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施蛰存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翻译家,在小说创作方面和文学翻译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最让后人敬仰的便是他的翻译研究。施蛰存先生毕生都致力于外国文学的翻译,从而大大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施蛰存和《现代》杂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蛰存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和文学翻译家。他在文学创作、文学翻译、古典文学和金石碑刻的研究等领域都取得了蜚声中外的杰出成就。 其实施蛰存还是一位有着独特文化追求的编辑出版家,这一点现在已为现代文学研究界和出版界所了解。我觉得有必要把施蛰存先生...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出版社中建社历史较久、实力雄厚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先后被评为大学出版社系统的优秀出版社和全国出版系统良好出版社。该社一直致力于学术著作和教材的出版,积极推出一批批高品位的专著。该校施蛰存、陈旭麓、冯契等是国内一流的文史哲名教授,近年来除已经出版了施蛰存文集中  相似文献   

4.
1932年5月1日,<现代>创刊于上海,现代书局发行,月刊,半年为一卷,每卷为6期,编辑人施蛰存.创刊伊始,施蛰存就在<创刊宣言>中申明"本志并不预备造成任何文学上的思潮、主义或党派."①可见<现代>是一本主张文艺自由的纯粹的"文学杂志".一年后,自1933年5月1日出版的第3卷第1期起"第三种人"杜衡加盟编务,卷末"编辑人"项下署名为"施蛰存杜衡".  相似文献   

5.
施蛰存的心理小说,具有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特点,与一般着重分析人物心理的小说不能等同.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创建于19世纪末、自20世纪20年代被引入我国后,对鲁迅、郭沫若、杨振声、许杰,沈从等众多作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运用其现点指导创作,成就比较突出的,则数施蛰存。  相似文献   

6.
范军 《出版科学》2006,(2):64-71
对施蛰存的编辑生涯进行梳理,介绍了其书刊广告方面的作法和成就.  相似文献   

7.
1995年的年末,到上海拜访了施蛰存先生。92岁高龄的施老先生送给我一本他最近出的散文集《沙上的脚迹》。凝视着书名,只觉得这“脚迹”不是走在“沙”上,而是深深地印在中国的大地上,印在世界文化的发展史上。 施蛰存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学者。他的创作,独辟蹊径;他的学识,博大精深;他的研究,遍及文学、文  相似文献   

8.
一说到范用先生.就想到那个被他的外孙女写得活灵活现的小个子老头。 一年春节.接到范用寄来的贺年片。贺卡由他自己设计、印制。这是他的雅兴.几乎每年都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印制贺卡。这和施蛰存有些相像。施蛰存喜欢每年自己花钱在香港印制一种贺卡。选一幅藏画,再印上“北山施舍”或者“北山楼”斋号以及地址。印刷之精美雅致,令人收到后品赏再三而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9.
巴金与施蛰存,这两位世纪老人,身前身后的遭遇竟如此悬殊。这种“比较文学”,向我们展示了生命悲喜剧的复杂含义。  相似文献   

10.
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水亭址。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原名施青萍,笔名青萍、安华、薛蕙、李万鹤、陈蔚、舍之、北山等。  相似文献   

11.
早年就与宫晓卫社长相识,知道他是全国古籍出版社联合会副会长,知道他是资格比较老的古籍社社长,知道他是现代文学史上现代派著名作家、著名学者施蛰存先生的高足,自然一见面就十分亲  相似文献   

12.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读写》杂志社主编钱汉东的新书《名人印象》近日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作者与60位文化名人的交往纪实,他们包括沈尹默、陈香梅、光未然、吕叔湘、朱东润、臧克家、陈荒煤、孙犁、施蛰存、周而复、  相似文献   

13.
新书推荐     
《税收政治学:一种比较的视角》;《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1898年的中国故事》;《夏日最后一朵玫瑰:记忆施蛰存》;《白人的负担——为什么西方的援助总是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4.
在我近20年的记者生涯中,采访过很多人,施蛰存伯伯是我在<交际与口才>当记者时最初"练手"的对象.那是1995年6月23日,正值我们杂志开办第二年,有个栏目"名人访谈"缺稿.  相似文献   

15.
施蛰存先生是我国五四以来著名的诗人、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和编辑家,又是蜚声中外的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严谨学者和一代名教授。他在30年代主编的《现代》、 《文艺风景》等刊物,均荟萃了鲁迅、郁达夫、巴金等全国第一流作家的佳作,近年曾分别由上海书店、百花文艺出  相似文献   

16.
鲁迅与古籍     
《颜氏家训》 1933年鲁迅与施蛰存就《庄子》与《文选》问题争论时,几次涉及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一书。他在《扑空》一文中说: 这《家训》的作者,生当乱世,由齐入隋,一直是胡势大张的时候,他  相似文献   

17.
夏之一周间     
1932年,淞沪会战后的焦土上,创刊不久的《现代》杂志的主编施蛰存以“夏之一周间”为题,约来名家散数篇。72年后,同样“耳不闻蝉声,目不见荷花”(叶圣陶语),我仿效前人作,今昔对比,物非人是。  相似文献   

18.
李明英 《大观周刊》2012,(41):370-370
一、从定位与价值中感悟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写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施蛰存的《语文教学一定要改》中也提到“语文教育就是多读多写”。  相似文献   

19.
施蛰存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和编辑家。他的风格独具的文学创作,至今在海内外拥有广大的知音,是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他在高校任教后,又成为一代名教授,是众所周知的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严谨学者。他在词学、唐诗和金石碑刻等研究领域,都以其胜义迭出的精彩论断揭破  相似文献   

20.
《现代出版》2013,(2):F0002-F0002
邵洵美(1906-1968),作家,翻译家,民国时期上海最负盛名的出版家。他曾先后主持狮吼社、成立金屋书店、时代图书公司及第一出版社,为徐志摩、郁达夫、胡适、沈从文、巴金、老舍、陶亢德、章克标、张若谷、潘光旦、施蛰存、滕固、朱维琪以及夏衍等人出书。从金屋书店出版过的书目看,邵洵美办书店根本不考虑书籍是否畅销,不图经济利益,大有赤子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