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网络流行语的模因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时尚符号,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它反映了民众的智慧和最真实的自我表达。网络流行语的普遍传播已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但现有的研究大都从修辞的角度进行描述和分析,并未阐释其产生的原因及作用机制。借助语用学三大理论之一的模因论对此加以分析,发现网络流行语之所以得以复制传播正是因为它符合强势模因的标准:高保真度、多产性以及长寿性。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时尚的流行文化,“山寨”文化在过去的近几年曾盛行一时,在思想和生活层面都给社会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本文试图追寻社会学家齐美尔对时尚的论证,从社会差异和时尚社会心理角度来论证“山寨”文化的产生.本文认为,“山寨”文化体现了人们追求时尚的过程,本身已成为一种时尚.它产生于人们对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共求中,并通过制造者即效仿者对身份的想象而彰显和维系了社会差异.  相似文献   

3.
广告文化势不可挡地冲击着我国社会,广告文化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广告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它解构了许多传统价值观,体现了现代人的感性生存和大众生活的审美化。  相似文献   

4.
时尚是一种广泛地发生在人们日常生活与精神领域中的社会现象。在丰足的现代消费社会里,时尚作为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它的内涵与外延都大大扩展。本文试从符号学的角度剖析时尚,并对它与传媒、消费主义的关系做分析,以资挖掘时尚现象背后蕴涵的多重另类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蒈 《宜宾学院学报》2010,10(2):78-81,86
虚拟社会作为现代人类的第二社会,也受到时尚浪潮的侵袭。电脑操作系统、虚拟社区、网络游戏等凭借自身的特性,在虚拟社会中承担起了时尚的区隔与同质作用。虚拟社会中的时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排解了人的现实压力,开启了人们区别于以往的审美情趣,但是诱使人们不断地进行虚荣性消费的时尚符号的负面效应对人类社会也有着不可忽视影响。  相似文献   

6.
因特网的迅猛发展,标志着一个新文明的兴起,它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里程碑。作为“网络新生代”的大学生上网具有尝试、猎奇、减压、娱乐、价值、情意表达心理特点,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也产生了积极和负面的双重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让大学生上网倡导“有序”、“有节”,“有益”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媒体文化研究纲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媒体文化是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媒体表达方式为基本表征的粹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媒体文化具有逐新性、主流性、活跃性、综合性的特征。媒体文化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一种文化现象,伴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的全面扩张而不断膨胀,形成了一种突出的媒体话语系统,它对现代社会、现代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扩张成为媒体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势。但是,媒体文化在有些情况下也可能存在失真和非道德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加强引导和调控。  相似文献   

8.
在新世纪的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网络化、信息化、全球化等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社会时尚以一种多维度、强力度的特征冲击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它不仅从着装、语言、行为举止等表象化得日常生活表象里渗透出来,而且从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理性选择与价值判断等内在化的深层次中反映了出来我国当代社会时尚善变与兴衰,对青年大学生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有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两种情况.其正向影响表现在:对大学生丰富社会知识,开拓思维视野的帮助;对大学生树立新观念的推动作用;对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得推动作用.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消极落后时尚、偏离我国社会发展方向的时尚和建立良好教育环境不相协调的时尚对大学生产生的负向影响.大学教育应当注重对社会时尚进行争正确的认识和引导,创造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时尚氛围.  相似文献   

9.
周金华 《湘南学院学报》2001,22(4):45-47,52
社会消费时尚是社会消费主体在社会消费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普遍的心理态势和价值行为取向。秦汉时期,在地主阶级中形成了“耳目欲尽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而心夸矜势能之荣”的腐朽奢侈性社会消费心理和讲排场、摆阔气、争奢侈、赶时髦等价值行为取向。主要表现在饮食、服饰器用、住宅园林、婚姻丧葬、消闲娱乐等社会消费的几个方面。秦汉时期社会消费时尚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经济状况、生活水平、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同时,它也折射出秦汉时期社会总体经济状况和时代风貌。它对当时和后世中国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当代体育时尚对青年生活方式和社会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正成为一种时尚流行。体育时尚的流行对于促进人类健康、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发展,丰富大众化生活与整合社会情感,以及作为一种人力资本开发廉价方式等众多方面所具有的重大价值和社会意义。体育时尚的主要参加和推动力量是青年。该论述了当代体育时尚对青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化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时尚     
时尚是当下的一个流行词。关于时尚的内涵,至今尚没有明确的界定。通过比较时尚与传统、时尚与流行、时尚与艺术等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有助于我们对时尚的理解和把握。时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透过时尚,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我们自身行为与生活方式,亦能有助于认识社会与时代。  相似文献   

12.
消费时尚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明代中后期江南商品经济的长足发展,社会控制力减弱,人们对官方礼制的僭拟和无视,才有追求个人精神满足的空间和自我表现的欲望。明清江南时尚消费表现出某些近代消费时尚的一些规律性和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江南生产创新和规模生产的出现以及市场化进程和商品生产专业化,并对封建等级制度产生一定的冲击,具有诸多的积极因素,但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时尚因具有商业性、消费性、短暂性和平面性等功利性特征而常常被人们认为是负价值的,与无功利性的审美相去甚远。然而,时尚突出地体现出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时尚也常常按照关的规律来生产和设计。在功利性特征的表层之下,时尚还蕴藏着超功利性、新颖性、感染性、先锋性和感性化等审美特征。对时尚的特征作深入的研究,将有利于提升人们对时尚的认识和理解,使人们在感受、追随、摹仿时尚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全新的时尚观、科学的时尚观和审美的时尚观。  相似文献   

14.
时尚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旨趣、精神寄托和价值追求,也是在一定时期内人们的精神生活方式的一种外现,是人们在精神和价值理念上的一种共鸣和相互认同。且人们在追求时尚中,可以确证自己的身份,可以彰显自己的优势,可以标示自己的优秀,凸显自己“属人”的主体性,能自由地突出个性,使个性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但我们又知道,时尚依赖于社会而存在,人们在对时尚的个体生活诠释中却发生了偏移,在追求时尚享受和感官刺激的同时,却忽略了精神和心灵的归属,迷失了自我,失却了个性本真,陷入了被异化的境地。  相似文献   

15.
时尚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心理现象,它对社会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现在开展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就是要将党对领导干部作风上的要求变成时尚,促进社会健康时尚的形成,进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艺术激发着时装设计师的想象力,时装已突破了衣服的一般观念;时装成了艺术的表现载体,而艺术家则把时装纳入了创作主题;时装与艺术在相互交叉、融合中逐渐成熟,并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时装视觉艺术和时装成衣化;时装艺术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并融入传统,成为重要的精神遗产,进而形成独立的专业领域。  相似文献   

17.
浅谈服装辅料在服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装辅料是服装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服装的重要基础,它既是色彩造型的组成部分,又是服装结构的骨架。服装辅料选择得当,可以提高服装的质量档次,反之,就会影响到服装的整体效果以及商品营销和穿着使用。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技术加速了服装产业发展进程,服装数字化正日益受到服装企业和高职服装院校的关注。就目前服装数字化现状,对服装数字化应用进行调查及服装数字化发展前景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贺盈 《重庆师专学报》2006,5(3):106-110
以广告和时尚文化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时尚、大众文化、时尚文化这些基本的概念。从时尚文化对广告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广告反映了时尚文化;广告对时尚文化起到推助作用;广告巩固与延续时尚文化几个方面,论述了广告与时尚文化之间的关系,并针对时尚文化的时代性、迅速性、下行性、周期性四个特征,提出如何利用时尚文化的特征来最精准地达到广告的商业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服装表演也被当作一种信息传播方式。笔者探讨其传播模式变化。在考察了服装表演的发展历程和媒介形态变化历程后,笔者认为两者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以此为基础,初步勾勒其两种传播模式示意图:以单向为主的传播模式和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模式,并认为模式的转变对服装表演的影响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