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0 毫秒
1.
<正>黄缨岚老师执教的《雷鸣电闪波尔卡》是一节以欣赏教学为主的综合课。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很多教师怕上音乐欣赏课,他们认为,欣赏音乐无法将成果具象地呈现在某个客观事物上,教师无法看见欣赏者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如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等。但在这节课上,黄缨岚老师让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变得"可知""可感""可见",通过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和精心设计的音乐活动,让大家清楚地"看见"了儿童的音乐学习过程。课程伊始,她请学生学做"小指挥",用指挥图示体  相似文献   

2.
"鉴赏"有鉴别欣赏的意思,是更高层次的欣赏。高中音乐鉴赏课,不但要有欣赏,还要有鉴别、选择、评价的内容。就"鉴赏"和"欣赏"两者的范围来讲,前者范围较大,它包括了欣赏。新课标下的音乐鉴赏课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更高的要求。提高学生对音乐本体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霞 《儿童音乐》2013,(6):52-55
2011年版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将"感受与鉴赏"改为"感受与欣赏"。鉴赏,鉴定和欣赏,即人们对艺术形象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欣赏,欣喜、欢欣地听赏,即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课标由"鉴赏"到"欣赏"的修订,为欣赏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导向。一、如此欣赏,学生会喜欢这些音乐作品吗?现象1.欣赏教学的视角重音乐形象的临摹。三年级欣赏《春》(小提琴协奏曲套曲《四  相似文献   

4.
课前准备:黑板上写上"学会欣赏"四个大字,并配以花草装饰. 一、在谈话中走进"欣赏" 课前播放音乐:<我真的很不错>. 主持人甲乙上,音乐停.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农村教学点境遇堪忧当前,农村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现象尤为普遍。我国中西部农村教学点部分学科严重短缺,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相关课程难以开齐。很多农村教学点体育课是"随处放羊",音乐课是"唱歌走样",美术课是"欣赏欣赏",几乎没有专业教学规划和规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很难养成。农村教学点师资问题也比较突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中"音乐电影"欣赏的教学,要遵循电影欣赏的理论和过程规律及教学过程的规律,系统设计"音乐电影"欣赏环节,把握好选材、备课、教学、总结的要点;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在欣赏音乐电影的同时进行专业能力和专业意识的培养,有效地实现<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7.
大学素质教育应重视音乐心理教育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音乐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在大学音乐教育中仅在专门的音乐院校开设此课。随着社会音乐环境的影响和发展 ,大学生中热爱音乐的人越来越多。音乐对人的情感有很大的震撼力 ,除有欣赏作用外 ,还有心理保健功能 ,如能在大学教育中开设音乐心理学课会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在素质教育中 ,开展此项工作的研究很有必要 ,也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严英 《初中生》2002,(3):32-33
说起欣赏音乐来,很多人似乎感到很神秘,总是用懂与不懂作为标准来衡量.甚至有人会认为欣赏音乐时,非要一本正经、正襟危坐在音响、录音机前.其实,欣赏音乐根本没有那么复杂,你既可以一边干家务一边听音乐,还可以边做作业边听音乐,可谓一举两得.有的人还可以随时随地"随身听",多听、多听、再多听,由不懂到懂,由浅入深,日积月累,由喜爱到酷爱.欣赏音乐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汉口学院《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慕课为例,围绕中国民族音乐在大学生艺术教育中的实践,探讨慕课翻转模式的音乐教学对高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解构与重构,以期为高校音乐慕课+翻转课堂模式的良性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听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就像是在欣赏一件艺术品那样令人心旷神怡;就像是在观赏一幅名画,陶醉其中,流连忘返;就像是在欣赏一首名曲,余音在耳,袅袅不绝;就像是在品味龙井茶,回味无穷……好的音乐课应该追求"四美"。1.音乐美。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首先得有"音乐味",音乐味越浓,课就越好。音乐课的最大悲哀是音乐本体的淡化和失落。在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许多音乐教师或是因为对新  相似文献   

11.
思政课的教学不仅要实现"知",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信"。而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教学也就成了让大学生由"知"到"信"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2.
"微课",这一新型的教学形式为小学音乐教学注入了神奇的能量。它以时间短、内容少、指导细、资源精、方法活等诸多显著的特点,为音乐课型提供了有效呈现的载体,为更多的学生创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学习平台。本文以唱歌、欣赏、器乐三种课型来评析、阐述其如何有效地改变着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13.
教师应充分发挥音乐鉴赏课的美育功能。以《鼓乐铿锵》一课为例,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几个方面的"多"与"少",即多聆听,少讲解;多引导,少灌输;多深挖,少空泛;多实效,少花哨。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计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通过比较欣赏不同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深刻把握其内涵;通过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一门想象的艺术,它通过节奏和旋律,或叙事,或抒情,让作者情思飞扬,学生的习作也同样离不开想象.在教学中,教师抓住习作和音乐均离不开想象的内在联系,把音乐引进习作课,设行话题,巧设情境,把两者联系起来,通来欣赏不同风格、内容的乐曲和歌曲,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想象作者所表达的意境,让学生"与音乐对话",在音乐亏损欣赏、体会、想象、习作,把一般学生都觉得是"苦差事"的习作,变成一种自觉要求表达的快乐行为,让学生习作轻舞飞扬.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标通过观看视频,发现、欣赏"最美"人物的美好品质,学做"最美"的人。二、活动准备选择三段视频,制作PPT。三、活动过程活动一:发现美1.播放《第一课》音乐,由开学第一课的主题——美在你身边,引出孩子们对"美"的  相似文献   

16.
谷群 《中国教师》2014,(Z1):222
<正>音乐课是什么?音乐课是唱,音乐课是听,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喜欢唱歌课而不喜欢欣赏课。音乐课程标准中对音乐课程中的感受与欣赏作出了具体要求,文中指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聆  相似文献   

17.
正"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音乐由抽象感受到形象感染的一座桥梁。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重新塑造音乐中的"形象",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审美的目的。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  相似文献   

18.
石琼慧 《甘肃教育》2014,(21):107-107
正"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音乐由抽象感受到形象感受的一座桥梁。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重新塑造音乐中的"形象",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审美的目的。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接受言语能力差,感受音乐能力不强,给音乐课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必须在逐步扩大学生音乐视野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歌曲中词与曲  相似文献   

19.
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而我们知道,音乐是由各种音乐要素的丰富变化构成的,要想有效地指导欣赏,就必须从中选择一个"焦点",把注意力集中指向这个"焦点"进行聆听,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揭示音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是"使学生学习内容生动有趣、形式丰富多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为学生更好地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基础".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充分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新理念.因此,笔者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尝试开设了"自我欣赏"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自我欣赏"课比较适合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欣赏"课是学生通过表演、欣赏和评价自己演唱、演奏的乐曲或表演的音乐剧、朗诵、舞蹈等内容,来表现自我、欣赏自我、锻炼自我.其广阔的创作和展示空间能发挥学生多方面才能.对活跃课余生活、培养能力和良好品质,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