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艺术感觉是一种神奇、美丽、独特的心理现象。它是艺术家想象的起步,独创性的标志,是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灵品质。艺术感觉的生成,是艺术家的感觉因素和情感因素以及表象因素共同参与、相互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对创作技巧的追求是新感觉派作家的一个重要特征。新感觉正是他们孜孜以求的内在生命的外在表达形式,这表现为独特而反常规的感觉在他们创作中的频繁出现。本文着重探讨该派作家对声、色、光的独特感觉,意象的捕捉及心理活动与意识流在创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主要从元理论角度把生成语法作为一个抽象的形式系统加以考察,重点在于以下三方面:"一个怎样设定的形式系统"、"这样设定的性质是什么"和"有什么方法论问题".本文简要回顾了第三次数学危机,并观察了其对生成语法形式方法论的影响.笔者认为语言学家不必抱有对生成语法在研究人类语言官能,探索句法作为语言计算过程的机制上,存在数学与逻辑系统中那些困难的疑虑.  相似文献   

4.
悖论就处在人类已知和未知的交界处,跨越了悖论,人类的认识领域就会拓宽;在人类漫漫的认识之路上,悖论将永远激励着理性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5.
利用函数S-粗集(function singular rough sets),给出规律知识,f-生成规律知识,规律的f-生成与规律的f-生成发现的概念,提出规律不可分辨定理,规律发现定理和规律的f-发现原理.函数S-粗集是发现系统中未知规律的一个新的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初中英语教学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笔者多年从事英语教学的经验,分析了利用自主生成模式组织英语课堂的策略,以期为英语教学组织形式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教育学的学科逻辑是建立在一系列的概念或范畴假设基础上的.原创也只能是在对原有理论充分解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首先应重视发现.人对价值追求的多元性以及文化的异质性决定了教育研究的实践品性.教育的实践性决定了教育研究始终是变动不居的过程性存在,原创始终具有相对性的意义.教育学原创突出的不是传统本质主义的“流“,而是“变“的生成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色彩作为绘画的一种表现语言,它对表达作者的情感有着最有效、最直接的效果,那么在绘画或创作中研究颜色的不同的特性,恰当运用不同颜色或色彩组合会带给人们心理上不同的心理效应,对提高绘画色彩的感染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不只是引导学生通过背诵、记忆掌握字词句等基础知识,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终通过实践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在动态体验中学到活的知识,走出死记硬背的窠臼。立足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认知进行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0.
预设是根据学生、教师、教材、教学条件等,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一种设计。预设是为目标服务的,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的核心是发展.即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使他们生成更多的对自己终身有益的知识、方法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教学生成与生成教学是两个不同环节和层面的问题,有着两种不同的价值诉求和评价视域。笔者在区分教学生成与生成教学两种不同境界的基础上,指明了它们各自的实现路径,分别阐明了教学生成的引发条件和生成教学的机智性策略。  相似文献   

12.
发现学习与发现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楚廷 《中国教育学刊》2000,(6):42-44,I003
创造有两种基本形式:发现与发明。这里,我们重点讨论一下发现的有关问题和发现教学。 一发现与发明   发现,通常是指存在于客观世界的事物,原来未曾知晓,后来被知晓了,被看到了,被认识了。这里所说的事物,包括具体的,也包括抽象的,它可能是某种物质,也可能是物质变化的某种规律,统称为有某种原型。故又可以说,发现是客观原型的被揭示。   发明,则有所不同。基本的不同在于,所发明的东西是没有客观原型的,原本没有的,被研究和创制出来了。被发明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   发现与发明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  相似文献   

13.
14.
近读顾音海先生《甲骨文发现与研究》(上海书店,2002年)一书,感觉此书材料比较翔实,尤其是书中刊载了很多甲骨文片和有关甲骨文著作的照片,让人们能直观地感觉到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历史。尤其是《甲骨学上人与书的故事》一章,对于甲骨文的研究者和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5.
知识作为主体认识客观对象的结果表现出来的形式极为丰富、复杂,就人类已有知识的表现形式来看具有多种结构形式,不同的个体其生活空间、生活方式不同,需要的知识的结构形式也不同,这就是教育之所以要选择知识内容及其结构形式的原因。同时,既定知识内容或知识结构形式,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加工、处理,转化为教育形式的知识,才可能成为学生学习接受的内容,因此,教师还需要对既定知识进行教育形式的转换或生成。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背景下,生成性教学备受关注,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我们只有切实把握生成性教学的可信度、有效性、深广度、多角度、多维度,才能真正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与光彩。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歌唱感觉的重要性、歌唱发声方法的感觉训练、歌唱中音乐感觉的培养、歌唱感觉训练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地探讨。目的是帮助成年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感觉”,并通过这些感觉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的发声状态。  相似文献   

18.
感觉统合是将感觉从某个人身体与环境组织起来,并且使身体能够在环境中得到灵活有效运用的神经过程.如果大脑不能完成这个过程就称为感觉统合失调.国内对感觉统合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所得结果存在很大差异.本文简要介绍了感觉统合理论、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及干预措施,并对以后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生活之树常青,生命的激情在于永远的发现与创造。人类文明从大自然展开,人类的心灵从大自然得到滋养,但是在当下,几与自然隔离、困在生存竞争战车里的都市人,他们对于美,对于美的发现的感觉业已迟钝或者麻木,即便如罗丹所言,美无处不在。如何使人们重新找回那曾经鲜活的感觉,真正观照或发现宇宙人生不时焕发的灿烂之美及真理的光辉,这无疑是现代人们普遍的渴望与急切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现与发现学习 凡是揭开未知世界新的奥秘的成果,都属于科学发现之列,通常是指人类对自然界未知情景的揭示,它包括:从自然界中发现新现象、新事实,在研究中,提出新概念、新原理、建立新理论。就一个人而言,变未知为已知,例如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一种发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他认为,教学不应该是讲解式的,使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而应该是假设式的,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这就是发现学习,确切地说,发现学习主要不是为了发现,而是用发现的方法去学习。变‘占有真理”为“追求真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