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物权法始终、反映物权法调整社会关系的本质和规律的最根本规则,它是研究、制定、适用物权法规范的根本准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我国物权法基本原则的特点.我国现行物权法确立了遵循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规则、平等保护国家与集体和私人物权、物权法定、物权公示、取得和行使物权遵循法律与尊重社会公德等五项基本原则.完善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应坚持从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完全适应的角度完善之、重视确立规范、统一的物权法定之"标准"、积极构建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物权法定"原则、物权与债权相区分原则、保障物权人拥有财产性收入原则、特别法优先原则.  相似文献   

2.
《物权法》若干概念释疑——《物权法》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物权法》相关概念的解释,应当立足于文义解释,结合其他解释方法探讨其意义。比如,财产“利用”包括物权性的和债权性的利用关系,《物权法》所规范的财产利用关系以及主要限于物权性的利用关系;查询物权变动登记资料的“利害关系人”也并不限于有法律上权利义务关系的人;对财产的“处分”,应当具体分析,它可能包括事实上和法律上的处分,也可能限于法律上的处分甚至仅仅是转让一项权利。  相似文献   

3.
物权法定原则是传统物权法最为重要的原则,其内容包括“类型强制”和“内容固定”两个方面,企图以之囊括一切物权法规范的强制性品格,不可取。依不同情形,违反物权法定原则将导致不同的法律后果。物权法定原则与物权法其他基本原则一道,塑造了物权法的强制性品格,使物权法上的意思自由隐而不彰。物权法定原则迎合了大陆法系的成法传统,中不涉及对物权法定原则本身的价值评判。  相似文献   

4.
现代各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的急剧变化促使了物权法理论的更新.与传统物权理论相比,现代物权法主要体现了三大发展趋势:其一,法律本位社会化,体现为所有权受限制、他物权优位化;其二,法律关系扩大化,体现为法律关系构成的扩大化、物权形态新型化;其三,法律界区模糊化,体现为债权物权化、物权债权化等.  相似文献   

5.
夫妻财产关系是公民诸多的财产关系之中最为特殊,也最为复杂的一项财产关系.在夫妻财产关系中我国的婚姻法与物权法均有相关的硬性规定,因而在法律适用上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物权法和婚姻法对于夫妻间物权的变动和转移都有明文规定,但是物权法的规定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对于公民个人私有财产的规定;而婚姻法则是针对于存在夫妻关系的两个特殊公民之间的财产关系的约束和规定,特别是对夫妻双方在婚前和婚后的财产变更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因而在法律适用层面,我们有必要对夫妻间的财产关系进行物权法视角下的司法解读,以明确物权法作为基础性的用益物权法律制度对于夫妻间的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发生变化的纠纷的法律处理.  相似文献   

6.
给物权下定义只需遵循立法本身的原则和规律。我国物权法的法源有:宪法、民事法律和其他单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国家政策、国家认可的习惯以及有关国际条约。物权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国家、法人和自然人,客体可分为有体物和无体物,物权体系应为:(1)完全物权;(2)限制物权,具体为地上权、自然资源用益权、地役权、典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3)占有。  相似文献   

7.
在物权法中,物权的规范集中反映在物权法三原则上,物权法三原则对理解物权制度,正确实施物权法具有重要的意义。物权法三原则,即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公示公信原则。  相似文献   

8.
《物权法》中“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定为用益物权,还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物权法》中的“用益物权”编并单独成一章居于该编之首,这充分证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重要法律地位。《物权法》第十一章“土地承包经营权”内容,就整体而言主要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而架构,对家庭承包取得的用益物权性质进行法律规范,与2003年3月1日生效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相衔接,使法律规范具有一贯性。《物权法》颁布,将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制度的实施和完善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称《物权法》)在千呼万唤中出台了,这在中国立法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但欣喜之余却有些微遗憾,就是《物权法》没有规定居住权制度,更勿论对法定居住权进行规范。在物权社会化的世界趋势下,社会公共利益日显重要,而在建立和谐社会的世纪号角声中,弱势群体的保护应该奏出最强之音。因此,我国有必要在广义的物权立法框架中确定法定居住权制度,并使其定义、性质、法律关系的内容在法律上有所反映,从而实现法律保护弱者利益的目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物权法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有关遗失物拾得制度中的各种法律关系,各国物权法均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我国物权立法中,此制度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比较了古罗马法、意大利法、德国法等国家关于遗失物的相关立法规定的基础上,检讨我国该制度的立法现状,阐述了我国遗失物立法可以选择的立法路径。  相似文献   

11.
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正在修改中,有关物权法的基本原则还存在分歧。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整个物权制度的物权立法思想和适用物权规范的根本准则,我们认为应该包括: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和公示公信原则。  相似文献   

12.
物权法草案中对公法和私法关系的处理存在一定的问题。物权法是民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的市民社会的法律。因此,在物权立法中坚持私法原则,维护私权利,并处理好公法与私法、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做到立法上公法和私法的和谐,也就成为了判断物权法草案恰当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草案中的一些内容却在公法和私法的问题上没有做到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和法治社会,在物权法立法上处理好这些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意思自治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传统理论对于意思自治原则与契约法之间辩证关系的探讨较为广泛深入,而作为民法另一主要领域的物权法由于奉行物权法定主义,因而意思自治原则在其中的适用似乎充满张力。从外部来看,意思自治与物权法定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表述成:"私法自治对物权法定构成一种背景性指引,物权法定为私法自治提供保障。"在物权立法的重心由重所有权向重他物权的转变这一宏大背景之下,物权法具有诸多内在的私法自治品格。这种内在的品格主要体现为当事人对物权法律关系发生与变动的自由、当事人对物权法律关系相对人的选择自由、当事人在发生及变动物权法律关系时在既有的物权种类中进行选择的自由以及在功能不特定的他物权中自主确定他物权具体内容的自由。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物权法》明确了国家、集体、私人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以及对物权的保护制度。作为确认财产、利用财产和保护财产,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相对于《担保法》关于担保制度的规定,《物权法》除了对我国现行担保物权制度中担保物的范围予以确定之外,还新设了一系列《担保法》中没有规定或规定不明确的担保物权,对物权担保制度作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规定。深入理解《物权法》关于物权担保制度的新规定,既有助于市场经济主体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物尽其用;又有助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法利用和实现担保物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论电子商务法的涵义、调整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立法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电子商务立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正确界定电子商务法的涵义与调整对象。本认为,电子商务法实际上应当被称为电子交易法,它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在以电子手段进行交易即电子交易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称;与电子商务相对应,电子商务法也有广义、中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广义的电子商务法调整平等主体在广义电子商务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狭义的电子商务法则调整平等主体在狭义的电子商务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中义的电子商务法调整平等的主体在中久的电子商务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其调整对象既包括交易形式,也包括交易内容。  相似文献   

16.
物权法是保护民事主体私有财产权的基本法律。我国物权法从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角度出发,以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为宗旨。在我国物权法对民事主体私权保护的过程中,也涉及了大量对行政权的规制。分析物权法中行政权与物权的关系,有利于对依法行政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本次《物权法(草案)》提出了物权法定原则、公示原则、遵守法律原则、保护物权原则,其与通说相比,将公示公信原则调整为公示原则、放弃了一物一权原则、增加了遵守法律原则和保护物权原则。文章对这些原则的内容作了解释,分析了规定这些原则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物权法》是一部重要的对财产的归属和利用关系进行调整的法律规范,物权法因而是市场经济中界定、确认和保护产权的基础性法律,其核心在产权,根本任务在于界定产权、确认产权和保护产权。物权法的颁布是我国产权朴度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为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9.
《物权法》的重大变革之一,是承认国家、集体、私人所有权的平等(第3条第3款;第4条、第56条、63条、66条等)。但《物权法》依然保留了国家对私人所有权的征收和征用权利,有4个条文(第42条、第121条、第132条、第148条)直接调整这方面的法律关系。其相关精神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物权法》规定了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建设用地使用权在《物权法》中被界定为用益物权,规定在用益物权的体系中。但是,建设用地使用权所谓之用益物权,与罗马法物权体系中所谓之用益物权制度并不是同一个层面上的制度,虽然二者都成为用益物权。因此,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法律性质,并不同于传统用益物权,需要重新进行界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