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这样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的习作教学:“习作即生活”,学生有生活为什么写不出表现自己真实生活的习作?这表面看似是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困难,其实,折射出我们习作教学的不足。习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应试,不是为了成为文学家,而是表达个人思想情感的需要,因此小学生习作教学应关注“人”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2011,(6):43-44
【设计理念】 “让笔下的人物会说话”是对应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所作的习作讲评课。学生并不是第一次接触写人的习作,但对习作中“人物对话描写”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晰。学生平时的习作,很少写到人物的对话;或者即使写到,表达形式也很单调,内容也不生动。为了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对话、写好人物对话,我们结合“人物描写一组”,从小处着眼,把“让笔下的人物会说话”作为这次讲评课的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抓住人物特点进行语言描写。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中作文难教,学生习作难字当头,需要教师积极进行探寻和尝试,尽可能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以读导写,读写共生”能够较好地处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是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教师可通过“立足精读课文,学习写法;依托习作例文,提炼中心;构思单元习作,循序渐进;课堂交流点评,总结提升”四个策略进行习作单元教学,以使学生的作文水平更上一层台阶。  相似文献   

4.
《小学教学设计》2014,(4):49-49
小学阶段,记事习作与写人习作一样,占有重要的地位,每个学段都会涉及。各个学段学生的写作侧重。最不同,如中年级应交待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过程写清楚写过错整,高段则要求把事情过程写具体、生动,并引导学生思考怎样通过这样的事情去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观点等。  相似文献   

5.
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很多学生的习作都存在篇幅短、语言乏味等问题。小学阶段一般是学习写事的作文较多,写事就离不开写人,写人就要"说话"。人物"对话",则可以通过提示语的变化使之变得生动活泼,这样才能为文中人物"画皮刻骨"。  相似文献   

6.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的习作要求是将人物特点写清楚。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游戏体验、思维导图等让学生知道"写什么",通过对比阅读、评价让学生知道"怎么写",通过微课、评价让学生掌握"怎么评"的方法,这样使学生成为习作课堂的主人,有效地掌握了习作方法,提高了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围绕"写一件事情,把事情写清楚"这一习作要素展开,单元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习作例文、初试身手和单元习作六个版块相互衔接、有机整合,通过这样层层推进,最终形成习作成果,学生的叙事能力在这次习作单元的学习中逐步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学生在习作中运用语言描写时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教师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感受、领悟课文中人物语言描写的妙用,并从"课内习得,小试牛刀"以及"学以致用,加深体验"这两个方面予以阐述与分析,为学生进行写人习作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9.
习作不是掌握一个词、一个句子那样接受性的学习,而是一个运用全身知识储备进行个性化的倾吐;然而传统的习作教学远离了学生的生活,禁锢了他们的个性,忽视了他们的成长,使他们无法进行个性化的倾吐,进而使得习作成为学生避、学生怕的话题。为此,教师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时空,将学生带进广阔的生活舞台,只有这样,才会唤起他们"写自己想说的话"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帮助。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写之前先想一想,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么发生的,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怎样。写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要表达真情实感。写完后可以和同学交换意见。  相似文献   

11.
浮华汰尽显本色,简简单单学语文:多背,广读,勤写,当为语文学习最质朴的规律。三个规律中为之重点的就是"写"。"写"可以让孩子激活原本凝固的文字,而评价是学生习作中一个不可小觑的过程。学生习作后及时有效的获取评价信息是学生获得再次习作的内在动力和催化剂。本文针对目前小学习作教学仍存在高耗低效的现状,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评价方式的落后、无效。基于这个原因提出改变这种现状的措施:尝试多角度、多形式的个性化习作评价方式,有效地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评价"成为孩子习作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既是教学的重点,亦是教学的难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习作,既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的创作,而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只要求小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但是实际的语文习作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既有教师教学中的失误,也有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主要从教师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在解决这些问题的道路上切实提高语文习作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于强 《小学语文》2014,(7):34-36
写人的习作重在写出人物的特点。只有当人物特点被充分地表现出来,成为“这一个”,人物形象才算是被写活了。而小学生在习作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恰恰是无法将人物的特点鲜明地呈现出来,即使写出来的事例很具体,但人物形象总是呈现出类型化、脸谱化的倾向。对此,我们总把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学生的语感不强、描写不够生动等一些能力和技巧的不足上。诚然,这些原因在一些学生身上固然存在,但这并不是导致学生习作集体“失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那就是课文与习作的完全脱节。也就是说,上课归上课,习作归习作",读"与"写"完全脱离。在教学中我发现尽管让学生积累了书中的优美词句,理解了作者的表达方法,但学生的习作总是不尽人意。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习作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犹如一对孪生兄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落实这一目标,我充分挖掘教材中"读"与"写"的结合点,对学生有目的地加以指导;并加强课外阅读,进行读写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能力,能以读悟写,以读带写。经过三年的培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有关习作教学的阶段目标指出:5-6学段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从阶段要求可以看出:习作是让学生放胆去写,自由去写,要让学生迈开步子,走上乐写之路,消除对写作的神秘和畏惧心理,树立写作的自信心,把写作看成自己的内在需要,使"要我写"的习作教学演变成"我要写"和"能写好"的其乐融融活动。要让学生乐写好写,离不开一些教学工作的相辅相成。本文从几方面浅淡新理念下的习作教学方略。  相似文献   

16.
<正>"写一个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是苏教版五下习作6的内容,通过仔细研读教材,依据小学高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本人确定了此次写作指导的重要目标:能从范文《我的妈妈是傻瓜》(见范建勋的散文《我的傻瓜妈妈》)中习得写人的技巧,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并能表达出自己对人物的喜欢或崇拜之情。好的范文能让儿童从中习  相似文献   

17.
习作教学要就具体的习作话题做文体区划,在此基础上确定与学情相契合的教学目标和核心习作知识,设计不同的“写作支架”,帮助学生克服习作难点。具体策略有:写人类习作,以程序支架“写出‘人’的特点”;记事类习作,以元认知支架“把‘事’写具体”;状物类习作,以例文支架“把事物写生动”;写景类习作,以策略支架“把景象写有序”;想象类习作,以问题支架“让想象有创意”。  相似文献   

18.
刘颖 《小学语文》2008,(1):76-78
“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的一篇习作。这一单元紧紧围绕“作家笔下的人物”铺开,使学生感受了各具特点的鲜活人物形象。本次习作要求“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对于写人,学生并不陌生,关键是要突出人物的特点,而捕获人物特点的,正是自己心灵的感动、激动,甚至冲动。因此,只有那些平时留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积累生活的孩子,才能获得生活的赐予。  相似文献   

19.
每个小学生在一天中都要经历许多事情,但到了晚上,连一篇日记都写不出来的大有人在。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位教师说得好:"现在的学生不是缺乏生活,而是缺少发现。"本文讲述了怎样训练学生去发现。  相似文献   

20.
开发乡土资源,有效运用,丰富习作题材,激发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乡土"意为本乡本土。习作教学的乡土化是指习作内容方面向本土资源的倾斜与靠拢。一、价值:习作素材的有效创生小学生作文写人写事类屡见不鲜,虽不乏真情实感,但总未免取材的狭隘与生活的狭窄。如果南方的学生写写姑苏寒山寺、徽州西递村,北方的学生写写长安马嵬坡、黄河风陵渡、边关燧火台,那么展示的将是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