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药》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和《孔乙己》之后的又一杰作,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强烈的社会批判力。对其中的人物康大叔,历来的意见以为:康大叔就是小说第一部分写到的黑衣人,即杀害夏瑜的刽子手。且看高中第三册语文教学参考书中对康大叔的分析: 康大叔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和镇压群众的工具,凶暴、残忍、贪婪、无耻。他以杀人为职业,以卖人血馒  相似文献   

2.
上高二的那一年,我们学到了鲁迅的《药》这一课。课堂上读课文的时候,老师认为同学们列康大叔这个人物的把握不够准。他说像康大叔一样凶残暴戾的刽子手,说话时一定是粗声大气的。老师希望我们当中能有一个站起来模仿一下康大叔的口气,把文章再读一遍。但是,尽管老师鼓励了半天,大家谁也不好意思站起来。大约过了好  相似文献   

3.
鲁迅《药》中“黑的人”是不是康大叔呢?这个问题,近几年来颇有争议。笔者认为,从以下十个方面看,“黑的人”就是“康大叔”:(1)从衣服  相似文献   

4.
秦刚余怀疑《药》中“浑身黑色的人”的身份(见《语文世界》2001年12期),认为那个“浑身黑色的人”为康大叔同行帮凶,与康大叔相勾结,更能显示反动势力的强大和暴虐,更加深化了主题,并列举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是非常成功的,尤其在细节方面更是匠心独运,令人叹服。其中华老栓与康大叔之间的对话将两个人的形象展现得非常鲜明。华老栓勤劳善良、愚昧落后,康大叔卑鄙诡诈、骄横贪婪。本文单从华老栓的称呼着手,分析小说在刻画上的独特手法。  相似文献   

6.
教读完鲁迅小说名篇《药》之后,很多同学对中“黑的人”是否就是康大叔存有疑问,正巧秦刚余同志也认为《药》中那个“浑身黑色的人”为康大叔同行帮凶,并列举了一系列的疑点(见《语世界》2001.12)。笔认为这些疑点尚有可疑之处。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是非常成功的,尤其在细节方面更是匠心独运,令人叹服。其中华老栓与康大叔之间的对话将两个人的形象展现得非常鲜明。华老栓勤劳善良、愚昧落后,康大叔卑鄙诡诈、骄横贪婪。本文单从华老栓的称呼着手,分析小说在刻画上的独特手法。  相似文献   

8.
20年前,当笔者还是中学生的时候.也曾学过鲁迅的经典小说《药》,当时脑海中对“眼光正像两把刀”的刽子手康大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年后的今天,自己已然由学生变成了老师,但惊愕地发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上依然是这么写的——“主人公华老栓……对革命者这样冷漠无情,对刽子手康大叔反倒必恭必敬”:“康大叔的肖像描写最为精彩,  相似文献   

9.
<药>是高中语文的传统篇目,对小说中康大叔这一人物形象,传统的观点多认为在刑场上卖人血馒头的"黑衣人"就是后来进茶馆的康大叔.但是,近几年来不断有人对本文进行新的解读,认为"黑衣人"与康大叔实为不同的两个人,例如今年第9期<中学语文教学>刊登的<行刑者是康大叔吗?>一文.初读这些文章,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论据似乎也很确凿.可是仔细琢磨一下,又觉得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相似文献   

10.
《药》被称为鲁迅"最复杂的象征主义小说"[1],其构思巧妙,主题深广、讽刺深刻,描写精彩,其描写的人物具有极强的概括性,小说简直可以说囊括了当时中国底层社会的各类人物,这些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其中康大叔这一典型形象就很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探究康大叔形象的意义,首先必须弄清康大叔的身份与地  相似文献   

11.
20年前,当笔者还是中学生的时候,也曾学过鲁迅的经典小说《药》,当时脑海中对“眼光正像两把刀”的刽子手康大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年后的今天,自己已然由学生变成了老师,但惊愕地发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上依然是这么写的——“主人公华老栓……对革命者这样冷漠无情,对刽子手康大叔反倒必恭必敬”:“康大叔的肖像描写最为精彩。‘浑身黑色的人’,‘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满脸横肉’,‘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只这几笔,就勾勒出一个凶残、蛮横的刽子手形象。”北…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研究证明,具体的形象对人的感知具有神奇的作用:越是鲜明、具体、活泼、新颖的形象,就越能缩短感知的时间,引起联想、想像,激发人们认知的兴趣,从而提高效率。表演集声色、动作、表情于一体,具有立体感,形象最具体。因而,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角色表演创设情境,寓教于乐,既省时省力又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或充当“导演”指导学生表演,或亲扮角色为学生表演。比如,教鲁迅的《药》,为了使学生更真切地认识刽子手康大叔的凶狠、贪婪,我选取华老栓从康大叔手里买药那一段情节…  相似文献   

13.
夏瑜是《药》的关键人物,也是幕后人物,其形象的塑造,凭借的仅仅是康大叔的转述:夏瑜在狱中策反,说了一句“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遭到牢头痛打后,他说牢头“可怜”。情节虽然简单,但对它的解读,很多人却陷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14.
我很喜欢鲁迅的《药》,也教过好多次。每教一次,教法总要作一些变化、更新。这倒不是为了猎奇,花样翻新,而是试图探求:象《药》这样名篇,该怎样教才更为合适、有效?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教学效果的好坏自然同教学得法与否有直接相关。我曾用过这么一些教法: 一是分析法。有时以分析人物为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华老栓、康大叔、夏瑜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社会意义,以人物的分析来统领、带动描写方法和语言的运用。有时以分析描写人物的方法为主,着重分析描写华老栓、康大叔、  相似文献   

15.
教学小说或戏剧 ,免不了要涉及到分析人物形象的问题。目前分析的方法大致有 :一是教师讲 ,学生听 ;二是让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归纳 ;三是分解成若干问题 ,用提问法让学生回答 ,再来个综合。无论采用哪种方法 ,都不能浮光掠影 ,流于表面泛泛而谈。为此 ,笔者认为分析时应做到“三忌”“三要”。一忌罗列现象 ,要挖掘本质现象虽是本质的表现 ,但它毕竟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 ,所以 ,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 ,不能仅叙述现象而不揭示本质 ,这样的分析就会不深不透。教学鲁迅《药》一文时 ,某一学生分析康大叔形象时说 :“康大叔是郐子手 ,卖…  相似文献   

16.
设喻精当鞭辟入里——试析《药》中比喻修辞的妙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先生在小说《药》中,先后用了十七次比喻,这些比喻贴切、新鲜、丰厚,韵味悠然,充分显示了这位艺术大师的独到匠心。总括文中的比喻修辞,我们不难看出它有如下妙用。一、刻画肖像反映性格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康大叔,是一个穷凶极恶、贪得无厌的刽子手形象,是反动统治的  相似文献   

17.
于无形处出有形———谈文体模式的教学佳木斯市第一中学刘晓宁我华老栓:买“药”,吃“药”夏瑜:成“药”,被吃康大叔:杀人,骗人,卖“药”药(主题)校每年都对高一的新生进行一次学情调查,其中“你最吃力的学科”一栏填写语文的竟达60%~75%。学生普遍反映...  相似文献   

18.
“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这是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刽子手康大叔的一段话,话中连用了两次“运气”这个词语。通常情况下,“运气”这个词的词性为名词或形容词。作为名词,它的语法特点能用数量词修  相似文献   

19.
“品”词     
学习《药》一文时,分析“康大叔”这一人物,我从“品”词入手。康大叔卖“人血馒头”给华老栓这一段,学生“品”得有滋有味。学生首先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值得“品”的词语,然后拿与它近义的词语进行比较,“品”出文中词语的准确与形象性。学生:康大叔的“抢”与“抓”,一个急,一个缓;“扯”与“撕”,一个武,一个文;“裹”与“托”,一个粗,一个雅;“塞”与“递”,一个横,一个柔;“抓”与“接”,一个贪婪,一个平淡;“捏一捏”与“掂一掂”,一个内行,一个外行。这一“品”,“品”出了兴趣,“品”活了思维,康大叔的凶狠、蛮横、贪婪的性格特点便…  相似文献   

20.
龙庆荣 《广西教育》2005,(1B):51-52
鲁迅的小说《药》早为大家所熟知,评论家对其中的主要人物如华老栓、康大叔、夏瑜等的分析也很深入、透彻了。然而,小说中的一些无名人物却鲜有人论及,似乎他们是无关紧要的。其实,作者对这一些人虽着墨不多,却也用意良苦,寄寓颇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