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2.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多种比较策略。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建立线段的表象,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图形里的线段条数并会画线段。2.培养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小朋友们看,这位小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七册第92~93页,练习二十五1、2、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0~101页的例1、例2和"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用尽量多的生活情境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在平面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今天我们上一节"确定位置"的练习课。(板书课题)师:先请大家回忆一下,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建立线段的表象,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图形里的线段条数并会画线段。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122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弄清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来龙去脉,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系统,进一步体会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能根据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1页~74页。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京版)第六册第49页。课前思考这是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索规律:周长一定时,长和宽越接近,长方形的面积越大;围成的正方形面积比长方形面积大。学习探索规律重在探索,抽象出规律后重在应用。学生需要在操作中、举例中逐步感悟和体会。在探索的过程中,有猜想,有验证,有筛选排除,有比较分类,还有列表尝试等活动,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数学思考的经验,提高学生举一反三应用规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1~6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2.使学生通过围、量、拼、算等操作活动,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  相似文献   

11.
陈丽杰 《辽宁教育》2006,(7):105-106,1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认识乘号,学会乘法算式的读写法。 3.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合作、交流等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刁悟 《辽宁教育》2005,(1):112-113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八册——常用的计量单位中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进行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比较灵活地运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知识进行相关变式练习的解答。2.能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相应的数学方法进行探究、实践,发现并解决问题。3.通过举例、观察、发现等数学活动,把抽象问题具体化,进而解决问题,促进思维的发展。4.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方法的妙处,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学过程:一、基础部分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1页~74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活动理解面积的意义。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为第九册第70页-72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3.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平移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化归的方法探索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74~77页。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68~69页例1、例2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5题。教学目标: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2.弄清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3.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比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理解比的意义、读法和写法及求比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8至79页。  相似文献   

19.
薛克松 《海南教育》2014,(10):50-5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面积"第一课时内容,教材第39-4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和动手操作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利用已有的知识,依据实际情况从给定的优惠方案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