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因此,历来文学的变革,往往不仅受到政治经济变革的影响,而且与政治经济变革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中国近代进步文学,无疑它们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变化的现实基础上产生的,它们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和民主革命的历史面貌,作了相当深入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诗歌,虽然在中国诗歌史上所占的时间不算太长(共总不过七八十年),然而它却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的一个阶段一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近代进步诗歌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一种反映,它具有许多新的特点,为近代新文化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先天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也就为近代进步诗歌带来了许  相似文献   

3.
(一)要反复钻研、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从作品的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对所教的每一篇作品,都要事先反复钻研,做到熟悉诗0、理解诗.这样,在分析讲解时,才能随时准确而熟练地引用原诗,把诗的感情表达得逼真、感人,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备课时,在了解和掌握作品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应该尽力把诗歌的跳跃性和诗歌的含蓄性理解清楚,这样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去深入分析和领会.  相似文献   

4.
三、中唐诗歌与白居易、韩愈在盛唐转向中唐之际,有两位以反映社会现实内容取胜的诗人,一位是元结(719-772),一位是顾况(725-814)。前者以《舂陵行》为代表,反映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悲惨遭遇。这首诗和他的《贼退示官吏作》曾受到杜甫的高度赞赏。后者因作讽刺权贵的诗《海鸥咏》被贬官,他还用俚俗口语写了一首反映福建一带掠卖奴隶陋习的诗《囝》。晚年受道家求仙思想的影响,隐居茅山。随着活跃于盛唐诗坛的杰出诗人的相继去世,中唐大历(766-799)前后的诗歌相对呈现出一定的中衰景象。这一时期比较优秀的诗人是李益、刘长卿、韦应物、张志和等…  相似文献   

5.
2.最早显示了文学革命实绩的主要作家五四文学革命以后,作家辈出,群星灿烂,各以其不同凡响的文学作品呈献于新文学的殿堂,由于得风气之先,新文学的发难者和其它一些留学生,在封建文人的一片鼓噪声中,纷纷致力于文学创作,成为最早显示文学革命实绩的主要立业者(此时也有一些非留学生作家,但人数和影响都较小)。最能显示新文学成果的是鲁迅及其小说。这就是“从1918年5月起,《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陆续的出现”。鲁迅自谓“拿笔的开始,是在应朋友的要求。不过,大约心里原也藏着一点不平,因此动起笔  相似文献   

6.
(四)坚持教学的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形象,引导学生充分感知,为掌握科学概念打好基础。学生学习知识,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学生的感性认识,有些是在生活经验中已经取得的;有些是在学习过程中已经积累的;有些则需要教师演示直观材料,经过观察实验而取得,等等。由于语言文字唤起学生表象的完整性和鲜明性,远远不如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官所产生的知觉那样鲜明具体,所以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恰当地演示直观材料,让学生获得感知,作为形成科学概念的基础。列宁明确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哲学笔记》1956年版第155页)毛泽东同志指出;“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的唯物论”,“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  相似文献   

7.
8.
陶行知与近代中国教会教育(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近代中国新型学人群体的杰出人物,青少年时代曾长期地接受着教会学校教育的熏陶,且一度“成为一个基督徒”。在探讨教会学校及教育产品究竟在近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应,以及教会教育的“中华归主”的目标实现的程序如何,无疑他是一位极富代表性和颇有说服力的典型人物。  相似文献   

9.
[2]意境创造与《易》理 意境是最具民族特色的美学基本范畴,其孕育、形成、发展、广泛运用的历史特别悠久,艺术生命力特别强韧。以意境创造为指归,是中国诗歌领域的普遍性的艺术追求。笔者曾对古代文论中的意境学说作过深入探究,1980年在武汉东湖宾馆举行的全国第二次古代文论学术讨论会上,笔者在专题发言中提出;“意境说是在漫长的文学创作与文论研究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孕育于魏晋南北朝,《文赋》为其理论渊源,《文心雕龙》与钟嵘《诗品》开了先河;形成于唐;广泛运用并发展于清;至今沿用不衰,文艺评论的实践中已经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这一论点在《大会简报》作了详尽的具名报导,又以大会共识写进了大会报导,公开发表。1983年,笔者又在广州珠岛宾馆举行的第三次全国古代文论学术讨论会上就此课题作大会发言;自1981年起,在一些影响较大的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有关的系列研究论文,有的论文已被列入文献题录。上述报告和论文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多次被引用。笔者对《周易》的研究正是从对意境学说研究所引发的。在追本溯源,前顾后瞻中发现,意境创造同《周易》的内在  相似文献   

10.
二、中国的第一代留学生教育 在洋务教育活动中,留学生教育也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机电工业是我国最早派遣学生出国留学的产业部门。当时,福州船政局与延聘的洋教习所订的合同的期限只剩一年,沈葆祯主张在合同期满后,选派学生出国留学,以期精益求精。“以中国已成之技术,求外国益精之学,较诸平地为山者又事半功倍矣”。1873年末,沈葆祯又正式奏请派员出洋留学。他认为洋匠期满离任后,中国生员“能就已成之绪而熟之,断不能拓未竞之绪而精之”,为了“日起而有功,循序而渐进”,“当选学生之天资颖异,学有根底者,分赴英、法两国,深究其造船、驶船之方,及推陈出新,练兵制胜之理,速则三年,迟则五年,必事半而功倍”。并说“中国仿造皆其初时旧式,良由师资不广,见闻不多,官厂艺徒虽已放手自制,止能循规蹈矩,不能继长增高。  相似文献   

11.
魏源从历史上兵制、赋役、刑罚、科举等制度的沿革中 ,认识到后世胜前世的历史进步现象 ,具有进化论历史观。从公羊三世说中 ,魏源引申出太古、中古、末世三世说 ,在映证历史是不断变化的同时 ,特别看重历史中“一治一乱”之循环、一“文”一“质”之反复 ,具有循环论历史观。在他看来 ,他所处的时代是末世 ,是“文”胜“质”衰的末世 ,故应采取对策 ,化繁就简 ,“去奢去甚去泰”,由“文”返“质”,达到天下大治的升平盛世。魏源之循环论显然是为改革时弊、挽救时局服务的 ,现实意义大于学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客家人的根在何处?换言之,客家先民是否来自中原?本文从人类文化学、考古学、民俗学的视角对此进行探索,认为,客家先民并不是中原移民。客家共同体在形成的过程中其主体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古西越族人。客家人的根就在现今闽粤赣边区。  相似文献   

13.
四、林纾的小说理论 林纾(1852——1924),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和严复齐名,同为近代翻译大师。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自幼家境清贫,好学不倦,博览群书,早年任侠仗气,以狂悖名。光绪举人。拥护维新变法,变法失败后其政治思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停滞在拥戴帝制的“望瀛楼”上,而其反帝爱国热忱终未衰退。林氏诗文并茂,尤以古文著称。他诗文词曲绘画皆精通,有散文《畏庐文集》共三集,尚有笔记、小说、剧本、论文集、古文集多种。  相似文献   

14.
15.
翻开近代中国的史卷,人们时常为民族的屈辱唏嘘长叹。而细心之人也会发现,尽管时刻面临瓜分豆剖的危险,中国毕竟基本维持了独立,并获得了不算太小的进步。屈辱和进步都是事实,但何以如此?笔者以为,文化观念的影响乃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保守陈旧的文化心理,导致了封建中国的由盛而衰,以至最后倍受欺  相似文献   

16.
本从中国由传统农耕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这个视角,界定“中国近代进步化”的历史内涵,突出社会史(尤其是政治进程)对思想化的影响和制约,认为民族主义取向和启蒙主义性质乃是中国近代进步化的两个基本特征,并且指出它们是在西潮冲击和传统资源转化的相互影响之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汉文阅读学的诗性哲理荀子曰 :“诗言是 ,其志也。”(《儒效》)《毛诗序》云 :“诗者 ,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儒家诗教一开始就把三百篇提到“经”的高度 ,确立了“诗以言志”的中华诗学传统。诗之为“经”,表明读诗应采取审美和实用的双重视角 ,除了“入情”之外 ,还要“明志”。对于读书诗的品鉴来说 ,一面要体味作者的诗性情结 ,一面要领悟阅读的诗性哲理。中国诗学史上对“韩以文为诗 ,杜以诗为文”多有指责 ,那是纯粹从文学审美的视角来贬斥这种“押韵散文”的。其实 ,“文章以外 ,诗思尤精。”(欧阳修《六一诗话》)好发…  相似文献   

18.
3.蛇皮与唐代骠国乐器。近代,作为中国三弦的特征之一是琴筒双面幪皮的质地;在日本琉球有称之为“蛇皮线”的。但是,在前所述及的元代、南宋时期的三弦是否亦具备这一特征呢?如果严格地说,目前还难下定论,因为在元代的两首诗词及其有关文字中,并无关于三弦形制、制作材料的记载;南宋墓石雕刻亦不能表明琴筒幪皮的质地;此外,尚无其它史料说明。然而,当我们对  相似文献   

19.
十一北宋、南宋宋代武官设置的特点是皇帝加强集权,削弱大将兵权,以文臣御武事。北宋(960~1126)皇帝直接掌握军队,在中央实行“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宋史·职官志》)的统御体制。枢密院为全国最高军事行政机关,协助皇帝掌军国机务。其长官为枢密使,有时称知枢密院事,简称知院,副职称枢密副使,或同知枢  相似文献   

20.
嗨,大家还记得那个生活在德国的中国男孩爱尔安吗?这回我们听一个有关他钓鱼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