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晚清民初闺秀诗评的批评实绩是在男性批评家和女性批评家合力协作中完成的,它在承继中富有开创性,梁章钜的《闽川闺秀诗话》开地方性闺秀诗评的先河,陈芸的《小黛轩论诗诗》专力用论诗诗的形式来点评众多的闺秀诗作,淮山棣华园主人的《闺秀诗评》展现开放性的批评空间,现代传媒对闺秀诗评的介入,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晚清民初闺秀诗评实现转型。  相似文献   

2.
自创生伊始,中国现代文学就跟现代报刊传媒的发展有着不解之缘。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共生和互动的关系。将现代文化传播及现代传媒引人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视野,必将改变其研究的方法、视角,进而改变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般观点。不少学者已经注意在现代报刊与现代文学之间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论述现代报刊和出版机构等现代传媒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多方探讨现代文学史研究和现代文学文本读解的多种可能。  相似文献   

3.
“in”来了     
李明霞 《现代语文》2007,(8):119-119
如果要评选时下最流行的词汇,"in"想必会光荣上榜。最近,在报刊、网络等现代传媒上,我们都不难看到"in"的身影:  相似文献   

4.
在中外文学史上,常有在青少年时期因在某报刊上发表过一首小诗, 而后便一发不可收,从此走上诗歌(或其他文学形式)的创作道路,成为诗 人,甚至成为大诗人的,这样的事例可以说不胜枚举。据我所知,为人们所 熟知的台湾著名女诗人席慕容就是在初中二年级时发表了她的第一首诗 作。我不知道她的第一首诗发表在哪一家报刊上,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不 是《初中生学习》  相似文献   

5.
报刊是民国时期重要的传媒方式,是国民获得讯息的重要途径,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因此,烟商借助逐渐兴起的报刊作为宣传手段,不遗余力地刊登各种精美宣传广告来吸引读者眼球,刺激烟民购买香烟。与此同时,报刊宣传也成为反烟人士倡导拒绝香烟、控诉香烟危害的有效途径。香烟既得利益者与反烟人士之间的博弈,使得一场没有硝烟的斗争跃然于报刊之上。最终,报刊的反香烟宣传将香烟广告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  相似文献   

6.
正开展"读教育报刊"与"感受教育"征文活动旨在实践科学发展观,在读者与编辑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活跃在教育战线上的中小学教师在教改实践中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现代教育的种种感受,希望通过教育报刊的学用评活动彼此能互相学习和交流。这次征文活动是加强报刊编辑与广大师生之间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7.
从一定意义上讲,大众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可以用建构与解构来概括,即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借助现代传媒工具进行的大众文化的生产以及对这种文化的接受,仍然表现为建构和解构.但是,大众文化也可以有另一种逻辑,即表现大众人们的日常生活、真实情感和追求,现代传媒工具也可以在其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传媒和文化将展示出一种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近代小说传媒的变革与近代报刊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则由于报刊自身发展的需要,众多报刊纷纷刊登小说,二则小说家出于各方面原因的考虑也乐于把小说发表到报刊上.  相似文献   

9.
2012年,在全国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中,甘肃教育社主办的教育报刊,按照省上制定的改革方案,组建成立了甘肃教育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完成了相关的改革任务。在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我省一大批行业类报刊被划转、停办的大背景下,教育报刊因其自身的发展实力,在改革中作为组建专业类传媒公司的主体,得到认可和保留,并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成为了甘肃行业报刊中的佼佼者。教育报刊能够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得益于省教育厅  相似文献   

10.
郭秉文活跃于民国早期教育界的年代(1914—1925),正值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教育界亦在民国初期形成具有现代性和国际性的“场域”。郭秉文凭借学缘、地缘、业缘等关系网络,借助现代报刊传媒,广泛传播新教育理念,组织新式教育社团,大力推行新教育实践,郭秉文一跃成为民国新教育运动活跃的中心人物之一,他的影响力远非以一校一地所能涵盖得了。同时,他亦是中外教育交流的积极推动者、实践者,成为中国教育在国际舞台上活跃的代言人。他领导塑造的南高东大,成长为二十年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镇,与北大一道构成了民国早期中国高等教育“双峰对峙”新景象。1925年郭秉文因东南大学的风潮离开国内教育界,标志着民国自由主义新教育时代的终结,然而他培育的南高学风却及于整个现代中国,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1.
《左传》“外史”一职,其说有三:一是与“内史”相对,诸侯史官之“外史”;二是“外史”即《周礼》之“外史”;三是言史官身居在外.这三种看法,并不合于春秋实际,“外史”即《左传》之“史”,言外者实是与卿大夫“家史”相对应.  相似文献   

12.
时、示、命是古代天命观念中的三个重要概念。时同动,示指天象的星示,命是天命。  相似文献   

13.
腾冲"曲石"地名来源,至今众说不一。清乾隆腾越知州屠述濂认为:"古名回石",《云南省腾冲县地名志》则说:"曲石"一名,系"曲尺"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14.
宋人方昕的《集事诗鉴》是一部以宣扬封建家庭伦理美德为主要内容的咏史之作,与另一宋人袁采的《袁氏世范》合刊而流传至今。此集不仅在古代孝悌文化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认识意义,在版本文化等文献方面也颇具学术研究价值,而且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情伦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续世说》是北宋孔平仲仿照刘义庆《世说新语》的体例编撰而成的一部世说体小说,内容上采录魏晋南北朝至五代中的有关史书文献史实,体例上承袭了《世说新语》的分门别类、依类而立的文体形制,但在具体的门类数目、门类名称、门类排序等方面有所增删和改动.与《世说新语》的突出名士风流不同,《续世说》意在突出朝堂政事.在立意选材方面,反映了孔平仲的思想倾向,体现了宋代世说体小说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6.
在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受新文化和新思潮的影响,尊重和敬佩胡适的学问和文章,胡适也支持过毛泽东领导的湖南革命运动.后来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友情,走向了敌对的不同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发动大规模的“批判胡适思想”运动,但并没有完全放弃争取胡适.  相似文献   

17.
从单本诗话研究,到诗话学的建构,中国诗话的研究已初具规模。但其中某些问题仍存有争议,如诗话释名、诗话特性、诗话溯源等,亟需厘清。由诗话创作过程界定"诗话"涵义应为众人谈诗、论诗之语;由诗话产生背景确立自由、随意为诗话的源生特质;由诗话溯源说的争议辩证中国诗话史应以《六一诗话》为界线,划分为先宋诗话与宋后诗话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东汉之后,《诗序》成为对诗义最为权威的论述,然自北宋欧阳修以来,学者不满汉唐旧注,对《小序》、毛《传》、郑《笺》都提出了怀疑,其中对《诗序》批驳尤为激烈。朱熹的《诗集传》就是在这个疑经改经、存序反序斗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本文以《二南》、《郑风》的作品为例,探讨朱熹《诗集传》对《毛诗序》诗旨取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现保存下来的元杂剧中,史记戏占了其中的十分之一。这些史记戏融历史性、文学性、舞台性于一体,其思想内蕴既与《史记》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又有着作为一种戏剧的独到之处;而在艺术特性上,其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等均在受到《史记》全方位的渗透和影响的同时,又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20.
朱然家世历来所知甚少。民国《施氏宗谱》中所见之朱然曾祖父、祖父、父、兄、子、孙材料,可备治史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