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雁之 《江西教育》2000,(12):19-19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学校在教育活动中,除应将素质教育渗透于具体学科教学中外,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形成积极进取的学风、校风,也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美化物质环境,体现知识特点环境教育的作用是通过内隐的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所以,学校物质环境的建设、改造、布置、装饰应该力求标准化、规范化、知识化、讲究多样与协调的统一和点线面的结合。校舍的兴建应是格调高雅、色彩柔和、线条明快、外观形体新颖活泼、整体布局灵活多变,能产生“一种凝固的音乐”效果。校…  相似文献   

2.
学校适应是指学生在学校背景下愉快地参与学校活动并获得学业成功的状况,它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学校环境通过硬环境和软环境对中小学生学校适应的各指标(学业适应、关系适应和行为适应)产生重要影响。学校环境建设应在保障硬环境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改善软环境建设;创造利于学生发展的学校氛围;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环境;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从而让学生达到良好的学校适应。  相似文献   

3.
略论学校内部教育环境建构的主体性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内部教育环境是由物质——空间、组织——制度、文化——心理等类因素构成的复合结构系统。它实质上构成了校内主体活动的外在条件,对主体活动的状态和结果都有相当的影响。由于各构成因素具有自身的特性,其存在方式和相互关系又多种多样,因而,由不同因素按不同关系或方式构成的环境类型或形态,其对学校内部功能活动的影响是不同的,如表现为物质的或精神的、显性的或隐性的、积极的或消极的,等等。显然,学校内部环境不是自发生成的,更不是自然而然就符合学校教育的要求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由人们的相关  相似文献   

4.
学.校环境是指对学校教育和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相关因素。的总和,它包括学校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大部分。学校的物质环境是指对学校教育和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客观因素;学校的精神环境是指对学校教育和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主观因素。随着政府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新的校园环境给学校管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何芝宁 《中学文科》2007,(11):119-119
学校体育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体育必须根据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达成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创设一种根据学校自身实际的最优化的学校体育环境,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环境,尤其是学校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环境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渗透和熏陶的特点,正因为如此,要加强学校环境方面的建设,切实发挥好学校物质和精神环境的作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同时增强学校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7.
学校物质环境美学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物质环境是教育活动必须凭借而不能摆脱的一个重要因素,建设和塑造一个“美”的环境,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学校物质环境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内涵,表现出鲜明的审美特征。要依据一定的科学原则和设计理念对物质环境的美学因素进行合理安排和整体构建,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效应。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个时期,关于学校教育和青少年健康成长问题成为全社会都在议论的话题,热度空前。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环境、物质文化生活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使得青少年的教育面临一系列重大而紧迫的新课题。一、教育合力的理论思考1、中学生的环境结构分析中学生的活动空间有三个,即学校、社会和家庭。因此说学校、社会和家庭构成了中学生存在和成长的客观环境。学校是影响学生的重要环境。学生由小学毕业进入初中,直至高中毕业,要在中学里生活六个学年,进来时满脸稚气,毕业时已风华正茂,这是人生中蓬勃发展的第二个高…  相似文献   

9.
加强素质教育应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及作用加强素质教育应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的教学和其他活动中所反映的一种意识形态和表现形式。它内涵丰富 ,覆盖面广 ,从形式上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层次。校园的物质文化是有形可见的 ,主要指学校里的教学设施和生活资料。如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图书馆、运动场、校园的花草树木、道路、建筑风格等环境。这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设施 ,既是校园活动的场所和设备 ,又体现了学校独有的文化特征 ,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 ,影响着师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比…  相似文献   

10.
一、学校环境的育人作用 学校环境是指学校内部环境对学生政治思想和品德产生作用和影响的各种因素的集合,它包括学校“硬环境”与“软环境”两方面。硬环境,即学校的自然环境,或者叫物质环境;软环境,即群众心理环境,或者叫精神环境。学校环境是学校的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它直接影响着师生心理状态和学校秩序,良好的环境标志学校精神文  相似文献   

11.
李娥 《考试周刊》2010,(52):177-178
在学校教学和体育活动中,特别是学校体育活动,经常受到天气等环境的影响和限制,给学校教学秩序、学生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和安全隐患。本文从天气对体育场地的影响、对学生人身安全危害的影响、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对学生情绪的影响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不利天气对学校体育活动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校风是学校风气的简称。它是学校大多数人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稳定的行为倾向。校风是学校成员所处的精神环境,它通过校容、校貌这一物质环境有所展现,但主要体现在学校成员的精神面貌上,又集中表现为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和领导的作风。  相似文献   

13.
学校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生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一种独特的群体文化。"学校文化包涵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活动文化、环境文化等构成要素,其最高层次体现为学校精神,即校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包括学校的教育目标、校园环境、校园风气以及学校教育为特色的文化生活、教育设施、学生社团组织、学校传统习惯和制度规范、人财物管理等内容,包含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不同的结构层次,  相似文献   

15.
日本人民高度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素养与其长期以来在学校教育中所接受的环境教育密不可分。日本环境教育的有效实施,一方面是政府高度重视并在政策上支持,使环境教育被有效顺利地纳入到学校教育之中;另一方面则是学校在实践中注重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活动,从而使环境意识、环境道德等有效地得以内化,形成综合的环境素质。本文拟分析日本学校环境教育的具体实施与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为我国环境教育的推行和绿色学校的创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冯海红 《教育》2007,(7S):58-59
学校文化是学校环境、规章制度、文化氛围、行为方式、活动形式等要素的总和;特长文化是学校行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学校行为文化,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校活动,再现学校文化精神。我们庄桥中心小学从学校实际出发,组织好各种融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体育环境是完成学校各项体育工作的前提和保证。通过问卷调查及走访等方式,对秦巴山区中小学校体育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在自然环境、制度环境、物质环境、人力环境、意识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发挥区域优势、改善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加强师资建设、优化微观体育教育环境、培育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创设和谐环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校者,制造人才之所也。”因此,我们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环境优美,四季鲜花不断,教室窗明几净,走廊地面发光见影,学生自然就不会随地吐痰或乱扔纸屑,教学设备先进,管理规范,学生自然不会乱刻乱画。教室物品摆放整齐,学生物品也摆放得整齐有序。  相似文献   

19.
学校心理环境及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心理学环境是一种观念环境,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构建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成了人们关注的研究主题。如以学校区域空间要素为视角,优化学校心理环境应围绕课堂心理环境、班级心理环境、校园心理环境等三个方面开展工作,这样可以构建一个系统性和层次感较强的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前环境教育已经被列入我国基础教育内容,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培养对环境负责的观念和环境保护的行为习惯,意义十分重大。在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方面,教师是教育的主力军,教师本人的环境意识、环境知识以及环境教育能力是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关键,在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中,学生是主体,学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成为环境保护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