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沈家煊对复句所作的三域划分,对因果复句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因果复句三域的基础上,运用主观性理论及交互主观性理论,对因果复句的主观性作了进一步研究。从而得出因果复句的三域中,从行域到知域到言域,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不断加强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明清小说复句研究目前仍是薄弱环节。本文选取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代表作之一的《玉娇梨》①一书,就其中的因果复句进行研究,以期进一步加深对复句的性质及其发展、演变的认识,对汉语史的建构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汉藏因果复句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汉藏因果复句的异同,提出了在汉藏翻译中应根据汉藏两语的表达习惯,使用恰当的关联词语。  相似文献   

4.
语法学界对动词名词化作中心语的英语名词短语研究颇多,但大部分局限于形式分析,没有对其所包含的命题,涉及的概念、范畴等进行全面的分析。文章在认知语法的视角下对这些英语名词短语进行概念结构分析,其目的是探讨句法结构下该种名词短语所具有的概念结构特征。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动词名词化作中心语的英语名词短语反映了它们所对应的句法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英、汉复句研究的背景,探究了英语学习者特别是成年人在运用英语复句时汉语复句结构对其产生的影响,着重对英汉因果复句的差异、产生影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策略等。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言学研究在逻辑上存在着一定缺陷。宏观上看,从作为论据的语言现实中推导出论点,又用论点来解释作为论据的语言,属于循环论证的关系。微观上来说,把不完全归纳论证得到的结论假设为真,作为演绎论证的前提,其论证可能是无效的。另外,认知语言学的几个主要的具体观点也存在逻辑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因果标记词语的语义来源出发对因果复句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沟通古代与现代,联系共时与历时。汉语主要因果标记词语从语义来源上可以分为十类,即缘起类、依凭类、受益类、意欲类、连贯类、达至类、致使类、终结类、故旧类和推断类。根据标记词语的语义来源和特征,可以将汉语因果复句分为三类,即行为因果复句、说明因果复句和推断因果复句。其中行为因果又可分为前阶因果和后阶因果,前阶因果包括起因、凭因、动因三类,后阶因果包括顺成、使成、达成、欲成、终成五类。汉语因果标记词语由客观域向因果域转化,因果复句的类型由行为因果向说明因果和推断因果转化,这一过程体现了抽象化的规律,也体现了关系隐喻及像似性原则。  相似文献   

8.
汉语是一种突显主题的语言,而英语则是一种突显主语的语言。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主题和主语往往都不能等同。然而,现代英语中也出现了许多突显主题的句子,这一现象被称为主题性前置。本文首先将中英文中的主题性前置结构进行对比,然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醒人们在习得语言时要注意母语负迁移在这一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因为"式、"所以"式、"因所"式、"因此"式、"由于"式、"既然"式和"以致"这七种句式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外国学生学习因果复句主要存在遗漏、误加和误用这三种类型的偏误。对这三种偏误类型进行细分后,发现这七种句式在这三种类型中的分布不一样,并且偏误主要集中于"关联词语的误用"这一类型。  相似文献   

10.
在认知的视角下,话语的线性结构既映射出人们感知和认知事物的模式,也反映了人们对同一事体不同的识解方式和不同的突显侧面。从认知的视域分析影响话语线性结构排列的因素,有助于揭示语言的本质和人的认知意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比《英语世界》中英文版的近30篇文章,指出英汉语序的不同之处,并从认识模式分析,探求两者在认知层面上的差异。英语采用自下而上,即部分到整体的模式;汉语采用自上而下,把句子当作整体的模式。依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英汉语序的差异是由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图形/背景模式的不同取向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在认知的视角下,话语的线性结构既映射出人们感知和认知事物的模式,也反映了人们对同一事体不同的识解方式和不同的突显侧面。从认知的视域分析影响话语线性结构排列的因素,有助于揭示语言的本质和人的认知意蕴。  相似文献   

13.
王玉蓉 《文教资料》2007,(26):33-35
《儿女英雄传》是文康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所著的一部侠义小说。本文采用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的复句理论,旨在考察《儿女英雄传》中说明性因果复句的主要结构模式和特殊语义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三遂平妖传》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罗贯中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其中反映了元末明初语言的发展状况。本文着重对《三遂平妖传》中有关系标志的因果复句进行研究,揭示其特点,以进一步了解复句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5.
汉语双音节复合词构词语素的语序排列有语言“象似性”的作用。这种“象似性”背后存在的认知因素,主要包括:整体-局部、中心-边缘、因果、时间、利-害等。汉语双音节复合词构词语素的相对位置取决于所表达概念的状态的次序,正是“象似性”的体现,它反映了汉民族的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6.
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历来是语言学界颇具争议的一个话题。索绪尔将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界定为“任意性”,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象似性是语言的本源性特征。从认知角度出发。对英汉语中句法象似性的几个主要体现层面: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及标记象似性进行分析,可以为英汉语中的相关规则和表达形式提供理据。  相似文献   

17.
在元曲中,因果类复句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都对祈使句具有选择性。在语法形式上,因果类各小类复句对祈使句的选择制约规律不同。变换分析表明因果类复句对祈使句进行选择时,在深层语义结构上相同,原因分句[+陈述]语义特征和祈使句[+动作]的语义特征相互制约,使得祈使句在因果类复句中具有[+结果][+未然][+动作]等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8.
汉语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与“联系项居中原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试图研究汉语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并探讨联系项居中原则是如何起作用的。文章主体包括三个部分。(一)汉语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可以分为三类,即居中粘接式、居端依赖式和前后配套式,其他语言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基本上在这三类之内。汉语因果复句标记模式的特征是模式齐全,标记前置。(二)汉语因句、果句的主语是否一致,只会对因句在前时因句标记的位置产生影响。由于联系项居中倾向的影响力较强,用于后句的关联标记一般都放在主语的前边。(三)汉语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居中程度并不相同,以位置、停顿为标准进行比较,可以得到所以/因此/因而/于是>以致/因为>由于的居中程度序列。联系项居中程度的探讨,深化和发展了Dik(1997)的联系项居中原则。  相似文献   

19.
图形-背景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形-背景理论最早来源于心理学,后来被用于认知语言学来研究语言。图形/背景原则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原则。了解图形-背景理论对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有很大作用,比如在听力、阅读、写作等方面。另外,对外语学习也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突显观中的基本理论。图形即所要描写的对象,背景是其环境。本文以图形——背景理论为基础,对网络广告语进行分析,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感知网络广告语在商品营销中的巨大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