说,学会从自然万物中获得趣味,就能战胜孤独;还有人说,能忍受孤独,有比孤独更重要的事要去做,就会觉得孤独是一笔财富……孤独总能触发人对社会人生的思索。  相似文献   

16.
<正>正如冯渊老师在评析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时指出的那样,"高考作文欠缺的是思维"1,学生的习作在思维的三个方面的缺失比较普遍。我们分析诊断我校学生作文《享受孤独》,从微观和宏观两个维度剖析其病理特征并给出矫正建议。一、微观方面1."漂亮、精彩"的开头没能切入"问题的核心"请看原文。人生是首歌,就算没有人为你伴奏也要唱完;人生是支舞,就算没有人陪你跳也要跳完;人生是台戏,就算只剩下你一个人也要演完。人的一生,难  相似文献   

17.
恐慌是过度恐惧的情绪状态,它是现代人的一种"社会性格",其症状是屈从权威、信任丧失以及自私蔓延。"解放"的三次剥夺带来了现代人的脆弱性,科学主义盛行带来了人造恐慌的蔓延,以及"政治"的异化使得消解恐慌的公共之路丧失,是"恐慌人"形成的现代根源。面对着"恐慌人"的形成,学校应该提供一个相对安全与平静的场所,一方面,可以防止儿童过早地接触社会中的恐慌,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性;另一方面,可以让他们在未来进入社会后,对社会中的恐慌提供相应的拉力。具体而言,教育应该引导儿童追寻美德与智慧;培养儿童的"风险意识";构建学习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季羡林论语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  相似文献   

19.
自诩为20世纪最后一个浪漫派的沈从文,他一直有实现"人的重造"的浪漫主义的人文理想。从他自己定位为一个"乡下人"这一论断就能够看出他与当时中国主流文化环境的格格不入,异样的身份当然会造就他的孤独。《边城》是他的孩子,它承载的是沈先生的人文理想,"边城"是处于边缘的一块孤独的乡土,一个被建构的艺术世界。作者的孤独,孤独的边城世界,最终指向作者所理解的人生的苦闷。"也许"的结局,寓指了他所认为的人类的孤独。  相似文献   

20.
宫泽贤治是日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诗人与儿童文学巨匠。他一生只活了三十七年,是一位死后才成名的悲剧性作家。孤独自卑的贤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只有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获得幸福,才能有个人的真正幸福"的信念。回顾贤治短暂的一生,宗教信仰、文学创作、农业实践构成了他人生的三大支柱。而孤独的宗教信仰、踽踽独行的农业实践以及不被世人认可的文学作品等人生体验,充分表现了他的孤独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