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大学生利用假期进行支教活动已渐成常态。假期支教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支教地的教育发展,大学生来到贫困地区,缓解了当地学校教师紧缺的问题,带来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拓宽了支教地学生的视野,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参与支教的大学生,假期支教提供了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机会,在“教”的过程中深度挖掘所学知识,提高了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团队合作和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开阔了视野,适应社会中待人处事的方式。但假期支教也存在教学时数短、教学内容系统性、连贯性、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支教地和大学生志愿者均存在经济负担增加的情况,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引发部分志愿者的安全、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经验不足还会导致教学“供需”不对称。结合对150名参与支教的大学生志愿者调研情况,阐述大学生假期支教活动存在的问题,探讨完善支教组织和管理机制,从而提高大学生假期支教活动质量,提出完善假期支教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大学生支教是一项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志愿活动,旨在改善落后地区教育教学落后的现状。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社会舆论等客观环境的变化,1~3个月的大学生短期支教行为明显增多,参与支教活动的心理动机也日趋复杂,对于支教活动的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此,笔者就当前大学生短期支教行为进行了深入调查,以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5份,回收率91.6%。结果发现,大学生短期支教对改善落后地区教育现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从长期来看,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总结分析改进,以真正实现短期支教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教师素质的巨大差异是当前中国城乡教育水平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顶岗支教"项目作为一种城乡教育互动发展形式,在缓解边疆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现状、提高城乡教师综合教育水平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利用黑龙江省黑河市顶岗支教大学生的实地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大学生对顶岗支教项目的参与意愿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参加支教相关培训的经历、...  相似文献   

4.
孙婧 《成人教育》2011,(6):83-84
现在,大学生支教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其中,短期支教因时间要求较为灵活,条件要求更为宽松,从而更适于在校学生参与,成为大学生支教活动经常选择的项目。但是,正是由于支教时间过短,导致了效果不佳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文章将大学生短期支教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原因及存在的弊端,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大学生支教长效机制的对策,旨在促进大学生支教朝着规范化、科学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因大学生自身主客观因素、高校重视程度、各地政府支持力度与社会关注度等条件的影响,大学生假期支教活动面临诸多问题,但大学生假期支教对缓解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假期支教对留守儿童感恩意识、自尊心、进取心和健康人格培养的重要作用,探索了大学生利用假期支教与留守儿童、高校、政府、社会实现互利共赢的可能性,以期建立大学生假期支教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参与意愿和满意度评价出发,结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4年度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的调查数据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基于"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挟"计划和"西部志愿者计划"等典型基层就业项目开展的调研,实证分析了大学生参与基层就业项目的意愿和影响因素,及已参加基层就业项目大学生对项目的满意度。研究发现:在参与意愿方面,家庭收入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的女性、本专科应届毕业生的参与意愿更强;在满意度评价方面,男性、研究生群体的满意度明显更低;大学生对于基层就业项目所提供的"发展性措施和机会"的满意度高于对"保障性措施和环境"的满意度。待遇较差、生活条件艰苦和个人发展受限制是阻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政府关注和投入不够、职业发展机会不足和对优惠政策的落实缺乏信心则是困扰已参与基层就业项目大学生的最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因其巨大的危害性越来越受到心理学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的目的是要探讨大学生的攻击行为与气质特征的相关程度,并在实证研究中探讨了大学生的攻击行为、气质特征在是否独生子女、家庭居住地、家庭类型中的差异。研究的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攻击行为与胆汁质、多血质气质特征存在正相关,与黏液质、抑郁质气质特征存在负相关,不同家庭居住地的大学生在攻击行为上表现出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优化不同群体大学生的学习经历是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之一。调查发现,研究型大学中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学业参与过程、入学初学业能力水平以及整体学习经历满意度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庭经济资本对高等教育过程及结果公平的影响。从作用机制来看,优势家庭主要通过经济资源"直接"排斥和文化资源"隐性"排斥,将家庭经济资本优势转化为子女在校的学业表现及学业成就优势,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学业分层。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支教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大学生公益实践活动。短期支教因时间要求较为灵活,条件要求更为宽松,从而更适于在校学生参与,成为大学生支教活动经常选择的项目。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月山支教项目已有四年的发展历程,本文立足已有经验,结合当地教育状况对贫困山区支教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家庭各个要素进行了挖掘。研究表明:家长的体育态度、体育意识是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父母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相关密切,兄弟姐妹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有一定影响;家庭经济情况是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关键因素;大学生家庭居住地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察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首先从个人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人口统计学变量4个方面构建大学生自主学习意愿的分析框架;接着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福建江夏学院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描述统计、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回收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处于中上水平,但对不同学习内容的学习意愿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利用率不是很高;大部分学生对于具体的学习目标依然不够清晰与明确;同时,各类影响因素中的"每月学习费用支出"、"所学专业"、"行为态度"、"行为目标"、"一周自习时间长短"、"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社会兼职的参与程度"等变量对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城市居民的政治参与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前居民的政治参与程度较低,但是意见表达政治参与的程度强于利益表达政治参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于居民的意见表达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政治参与均具有较大影响;工作满意度、家庭满意度以及个人满意度均对意见表达政治参与具有正向影响,家庭满意度对于利益表达政治参与具有正向影响,而工作满意度和个人满意度却对其不具有显著影响。在当前提高居民的政治参与的程度,需要提高居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以及加强城市建设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郑茂雄 《高教探索》2012,(2):131-136
中国社会是人情社会,关系、人情、面子、财富和权力等级等先赋性因素占据社会的重要地位。社会资本"强关系"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的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大学生就业机会上,而应该深入分析对大学生的就业质量的影响,尤其是对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本文拟以家庭为基点,综合地位结构观与网络结构观两种理论视角,把就业满意度作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指标,探讨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同时,对家庭社会资本容易造成的关系就业、内部招聘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以四川省某普通高校950个样本为例,对大学生课余生活满意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满意度处于基本满意状态;课余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性别、年级、专业和学习成绩等个人基本属性,以及父母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家庭基本属性都影响着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400名大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行为的认知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活动参与行为的认知特征由情绪控制、行为选择控制和目标价值选择组成,构建了大学生体育活动参与行为的认知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检验.进一步探讨大学生体育活动参与行为的认知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该认知模型能预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LSS(修订本)量表和训练满意度量表,对参加2011年"第十四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湖北省预赛"的湖北省高校的不同特征的运动员进行调查。对不同特征篮球运动员期望与实际感受的教练领导行为的差异性等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大多是"训练与指导"和"奖励"行为,最不常表现的教练领导行为是两者均是"专制行为";在高校篮球运动员实际感受的教练领导行为中,以"社会支持行为"与"奖励行为"两个维度能有效预测满意度且具有正向预测力;却无法有效预测训练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课余体育是大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关键保障.本研究从大学生对课余体育的主观认识和参与程度,以及影响学生体质的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维度出发,探讨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8.
陈阳 《华章》2011,(36)
对南京市3所高校的抽样调查数据,描述和分析了在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基本情况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60%以上的大学生入校以来参与过志愿活动,参与的活动类型主要是环境保护、社区服务、为社会福利机构服务和支教活动等,主要服务对象是老年人、儿童、环境和资源以及城市社区居民等.参与志愿活动对大学生自身发展具有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编问卷对北京地区听障大学生心理健康、自尊水平、网络观念与网络行为、政治态度与政治行为、道德诚信观念与价值观、人际交往与社会融入状况、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水平等思想行为特征的8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对听障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积极特征和消极特征进行了探讨,就促进听障大学生思想行为健康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仲玲 《生活教育》2012,(17):5-7
暑假期间,许多大学生选择利用假期进行支教。然而,这样的短期支教究竟效果如何?带着这个疑惑,笔者近日对在宁高校的几支支教小组的支教活动进行调研发现,一方面是支教大学生的积极热情和受教学生对支教的热烈欢迎,另一方面却是受教学校与教育主管部门对假期支教的顾虑与担忧,真可谓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