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吴芜 《钓鱼》2005,(21)
“九月团脐十月尖”说的是农历九月雌蟹膏满黄足,而吃雄蟹要十月。然而,钓鱼人遇蟹就头疼,原因有二,一是蟹霸窝就没有鱼了;二是标尖有气无力,懒洋洋下去半目再抬起来,疑似鱼讯频繁却钓不上鱼来。从前年起,笔者在阳澄湖附近的河浜里钓鱼时屡屡遭遇螃蟹,最多的一次钓了21只,虽不大,但从6月钓两三只到10月、11月一天钓十几只也够意思了。昆山市和常熟市及苏州相城、吴中两个区,从上世纪90年代兴起池塘养蟹后,许多养殖户在河道养鱼的同时也投放了少量蟹苗。这里有村就有河,长800-1500米的河浜到处都是,利用自然饵料养殖青、草、鲢、鳙、鲫、鳊,一般钓一天鱼收费30元,投放饲料的贵一点,50-80元。放养浜的缺点是水底太脏,经常挂底,压水后稍不留神,底下就挂住了,勾上来的都是发黑的废弃塑料袋,所以钓位要远离住户,不然的话,一个钓点挂十个八个塑料袋,烦死了。然而,尽管挂底的事经常发生,但只要钓点附近有零星的、大小如豌豆的气泡出现,伴随标尖不规则下蹭,提竿勾住的就可能是螃蟹了。  相似文献   

2.
刘少才 《钓鱼》2005,(21):52-52
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船刚从国内开出,长沙籍的老船长晚上就开始织网,我去送气象报告时发现了这个秘密,他就对我说.“你不准备准备?”我摇头表示不懂。他笑着说:“傻冒,悉尼的螃蟹多得是,没有网你就看别人钓吧。”远洋船员不会钓鱼的不多,有水必钓,但说钓蟹就不是很普遍,因为有的水域根本钓不到蟹。  相似文献   

3.
趣钓螃蟹     
赵乾海 《垂钓》2012,(10):58-59
金秋十月,那鲜美无比、膏肥黄满的螃蟹,或咸卤、或清蒸、或油炸,都是别具一格的风味小吃。因此,许多钓鱼人忍痛牺牲钓各种海鱼的“黄金时间”,运用各种钓法钓螃蟹,以饱口福。现介绍几种钓蟹妙法及趣事与钓友分享。  相似文献   

4.
余华峰 《中国钓鱼》2006,(11):16-16
九月中旬到十月中旬,是额尔齐斯河钓鲫鱼的黄金时间。这段时间,鲫鱼从上往下回游,在较深较大的水域聚集成窝,结成大群。这时的鲫鱼个头都比较大,往往是三四百克的银鲫,500克以上的也是常见的。深秋农田用水减少,额河水位比七八月要略低些。鲫鱼为了越冬,要储备更多的能量,吃食也就特别积极主动。秋季两岸牧草已收割完,路也比较好走,蚊子也没有了,在这样秋高气爽的时节钓鱼,鱼爽人更爽。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深秋手竿和海竿串钩钓鲫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年中从深秋到仲春有半年多的时间可用红虫做钓饵,目前往钓钧上系红虫多用红线扎把,但钓一两条鱼后红虫就耷拉在约中央露出很长钧尖,用手将其推到钩尖,一下水又耷拉了,影响上鱼率。现介绍一个极简单的办法供试用。将自行车内胎一小块用钧穿透,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钧上只留大米粒断面那么点就可以了,用手推能活动,穿在钧上。将红虫绑在钩倒刺与内胎皮之间,每钓一条鱼摘钩后用指尖将内胎皮向钧尖一推使红虫保持在理想的位置。防红虫松滑一招@张立安!北京  相似文献   

6.
刘禹耕 《钓鱼》2004,(15):19-19
钓鱼书刊上不只一次地刊登介绍“钓草”的要领,使许多初学钓鱼的人少走了许多弯路,从而缩短了从钓不到鱼到钓得到鱼这个尴尬的过程。据笔者30年的垂钓实践,知道了钓鱼要钓草只成功了一半,有意识地找草而钓,就像只知道哪个塘口有鱼,但具体怎么钓还有许多讲究一样。  相似文献   

7.
不少论述台钓钓法或悬坠钓法的文章说,调高钓低的钓组,施钓时,只要钓饵散落,漂尖就要升高,只要升高到调目点,就表明钩上没有鱼饵了。实践和试验表明,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它只适合于浮钓,而对一触一悬状态,一触一拖等状态却不完全适用。  相似文献   

8.
长平 《钓鱼》2005,(6):51-51
钓鱼的老手,钓起鱼来反倒是漫不经心的。他们悠闲地在水一方,从身旁一只装饵的罐头瓶里取出半条蚯蚓,一掌拍晕,随即细心穿于钩尖,远远抛出,然后点燃一支香烟,仅用眼角余光瞟着那平静的水面——我们在江河湖塘边时常会看到这类钓者:顶发黄的旧草帽,低低地压在他们的额际,而这类钓者看起来就像武侠小说中的高人隐士般如果再靠近些,我们还会发现不显山不露水的他们手中拿的竟是一支普通的钓竿,  相似文献   

9.
吴芜 《垂钓》2005,5(2):16-16
“钓王杯”对邓刚来说更像是一个起点,在那之后,他就立志要从一个只会钓小鱼的“钓王”成长为一名全能的高手——今天看来,他做到了。  相似文献   

10.
一、比赛争夺激烈,我省总分超历届总和,但尖子不尖,未能夺得金牌。 第五届全运会跳水比赛于九月二十四日至十月一日在上海举行,全国十四个省市九十多名取得预赛的前十六名运动员参加了角逐,这是近几年规模  相似文献   

11.
鱼 钩的种类很多,型号复杂。不 同类型的鱼钩有不同的功用。 钩尖内倾类型的钓钩 。鱼类吞食入口就比较畅顺,而只要被鱼吞进口腔后,稍有反应活动;鱼钩就立即刺入鱼体,一般刺挂也较为牢固。 钩尖外倾类型的钓钩,适合钓获凶猛鱼类,杀伤力也较强。 钩尖短的钓钧容易刺入鱼体,而钓尖偏长的钓钩一般刺入鱼体不会太深,而且还容易产生钩尖断裂现象。 如果想钓获敏感性强的鱼类,则宜采用钩尖和钩轴不在同一平面上的所谓“歪嘴钩”。想钓获贪食性强的鱼类时,则应采用把柄较长的钓钩。这种钩一则刺入鱼体深,钩得牢靠;二则由于鱼吞钩较深…  相似文献   

12.
尚立和 《钓鱼》2010,(19):26-27
不少论述“台钓钓法”或悬坠钓法的文章说,调高钓低的钓组,施钓时,只要钓饵散蕾,漂尖就要升高,只要升高到调目点,就表明钩上没有鱼饵了。实践和试验表明,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它只适合于浮钓,而对一触一悬状态,一触一拖等状态却不完全适用。  相似文献   

13.
我钓甲鱼,所用的钓具、钓饵、垂钓的季节、时间与传统的钓法有所不同。传统的钓法是用缝衣针,中间拴一钓线,钓饵是用猪肝切成长条包在针上,季节选在五六月间甲鱼大量繁殖期间的夜晚。而我所选用的钓具却是用普通的钓鱼钩,钓饵是用麻雀的胸脯肉,而垂钓的季节是选在九月间的秋天里,时间不是选在夜间而是白天。就拿我钓获的一只3250克重的大甲鱼来说吧。那是一个深秋的星期天,气温大约在20℃左右,早晨7点钟我和钓友来到离县城二三十公里的一个大水库里钓甲鱼。在这儿,我们每次来每人都有四五只的收获,我还曾经有过一线两钩钓上两只…  相似文献   

14.
孟庆伟 《钓鱼》2004,(11):36-36
在手竿钓鱼活动中,一只钩钓一条鱼,是很正常的事情,两只钩同时钓两条鱼,还比较常见.两只钩同时钩住一条鱼,也还算常有。但如果一次抛竿单钩同时钓两条鱼,就稀罕了。稀罕并不等于没有。钓友们,你有过这种经历吗?  相似文献   

15.
马建华  曲奎强 《钓鱼》2004,(6):46-46
为了验证这一说法我们采用在不改变钓目的情况下逐渐增大调目的方法做如下实验:设单饵重量为2目,双饵可以压在4目的标尖,当调0钓2时,4目饵重加相当于2目的钩重由池底承担,鱼吃饵的力量必须克服上述6目重量鱼漂才会有动作,钓组的状态属于较迟钝.增加调目变成调2钓2,鱼吃饵只需要克服4目的饵重鱼漂就会产生动作,此时钓组不灵不钝:增加调目调4钓2,一饵重由鱼漂承担,鱼吃饵只要2目饵重,  相似文献   

16.
无标钓白鲦     
夏雨龙 《垂钓》2003,(5):20-20
有没有一种高效快速的钓白鲦的方法呢?试试无标钓白鲦吧——无须浮标,无须诱饵,一抛一提之间,银白色的白鲦就会跃上你的钩尖。  相似文献   

17.
郑一 《钓鱼》2011,(13):24-24
扬臂抛线,入水压竿,一套完美的动作之后,就等漂动刺鱼了。但经过观察,很多钓友忽略了一个细节,即正常钓况下,竿尖入水过于随意,注意力只在漂上,竿尖往往入水过深。这就造成了垂钓中不单力道运用不好,还会错失良机,缠线、伤线、跑鱼。  相似文献   

18.
姚军 《钓鱼》2014,(21):26-27
在江南,到了十月就很难再有强降水,一年中的枯水期也就来临了.此时各大水库的水位开始慢慢下降,以前水边有水草的地方是鱼儿爱去的,而现在水边只有石头和泥土,这样使得鱼儿也不太往水边来,这时钓鱼只能钓深、钓远了.秋冬钓远可以用海竿糟食与串钩混钓法,下面我就谈谈此钓法.  相似文献   

19.
张炎冰 《钓鱼》2004,(24):22-22
学“台钓”都是从调4钓2开始,但现在不同了,11目的标尖调5目或6目,钓3目或4目.15目的标尖调7目、8目,钓5目、6目。标尖长度变了调目也随之“长高”,然而调目和钓目相差两目的格式被延续下来,并成为浮标调整的入门手段。  相似文献   

20.
符荣财 《钓鱼》2004,(23):16-16
悬坠钓给人们提供了较为科学的调漂方法,它的先进性在多年的实钓中一直被钓友们认可,就连一些老钓手,至今仍抱住调四钓二的公式不放,经近几年的实践,我认为要正确科学选用鱼漂,灵活调整鱼漂,正确对待调四钓二,切勿死搬硬套。现在市场上的鱼漂千姿百态。各式各样,漂尖、漂尾、漂身的粗细、大小、长短均不同。如何科学选用鱼漂,灵活调整钓组,我建议从以下几点去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