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家进京的主要目的是送宝钗待选、参加选秀,但在进京寄居贾府后,选秀却从此没了任何音讯。有人认为薛宝权无意也根本没有参加选秀,“待选”不过是薛家此番进京的藉口,目的是为了促成宝权、宝玉的“金玉良缘”。也有学者提出,薛宝权置参加选秀因无奥援而失利。我们认为:薛宝权进京待选的目的毋庸置疑。说薛宝权选秀失利亦属主观臆断缺乏事实依据。应是薛宝钗进京、特别是经历了元春省索的盛筵后。了解到身居宫中、贵为妃子的贾元春内心的痛楚和无奈,认识到皇宫的残酷与虚伪,主动放弃了选秀。作者迫于压力没有昭示原委,是造成薛宝钗选秀之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我看薛宝钗     
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林黛玉只能做梦中的情人,可望不可及,找妻子还是薛宝钗,这样理智实在。正如鲁迅所说“爱是要有所附丽的”,毕竟要面对油盐酱醋茶,要与人打交道,要融人这个社会,并要在这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更好生存,而不是两人生活在真空中。看来,从现实角度看是肯定薛宝钗。能够在我们这个时代大展抱负,在家是一个好妻子,在外是一个女强人。就是这样能干的人在《红楼梦》中只落得夫离家散,郁郁寡欢的地步,令人扼腕叹息。我们循着曹雪芹《红楼梦》的笔迹来看一看性格呈现复杂、多元的,最典型的封建淑女薛宝钗吧!  相似文献   

3.
史湘云归宿考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存在着众多难解之谜,像关于史湘云的情感归宿、命运结局,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个。目前“红学”界“史卫结合”说虽影响最大,但因论往往仅凭脂批孤证推究,便难免不周延之垢病。笔从作品本身细心检视,发现了不少“史卫结合”说的有力证据,特提出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运用人生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具有复杂性格的薛宝钗:通过对封建礼教的善意遵守和对环境的全面把握,她的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等人生需要各层次几乎得到满足,同时,使我们看到其行为背后隐藏的合理的内在动机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是性情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二人不同的性格、薛宝钗抱拙守愚,贤淑谦厚,随分从时,端庄仪表中裹着封建卫道士的灵魂;林黛玉寄人篱下,仍不改其禀性,伶俐孤缴,光芒毕露:两种不同的性格导致了她们不同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6.
自从《红楼梦》问世以来,宝黛爱情就成了万人赞扬的经典爱情,这无可厚非,曹雪芹本意就如此。但有些好事犹有不足,非要拉出宝钗来作陪衬,把宝钗当作这段爱情夭折的罪魁祸首,一时之间宝钗成了阴险的阴谋家。这不公平,简直就是诬陷。宝钗决不是一个阴谋家,相反她有着雪一般的纯沽。[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薛宝钗是封建制度的“补天”,客观上又成为一个“拆天”。薛宝钗的“补天”行动首先表现在以金钱为纽带,“施小惠”而“全大体”;其二是不厌其烦履行“劝人”职责;其三是恪守主仆之分,维护封建统治等级制度。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她的封建阶级忠实女儿的行动,在客观上即起到了“拆天”的效果,突出反映在她对自己爱情、婚姻态度上,对贾宝玉心动神摇、不能恪守女德、开始了与封建淑女不相称的疯狂追求。但这绝不是她个人的偶然举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罗璇 《考试周刊》2011,(32):34-35
《红楼梦》中林黛玉这个经典文学形象是丰满真实的。本文将其比照小说中的另一位主要角色薛宝钗,尝试辨析这两个人物形象之间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称谓是在社会中使用的,我们从交际双方所使用的称谓可以看出参与语言交际双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研究和分析《红楼梦》的贾府中数百人物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其交际中使用的称谓,论述其反映的中国古代上层社会称谓的特征和文化内涵,可以看出《红楼梦》的家族网正是一个封建国家的缩影,整个封建国家就是一个扩大了的父权统治的“大观园”。封建社会创造出一整套世界上最复杂、分化最琐碎的称谓,来规定和强化复杂的亲缘关系,正是为了维护建于其上的封建统治。  相似文献   

10.
“娶妻当如薛宝钗”是不少中国男性理想的择偶标准。除了美丽、多才,薛宝钗道德人格的魅力究竟何在?本文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薛宝钗在言行和处世中所体现出来的道德准则,从而展现薛宝钗符合封建伦理的“完美”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1.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多姿多彩的一个艺术形象,历来许多论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她进行了评析、探究,真可谓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我们认为,薛宝钗的性格丰富而复杂,表现出了“直”而“曲”的对立统一辩证关系的特点。文章从“直”而“曲”两方面对薛宝钗的个性进行了分析、阐述,试图对这一文学典型人物作出较为客观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一个封建淑女的典型,这个典型具有非常深刻的文化内涵。曹雪芹在塑造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时成功地运用了含蓄笔法,展示其隐微复杂的精神世界,深入挖掘出这个形象丰富的文化意义。本文主要揭示出薛宝钗隐藏在“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下真正的一面及其复杂的性格。  相似文献   

13.
曹雪芹祖籍问题近年来争议颇多,讼辩双方观点皆有待完善处。学术规范问题是这场争论暴露出的严重问题,应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从不同的视角看钗黛之争,可以得到诸种不同的结论.而从人际关系角度看,钗高于黛,这种结果更多的是由人物自身特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薛宝钗交际特点的分析,探讨最高尚和最卑微之间的生活常态中的人际关系。薛宝钗的交际艺术特点是宽以待人;善解人意;行为得体,善于自控;显示其存在又不抢风头,长于防卫又不过当;化解嫌隙,不落是非。  相似文献   

16.
徐建兵 《文教资料》2011,(31):11-13
两百多年来,人们对于薛宝钗是非的评论一直没有间断过。本文从适应社会和谐的时代需求角度来揭示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的社会价值。她的健美、博学,以及在大观园里左右逢源的人际关系.在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的今天更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同作为《红楼梦》中的主人公,薛宝钗与林黛玉既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性格、思想等方面又存在诸多差异。作者结合个人的阅读感悟.从优雅淡定的性格和为人;世俗功利的思想及本质;爱情与前程的较量.理想与现实的错位这三个方面对薛宝钗的思想品性、人生命运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浅议宝钗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选一艺术形像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宝钗有自己的理想,也有着尽人事而听天命的人生态度。她完善自我,善待他人,待时而飞。  相似文献   

19.
在《红楼梦》的研究历史上,薛宝钗的恋爱婚姻问题历来被当作宝黛爱情的对立面,也即主要是被当作批判的对象而立论的。近些年来,论者们从人性的普遍欲求和行为出发。逐渐肯定了薛宝钗对贾宝玉的恋爱追求。通过对薛宝钗的恋爱方式和恋爱心理做进一步的探讨.论述其恋爱悲剧。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影》是《红楼梦》续书的一种,也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第一部由女性撰写的小说,作者清代著名女文学家顾太清将女主人公薛宝钗的情感世界刻画得细腻深刻,塑造出一个既端庄沉稳又时常真情流露的封建少妇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