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紧张     
我经常梦见自己在打电话,时间紧迫而号码很长,越是快拨完了我就越紧张,我知道,在顺利完成之前我肯定会出一个小错。于是 一遍遍重来,直到醒来我也没能跟那一端通上话。假如这个梦有些暗喻色彩,它说明,我是一个多么紧张的人。  相似文献   

2.
“香港回归是举世瞩目的大事,是百年不遇的益事。作为止次报道的主体媒介.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央电视台将有效地发挥技术设备的先进性,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竞争力,确保此次报道顺利地进行,为制作一流节目创造条件。”这是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电视台香港回归报道技术总指挥刘宜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发表的谈话。——以中国电视报问997年6月16日第一版)这是一条有代表性的新闻导语(以下简称“中报导语”)。我注意到,越是大报,越是有权威性的报纸,这类导语越多。倒是一些晚报、文体类报纸和小报,导语写得更活泼一些。这条导…  相似文献   

3.
从我和文艺说起我离休快一年了。一年来,多次讲话,或者回答来访同志的提问,我都强调一点:新闻报道不要盲目地向文艺靠拢。所谓盲目地,就是不了解新闻与文艺是两个行当,它们的社会职能、工作方法,以及它们的写作,都是不一样的。记者可以兼作家,作家也可以兼记者,但是他在从事这两项工作的时候,应当有明显界限。越是同年轻的同行接触,我越是感到有强调这一点的必要。我感到似乎有一种风气,现在有一些年轻的记者有一点盲目地向文艺靠拢。  相似文献   

4.
有些通讯员采访归来兴高采烈,而在动笔时却犯难了。原因就是采访不细。最初,我也是这样。有一次我采访一位部队汽车司机,稿子写成后匆匆寄给报社。编辑看完后觉得这位司机的确是一位平中带奇的典型,但似乎缺少点什么。于是编辑便给我提出许多疑问点及解决疑问点的办法——深入采访。第二次我又下去采访,才获得成功,不久《银川交通报》配发插图采用  相似文献   

5.
胡君华 《军事记者》2002,(11):28-29
2000年9月,我到新疆边防采访28天。这是我下部队采访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我感受最深、受教育最大的一次。时间虽然过去了两年多,但边防军人可敬可爱的形象仍然历历在目,尤其是在克克吐鲁克边防连一夜让人难以忘怀。(一)9月10日,我从乌鲁木齐飞到喀什后,经过5个多小时的跋涉,一路颠簸地来到了海拔3700米的边防团。下车后,第一次上高原的我就感到腿脚发软,反应迟钝,稍走快一点,便气喘嘘嘘。司机小王说,这是高原反应。吃过晚饭后,我们开始找团领导采访,了解边防连队情况,确定采访路线。一直忙到深夜12点多钟才休息。刚躺下,…  相似文献   

6.
飞车快感     
很早就发现,越是那种常在山路上跑的司机,开车越是凶猛。1991年,去才开发不久的索溪峪,大巴司机拉着我们这一车夏令营的学生,在狭窄的山路上横冲直撞,我坐在最后面,个子又高,时而与同学滚做一团,时而头弹到车顶上,正狼狈不堪,忽见车一转,窗外深深的山沟里闪出一条碧绿的江来,在北方长大的我平日哪有机会见此青山绿水,忙努力坐定了,伸脖往窗外瞧,还没瞧清楚,  相似文献   

7.
阅读秦晋     
阅读秦晋王绯秦晋对于我曾是很陌生的。只是在开会的时候远远地点个头,再离近,便感觉自己除了能冲着他一脸的善良温文说句尊敬师长的话外,就不知再说点什么。如果不是一次小范围的家庭聚会缩短了这种“会议距离”。我想秦晋不会想到把他的书寄给我,我在据说是根本就没...  相似文献   

8.
超越自我     
王越 《青年记者》2010,(11):34-36
越是在艰险的环境中,越是感到一名记者使命的崇高,越是感到情感升华的宝贵。 理想的职业状态应该是人的兴趣、爱好、所学专业、谋求生计与所从事的职业能够完美地统一。而我正是这样一个幸福和幸运的人。  相似文献   

9.
胡守文 《湖北档案》2004,(11):33-33
在一所初中学校做语老师兼班主任时,一次数学老师反映一个高个子男生近来数学成绩下滑很快,我也感觉到他近段时间上语课老是心不在焉。数学老师说:“这个学生自觉性太差,得管紧点。”我说:“也许另有隐情,待我模清情况后再说。”后来我找高个子学生多次谈心,起初他不肯说实话,第三次才说,父母离婚了,他心头乱糟糟的,没心思学习。弄清原因后,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跟一位同志闲聊怎么样搞好图书刊物的宣传、评介工作耐,那位同志突然说,现在报刊上的新书、刊物的广告不少,不过我看有点言过其实,吹得厉害。越是吹得神乎其神的书刊,我就越不大买,那肯定不是好货色。初听他这番议论,着实有点不大舒服,觉得未免偏激,对现在的书籍广告也贬  相似文献   

11.
“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在社会、经济、自然生活中,突发性的灾难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古今中外的新闻传媒,都非常重视这种突发性的灾难报道。从一定意义上讲,越是灾难发生的突然、严重(当然是人所不愿的),越是发挥新闻作用的时侯。近年来,我国新闻界对灾难性报道越来越重视,也有了一些重大改进,报喜不报忧的报道少见了,“一次事故出一批英雄”的凯歌式报道减少了,一批触及“热  相似文献   

12.
谢顾问:我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后,由于在新闻报道上实现了“零的突破”,不久前被调到报道组工作。这一来,老觉得压力太大,难以支撑。领导上规定的上稿篇数太多,我实在无法完成。我心理上越是紧张,越是手忙脚乱,写不出好稿子,整天为匕不了搞发愁,常常失眠。有人说要善于“把压力变为动力”,可压力怎样才能变为动力呢?请帮助我!81360部队汪军才汪军才同志:初当报道员,见报稿的数量、质量总与领导的要求有距离,因此思想上产生压力,这是不奇怪的。压力感,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正确对待压力,压力便会变…  相似文献   

13.
我统计了三家地市报,去年共发表社论,评论员文章178篇。按选题分,基本上是两类,一是谈生产,谈工作的,二是纪念性、祝贺性的。唯独没有谈生活的。我们的读者,不仅要工作,要生产,还要生活;他们不仅关心改革开放、廉政建设、企业效益,还关心房子、孩子、篮子;他们除了上班干活、下班还会遇到婚姻、家庭、道德、交通、治安等问题。如果我们的新闻评论,能够选择一些读者心里想的、嘴上说的、身边发生的生活问题做点文章,我想读者是感兴趣的。而现在不少地市报的状况恰恰相反,越是街谈巷议、莫衷一是的生活话题,报纸的评论越是束之高阁,不予理会。  相似文献   

14.
陈卫星 《新闻界》2001,(3):38-3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战乱不断,搅乱了西方人一厢情愿的和平梦。法国著名社会评论家让·鲍德里亚指出,西方人不但有外忧,国内的问题也不少。令人奇怪的是,大家都感觉到有问题,却又对问题束手无策,因而社会舆论常常处于一种有讨论无结论的状态。媒体越是渲染得厉害,人们越是无动于衷;人们越是无动于衷,媒体越是要请明星出场,以壮声势。这就是当代西方社会在灾难性新闻传播中的一个怪圈。明星的情绪煽动总体上看,西方社会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非要明星当救星不可,其原因自然在于寻求明星化效应的社会本身。在以正遭受苦难的某一…  相似文献   

15.
去年12月21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右上加框刊载一文:《领导干部不要当“电视明星”》。在我这个老记者的印象中,改革开放这二十多年来,要求领导干部不要当“电视明星”、“新闻主角”已经是个老话题了,不仅中央曾经三令五申,地方党委也曾多次作出限制领导人活动的新闻报道的种种规定。可总是抓一阵好一阵,过后又旧病复发。近几年这个老病在不少地方发作得还胜过以往,越到下层媒体越是厉害。有次看一家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条条都是领导(包括科局长)唱主角。现在,这家中央主流大报如此突出地重提这个老话题,其强烈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冰心先生去世的第二天,我到先生的寓所看望吴青陈恕夫妇。他们已经从悲痛中平静下来,娓娓诉说老人家临终前的事情,和我商量后事的安排。谈完后,陈恕先生忽然告诉我,他在整理有关资料时,发现了我偕妻子女儿一起来看望冰心时拍摄的录像带,这可让我愣了好久。我几乎不敢相信会有这种事情。一是因为我来得实在是少,那一次携妻女去拜望老人家,是第一次,也是最后的一次。说起来还得感谢陈恕,若没有他的安排,恐怕连这一次也没有。二是我们来的那天,并没有发现陈恕录了像,何以忽然有录像存焉?陈恕告诉我,那时候我们正一门儿心思和老…  相似文献   

17.
当上报道员,踏上新闻这条路,多亏了新兵班长为我找到“良师”,多亏了《新闻与成才》助我一臂之力。刚入伍听班长说,到政治处干报道能成才,并列举连队历史上选为报道员的战士如何成才的实例来吊我的胃口。于是,当报道员成为我唯一的心愿。但酷爱报道员工作的我却一次次与报道员失之交臂,为此我感到心灰意冷,干工作也提不起半点精神。班长看出我的心思,把我拉到一旁:“当不成报道员有什么好伤心的?不是‘正规军’也可以干出个样子来让别人瞧瞧。”接着班长又和颜悦色地鼓励我:“只要你能吃苦学,吃苦写,稿子肯定能见报。”班长真…  相似文献   

18.
地域性文化不仅有着历史的承传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可传播性。文化传播,越是地方的越是民族东西可传播性越强,也更容易向外扩散。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广播电视节目只有当它烙上了某种地域文化的形式或内涵的印记时,才有走出本土走向世界的可能,其传播往往不受行政区划甚至国界的制约。从这个意义上看.地域文化是城市广播电视台生存价  相似文献   

19.
遍及全国的用电高峰期已经到来。各地电力部门推出各种调配方案,鼓励用户“削峰填谷”,以舒缓电力供应的压力。我不懂发电,也不懂送电,更没有深入分析那些电力调配方案。但我知道,供电部门推出的方案越多,细节越是复杂,就意味着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他们解决问题的路子也越走越歪。  相似文献   

20.
《出版参考》2006,(1):21-22
斯大林死于1953年3月5日晚上9点50分,雷日科夫医生那天被审讯两次。一次是从下午1点10分到下午4点45分,还有一次是从晚上9点20分到凌晨1点45分。审讯的内容我们不得而知。关于斯大林的死,我们不知道的其实比我们知道的要多得多。没人准确地知道他是如何死的。报纸上报道他死于脑溢血,而大约就在同一个时候,据说斯大林的儿子瓦西里跑进垂死的老人的房间大声叫嚷;“他们杀了我的父亲!这些杂种啊!”关于他的死亡的种种描述都是极其地相互矛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