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在他的作品中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力量,也让人家了解他所尊崇的人道主义精神。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来自于时代,他也希望用人道主义精神去挽救那个时代畸形发展的社会,这些都很好地体现他的小说人物的一言一行中。  相似文献   

2.
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塑造人物的巨匠。他笔下的“扁平人物”栩栩如生,独具特色,众多形象已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他创造出来的“狄更斯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3.
解读狄更斯小说人物创造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宇容 《丽水学院学报》2005,27(1):57-60,69
全文从小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解读狄更斯人物创造的方式,探求他对神话和18世纪流浪汉小说的继承与发展,并对其人物是否属于"典型"范畴置疑。神话象征手法及其神话的时空观,以及18世纪流浪汉小说故事性与平民化的特征对狄更斯的人物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与他的创作偏好相结合,如市民世界的象征性和细节化的漫画手法等,形成了其特有的同时有着缺憾的扁形人物塑造方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福斯特关于狄更斯笔下的人物几乎都是扁平的观点,论证了狄更斯小说人物既有简单、静止的,也有复杂、发展的。由此形成狄更斯笔下人物的四大类型:静止中的简单人物、发展中的简单人物、静止中的复杂人物、发展中的复杂人物。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福斯特关于狄更斯笔下的人物几乎都是扁平的观点,论证了狄更斯小说人物既有简单、静止的,也有复杂、发展的。由此形成狄更斯笔下人物的四大类型:静止中的简单人物、发展中的简单人物、静止中的复杂人物、发展中的复杂人物。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狄更斯笔下性格静止、单纯的人物居多数的原因,是与其作品人物的基调化倾向相关连。他长于以艺术形象中的某个方面、部分或特征作为中心贯穿整个艺术形象,并使该艺术形象的各个方面都吻合这个中心。这种基调化倾向既是狄更斯小说人物的特点,又是狄更斯小说本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狄更斯笔下性格静止、单纯的人物居多数的原因,是与其作品人物的基调化倾向相关连。他长于以艺术形象中的某个方面、部分或特征作为中心贯穿整个艺术形象,并使该艺术形象的各个方面都吻合这个中心。这种基调化倾向既是狄更斯小说人物的特点,又是狄更斯小说本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堂吉诃德》对英国小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自它传入英国后,诸多英国文学家对它进行了模仿性创作,狄更斯笔下也出现了众多堂吉诃德型人物。狄更斯从文章的结构及人物的性格特点入手,将《堂吉诃德》融入了创作中同时又表现了自己对它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9.
苏琦 《文教资料》2014,(31):75-76
狄更斯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具体体现在哥特因素的运用上。纵观他的创作生涯,十几部作品都带有浓郁的哥特特色。狄更斯继承英美哥特文学传统,在后期七部长篇小说中展现了哥特世界的“怪诞”,从层层悬念设置、多种视角转换、象征、梦境等方面来呈现作品中的“怪诞”因素,狄更斯笔下的哥特怪诞世界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为读者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通过论述狄更斯小说中的儿童形象来向社会呼唤关爱儿童查尔斯·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思曾称赞他是"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一生创作极为丰富,涉及的文体广,中长篇小说、杂文和游记等。  相似文献   

11.
柔石,作为左联作家,同时也是浙东乡土作家群的一员,长时间来一直被放在他所属的两大群体中进行研究和讨论.事实上,他小说中所呈现的无力感及其时代意义足以使他区别于两大群体其他作家,成为独特的存在,而其创作中感同身受的同情态度和对于摇摆状态的动人书写也使得这种无力感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哥特式小说女主人公通常被塑造成为缺少幻想、缺少对自我体认的女性,遇到人生问题时,经常使用直觉和非理性处理问题,也经常以弱者姿态出现。而这里要论述的是马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小说创作实践中把女性刻画成为富于幻想、内心充满理性的强者,从而使她成功地颠覆并丰富了传统哥特式小说女主人公的形象,这也有助于对现代女性品质与价值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其诗歌和小说中多次就两性关系进行了探讨,尤其是她的小说,简直就是一部浓缩版的人类两性关系史。两性关系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动力,两性和谐是人类社会勇往直前的必然保障。两性间的不和谐将会给整个人类生存带来灾害。其小说中的两性关系存在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一条清晰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14.
人物动态肖像描写是叙事性文本建构中人物肖像描写方式之一,是借描摹运动中的人物的容貌、衣饰、神情、姿态、风度等外貌特征来塑造人物的内在特性,在人物肖像描写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物肖像描写实现“动态”的路径,一是人物动态肖像在文本情节发展过程中一步一步地显露出来,二是人物动态肖像在人物的运动中完成。  相似文献   

15.
日本女性形象在郁达夫早期小说中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其内在意蕴与郁达夫本人切身经历以及个人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考察郁达夫早期小说中的两类女性形象:天使和妖女,分析了她们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意蕴。同时,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社会和文学的双重视角,探讨了郁达夫小说中日本女性形象形成的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16.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真实观遭到了先锋派创作和新写实小说的严重挑战,真实性观念在两股新的文 学潮流那里被赋予崭新的含义。三种小说艺术真实观共生共荣,左右了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小说创作的想象空间和叙事走向。  相似文献   

17.
池莉是个女性意识非常鲜明的女性作家。综观她20年的小说创作,其女性意识是发展变化的,而这种变化同社会现实以及她个人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池莉女性意识的发展大略可分三个阶段,即依附男性求安稳阶段、反叛男性求权利阶段、尊重两性求和谐阶段。简而言之就是求稳、求变、求谐。本文依照这一思路,对池莉的女性意识发展变化的轨迹作了简要描述,并分析引起变化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8.
女性作家徐坤常常以学者理性的目光不断观察审视着处在父权制文化社会中的女性自身及其现实文化处境,书写现代女性的命运。但是,徐坤认为颠覆男女两性二元对立模式的目的并不是让女性站在男性的对立面,更不是用女性的特权压制男性。徐坤呼吁两性应建立和谐的关系,共筑彼此温暖的家园。同时,在对两性关系思考的基础上,徐坤对女性主义也做了进一步的思索。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classroom as an exilic space of subversion in which we can pursue anarchist notions of personal transformation, relationships and society. Classroom environm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Britain, particularly following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eaching Excellence Framework in September 2016, are premised upon relationships shaped by specific external standards: Employability, the instrumental pursuit of degrees, provider/consumer exchange, among others. Any notions of personal transformation are economic, and the broader goal is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gain for individual, company and country. In an act of subversion of these external standards, I propose theorising the classroom as an exilic space: a temporally and spatially bracketed space in which participa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are not beholden to these various external referents. Instead, I put forward the exilic classroom as an anarchic space in which the interactions of the participants are not pre‐defined but are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interactions themselves. In theorising the exilic classroom I draw on the work of Obika Gray, and push his notion of exilic space further by integrating the works of Michel de Certeau, Jamie Heckert and Gustav Landauer to help propose a classroom defined as a positive subversive everyday space that is not bound by its opposition to wider structures. The creation of such an exilic classroom assists the participants in stepping out of their expected roles as ‘provider’ and ‘consumer’, or ‘teacher’ and ‘student’, and allows the creation of a space of possibilities for our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