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师范类大学生的可雇佣技能包括师范技能、就业意愿、自我认知和政策认知四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师范类大学生在具体操作技能方面存在欠缺,师范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意向比较明显,但对一些就业鼓励政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具体对策:一是重视师范生操作性技能的提高;二是加强师范生自主创业教育;三是强化师范生就业观教育;四是深化师范生就业政策教育。  相似文献   

2.
围绕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问题,对市场营销专业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可雇佣技能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可雇佣技能包括个人属性、人际技能、专业技能、团队合作与工作态度五个方面;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提升大学生可雇佣性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就业力植入课程体系中和强化营销专业课程计划中的实践教学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培养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基于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技能理论,主要从高校层面对有效提高大学生可雇佣性的策略进行研究,以提升大学生在劳动力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大学生就业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可雇佣性是我国大学生人才开发战略的新视野,是社会学习与个人素质相结合的综合表现。各国政府和高校也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运用概括性模型法,从劳动力市场、雇主、高校和学生四个角度,详细阐述国外研究者和机构对可雇佣性概念的界定及其技能的多维度模型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我国大学生可雇佣性相关理论提供参考,并提出研究和探讨方向。  相似文献   

5.
钱铭  汪霞 《高教探索》2012,(3):52-56
澳大利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可雇佣性技能框架,作为培养和评估可雇佣性的具体指标体系和内容。墨尔本大学在该框架的指导下,加强对本科生可雇佣性技能的培养。本文从以新生代课程为核心的墨尔本模式、顶峰体验课程、基于工作的学习等非课程活动和就业教育四个方面讨论墨尔本大学促进学生可雇佣性技能培养的做法,以期为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
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开发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重要问题,可雇佣性不足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核心问题.论文阐释了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技能理论,依托上海就业市场对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情况作了调查研究,从而从高校和学生层面对开发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提出建议,以实现大学生就业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刘茜  朴基成 《文教资料》2014,(11):97-98
本文认为大学生雇佣性培养的提法过于狭隘,而基于社会与情感发展的大学生培养与教育为将大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构建了可行的框架,并为最终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择业问题提供了可靠前提。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属性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雇主进行调研,构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可雇佣性技能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9.
提高可雇佣性技能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可雇佣性技能开发的教学改革,有利于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就业竞争力和个人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成才导向”。为此,要抓好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实践实习三个方面,突出可雇佣性技能训练,建立可雇佣性技能指标体系,制定阶段性升级式培养方案,探寻校企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建立个人可雇佣性技能发展档案,强化学生提高可雇佣性技能意识。  相似文献   

10.
在可雇佣性能力及其开发实践上,英国高校在就业与就业能力框架的概念与内涵界定、完善就业指导服务、可雇佣性能力植入教学课程、从实际工作中获得经验、雇主参与课程设计、重视创业教育等方面的经验对我国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培养带来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一直保持高水平的就业率,且其毕业生深受雇主欢迎,其根本原因在于其重视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的开发。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学生可雇佣性技能开发的经验,给我国以下列启示:一要重视可雇佣性技能的全面开发,二要重视可雇佣性技能的全过程开发,三要重视可雇佣性技能开发的全员参与。  相似文献   

12.
可雇佣性教育模式:理论述评与实践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雇佣性教育模式中有代表性的包括输入-输出模式、Harvey和Locke模式、体验学习模式、高等教育作用模式、全面开发模式等.这些模式基于离校学生的角度,因此也可称为学生的可雇佣性开发模式.这些模式各有千秋,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一些具体情况进行延伸和拓展.本文指出高等教育机构在进行可雇佣性教育时应该结合宏观环境状况,考虑组织的认可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计,并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实践机会.在进行可雇佣性教育项目设计时需要结合学生特点以及专业学科特点,这样才能对可雇佣性教育最佳实践模式的探索奠定最基本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可雇佣性理论作为研究雇佣者与受雇佣者之间博弈过程的重要理论,是西方社会在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择业和选择人才的一个重要依据.这对现今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有着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将可雇佣性概念与大学生职业能力相结合,深入分析基于可雇佣性的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构成,剖析目前高校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政府、高校、雇主和大学生本人在可雇佣性开发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高校,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可雇佣性的有效开发无疑更能凸显高校和大学生个体在可雇佣性开发中的关键地位。而建构主义理论思想体现了可雇佣性开发模式的所有优点: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基石、以协作为关键,并最终实现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和意志结构的建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可雇佣性开发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可雇佣性开发的“全面性”视角,从整合工作体验与课程学习、在课程中嵌入可雇佣性开发、提供工作体验机会、用人单位参与课程项目和开发职业生涯技能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同时也渗入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是指大学生成功就业与可持续就业的能力品质。可雇佣性只有融入课程,才有可能转化为大学生的实际能力。参考瓦伦、约克和奈特的可雇佣性融入课程的设计方法,结合我国大学课程设计现实,提出三个层面的课程设计方式,分别是:以可雇佣性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可雇佣性技能嵌入核心课程、基于可雇佣性教学的课程实施方案设计。运用这些设计方式,需要特别注意三点:一是所设计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与教学方案尽可能保持一致性,二是充分考虑专业属性与市场需求,三是提防课程设计"学生工作化"。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概述了离校生可雇佣性研究的意义、内涵和实质以后,主要讨论了基于提高可雇佣性的大学生学习改革思路。以塑造一个有文化的人所开拓的生活道路为目标,培养21世纪学习者的素质与能力。一切学习改革皆以修身为本。  相似文献   

19.
比利时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始终强调以可雇佣性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其职业教育结构及形式不断改革,以满足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需要。比利时较高的可雇佣率,与其职业教育的体制、全民职业教育意识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可雇佣性对旅游管理大学毕业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培养学生可雇佣性的要求,从提升学生可雇佣技能、满足雇主需求、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等方面综合探讨旅游管理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