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图像的传播力——试论学术“文献”的图像化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献作为沟通历史学术化与人们之间的桥梁与媒介,成为一种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在“献”的传播符号体系中,图像符号具有特殊的传播力,尤其是在学术化知识的普及传播与大众教育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中华化的学术知识谱系中,字符号一直处于中心地位,而图像符号处于从属的地位。这种现象与中国的社会历史发展、学术化传统和科学技术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进入电子信息化的多元传播时代后,以图像为中心的图像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化符号传播系统提出挑战,我们应该加强图像语言手段在学术献中的运用,采取科学的传播策略,以求真正发挥图像的传播力,紧跟图像化传播时代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2.
第十三届湖南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专场报告会暨“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与舜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9月24日至26日在湖南永州宁远召开。共有来自高校及研究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主题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与舜文化”。议题大致体现在五个方面:舜孝叙事体系的建构与传播、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与舜文化、早期中华文明与舜文化、礼乐教化与舜文化、舜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借鉴信息论所提供的信息传递原理,并联系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从概率熵、信道容量、编码等三个方面来探索图书馆文献信息传播的最佳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的经典兵书《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在图书馆文献传播活动中也可应用。通过对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文献传播的过程和结构分析,确立了文献传播的主体、客体、受体与《孙子兵法》中的“己”、“兵”、“敌”的内在对应关系,并进一步通过对文献传播活动的障碍分析提出了图书馆运用《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克服传播障碍的必要性;又从操作层次提出了文献传播活动运用孙子的战略思想作指南而确定的传播主体、客体、受体策略,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一系列的传播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的语言总体表现为高屋建瓴、凝练概括,体现了大国领导人的担当与情怀。具体表现为:质朴简洁,平实家常,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富于感染力;善用讲故事的方式与受众同频共振,有利于凝聚共识。语言的传播力即是影响力,习近平话语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内容精准,认同度高的特点。习近平独特的话语风格,传递了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与担当,凝聚了党心、军心与民心;传播了中国声音,增进了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提升了中国在世界发展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进行学科研究的出发点,在学科理论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是从讨论文献信息传播理论和图书馆学各自的研究对象——文献信息传播与图书馆的角度出发,研究文献信息传播理论和图书馆学的关系的。  相似文献   

7.
认知向图像转向的意义与批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图像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甚至是自人类有教育现象以来.随着多媒体传播技术迅速发展,图像正逐渐显示出强大的认知功能,其特征是认知向"图像转向".本文探讨以图像作为认知工具的基本特征和图像于认知活动中的功能,并探讨图像认知行为的局限性.结论是随着传播媒体的进步,图像将日益显示出其认知功能的优势,值得我们作深入研究.但图像认知方式并不是唯一认知方式,也不一定是普遍认知方式,对某些学科和内容而言也还存在一定欠缺.  相似文献   

8.
在工业文明已达到一定高度的现代社会,古代文献的价值仍不可替代。无论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社会学角度,还是学术创新的角度来看,古代文献的价值都不容忽视,传统文化仍值得推崇与重视。  相似文献   

9.
南明文学作为明清之际民族思潮的主要载体和明末文学的苍凉暮鼓与清初文学的中坚,在三百多年来的民族精神传承和文学演进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明文学文献的传播在其中发挥了薪火接力的基础作用,其中首先有必要考察的,是南明暨遗民文学家生存于世的南明至清康熙中后期约六十年的当代自由传播。这可以从明治和清领、一般刻写和研究等不同方面和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报学术信息传播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编辑要注重学术信息传播过程的优化,使生产的学术信息最大程度地、无障碍地被读者利用,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学术权力的反思与建构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学术权力是大学对学术活动的管理与统治权力 ,主要有欧洲模式、英国模式、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高等教育管理权力区别于其他社会权力的特性在于它的学术性。我国高等学校内部对学术权力的认识存在着局限性 ,需加以关注 ;现实的学术管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需要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国高校学术资源的分配一直掌握在行政权力手中,为获取更多的学术资源,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冲突日趋严重。本文以组织制度为视角,主要从内、外两方面因素对冲突的根源进行分析,即中国高校与政府关系上的政府本位和中国高校内部学术与行政关系上的行政本位。基于组织制度对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冲突的影响,提出解决出路:中国高校制度改革的规约对象的转型;完善法律依据;加强法制意识。  相似文献   

13.
高校管理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一个组织内部同时存在两种强势权力时,其冲突在所难免。扩展学术权力,把本属于学术权力的学术领域归还专家学者,形成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各司其职的格局,是我国高等学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协调的根本。另一方面,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是相互交融在一起的,需要互相配合,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组织学术权力生成的逻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学术组织的大学,学术权力在其内部管理权力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考察大学组织的历史渊源、社会功能、大学基层学科组织的规训,还是审视大学组织内学科评价标准等学术活动,都可以发现无法离开学术权力。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大学自主是学术权力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关于彰显学术权力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是近年来人们在讨论大学管理时涉及较多的一个话题。由于我国大学的学术权力是在严密的行政权力体系下开始生长的,且如何在大学管理中发挥学术权力的作用、如何协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还正在摸索过程中,因此有必要就大学学术权力的内涵、作用内容与范围、学术权力的构成形式以及彰显学术权力的制度保障等问题作进一步深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者对高校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冲突研究的描述和评析。藉以了解和研究目前学术界对于高校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研究的主要观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在当今社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除了外部社会对大学教师的学术工作提出各种要求外,大学内部的行政权力也对教师的学术自由限制得越来越多。本研究主要通过美国大学的情况,分析大学行政权力影响教师学术自由的历史、表现以及原因,目的是要从保护学术自由的角度出发,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当今大学行政权力在学术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从而进一步改进大学管理及其制度,以利于大学中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单片机在大功率电子发射管时序供电控制中的应用,给出了软硬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9.
The role of power in an English-as-a-second-language classroom has yet to be fully explored by an action research practitioner, especially in a Malaysian higher education setting. This study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is gap by working within an academic literacies perspective to teaching academic writing, which propagates the understanding of power-relational, socio-cultural and epistemological conditions for effe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s the teacher in this classroom, I focus on how power-relational conditions play out. To activate the power conditions, I used a teaching principle in 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TESOL)-negotiated interaction to reduce power-based mismatches between participants in a teaching or learning relationship in my classroom, drawing upon Kumaravadivelu’s work on post-method pedagogy for TESOL; that is, not being bound by any specific method of teaching. In analysing the different types of power that were operational in my classroom, wider implications of power that operate beyond the classroom level and how they impact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decisions were found to be highly illuminating. The action research methodology used for this study enabled me to reflect critically on my detailed diary recordings and student letter and interview collections, which in turn impacted on my teaching decisions as each teaching cycle was completed. My reflections also help shape my evolving identity as a teacher-researcher throughout this ongoing Malaysian action research journey.  相似文献   

20.
Academic work in Sweden'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s changing character. Distinctly different career pathways are emerging, as facilities for developing research careers and capital have become both more restricted and more dependent on external funding. These developments are in focus in the present article. Based on ethnographic research and a series of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new academics and senior academic mentors in education faculties, th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several factors intercede in how careers are developed and experienced. The unacknowledged exploitation of female academic labour is perhaps amongst the more significant of the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