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1 9年 2月 ,胡适发表《中国哲学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其导言说 :“我们今日的学术思想 ,有两个大源头 :一方面是汉学家传给我们的古书 ;一方面是西洋的新旧学说。这两大潮流汇合以后 ,中国若不能产生一种中国的新哲学 ,那就真是辜负了这个好机会了。”此书便是抓住这个好机会而得到的成果。面对这本用现代的观点和方法重新整理、分析古代思想遗产的书 ,学术界反应强烈 ,该书一版再版 ,到 1 992年已出第八版。这本书是中国哲学史的开山之作 ,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一、理解“中国哲学”在中国古典文献中有“哲”字 ,也…  相似文献   

2.
2001年12月5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研讨会”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举行。这次研讨会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成都日报社评论部、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联合举办。来自理论、教育、文化、新闻界的专家学者共约80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围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3.
由香港中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与化研究中心举办的“注释、诠释与建构——朱子与四书”国际学术会议于2006年5月16—19日在香港召开。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40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学就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等有关本,集中讨论了有关朱熹注经中的方法论和诠释学问题。现将讨论的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华裔作家谭恩美《喜福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书中传递的中国传统文化,如风水、五行等,这些中国元素也是西方读者关注的"充满神话性的原始色彩元素"。那么,书中描述的中国文化究竟是不是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呢?本文将通过文本分析,结合中国经典古籍,探求这些传统文化的最初本源,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在《喜福会》中的变异,然后从历史主义研究、接受理论、文化研究等多个视角出发,寻找出文化变异的根由。  相似文献   

5.
王允亮 《寻根》2006,(3):34-38
徐复观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成就卓著的学者,其著作《两汉思想史》、《中国人性论史》、《中国艺术精神》等都是在中国学术界享誉已久的著作.徐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种由衷的热爱,他自己也有一种勇猛无畏的性格和作风,这种性格和作风既是徐先生为人处世上的特点,也体现出一种特殊的文化魅力,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上彰显出来的一道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6.
<正> 无论是从创作数量还是作品影响上来讲,贾平凹都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作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知识分子,他的文学创作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与现  相似文献   

7.
8.
由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编纂的<巴蜀文化研究丛书>现在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套分别由历史学、考古学和民族学专家编撰的丛书,向各界读者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巴蜀文化的丰富内容和精深内涵.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苦于无新哲学很久了!我的老师张岂之先生尝言,自己本来是学哲学的,想搞哲学研究,但后来终究没有走上这条道路。我尊敬的余敦康先生尝叹:我们研究了一辈子哲学史,就是没有自己的哲学。前辈学人有哲学意识而无哲学,其中包含多少历史的无奈。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社会转型,价值多元……体现出旺盛的理论生命力。我们曾经拥抱外来思想,迷恋现代新儒家,掀起各种"热"。但我们还是只能讲哲学史而无哲学、讲思想史而无  相似文献   

10.
回顾近百年的中国哲学研究史,就其研究的内容来看是中国本土的,而研究方法则深受西方的影响。虽然胡适、冯友兰以西学方法打破传统的学案式著作,写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著作,但同时也带来了究竟是“哲学在中国”还是“中国底哲学”的两难问题。近百年来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以致引发了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所以,中国哲学的研究一直在寻找新的方法,然仍未摆脱西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岂之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书,1994年1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此后共印刷11次。2005年此书准备再版,并增加了插图,于2006年1月出版。现本刊发表该书的《序》、《再版序》和《后记》,由此可以看到该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请本刊读者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势大于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修己 《东方文化》2002,(5):106-110
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现代学研究界发出“重写学史”的呼声,十余年来“重写”之声从未间断,今年又有“学史重构”的学术研讨会?这说明人们对已成的《中国现代学史》或《20世纪中国学史》,尚感未能满意,仍企盼着更为新鲜、更具突破性的新;所以,“重写”、“重构”之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3.
<正>《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梦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仅第五回便融合了四种不同的梦型:亡灵警梦、神仙助梦、预兆之梦和适志警梦。值得注意的是,《红楼梦》在继承传统梦文化的同时,还加以改造和创新。以这四种梦型为参照系,我们可以从新的角度探究《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一、亡灵警梦亡灵警梦是指亡灵通过向梦者预警并指出脱困之法,从而使梦者转危为安之梦。这种梦型早在先秦典籍《左传》中就有记载:晋楚鞌之战前夕,晋将韩厥梦其亡父谓其"且辟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追求真善美为目标的伦理型文化,而善是其最重要的特质和核心价值。《大学》所言“止于至善”,说明善乃儒家最高的道德理想,求善的核心价值的形成与儒学的长期浸润密切相关。当然,我们讨论中国文化中善的思想,也决不能够忽略道家。  相似文献   

15.
徐梓 《寻根》2007,(2):12-15
很多权威的辞书,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和《辞海》,都把蒙学说成是学校,这实在是狭了一些。其实,蒙学是一个特定层次的教育,是特指我国古代对儿童所进行的启蒙教育,相当于现在的小学,其中包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论"三百千"形式中的隐性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云开 《寻根》2007,(2):20-22
“三百千”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三部蒙书的合称,这三部蒙书被视为中国传统教育最具代表性的基础教材。隋唐时期,《千字文》已成为蒙学教材,到了北宋初期,《百家姓》出现,也很快成为重要的蒙童读本。  相似文献   

17.
鸠鸟及其文化蕴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鸠是十分重要的鸟。鸠鸟的种类很多,《左传》中记载有祝鸠、睢鸠、鹅鸠、鸠、鹘鸠、牖鸠这“五鸠”,是“鸠民者也”。其中的牖鸠,杜预注:“牖鸠平均,故为司空。”《诗经·曹风·牖鸠》:“牖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毛传》云:“牖鸠之养其子。  相似文献   

18.
《颜氏家训》一书产生伊始就在民间传抄。唐中期以后雕版印刷术发明并普及。《颜氏家训》也流传日广。佛教徒、士大夫、封建官府、颜氏后裔曾多次刊刻。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至建国以后研究性论文时有发表,80年代后《颜氏家训》迎来了学术研究上的黄金时代,研究范围日益扩展,深度不断增加,内容涉及《颜氏家训》史学、语言文学、哲学、伦理学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印度之行》是英国作家福斯特的代表作,也是西方现代文学中的经典著作之一。小说是作者根据两次访问印度的经历写成的,展现了多棱镜似的印度形象,抨击了英国殖民者“那颗发育不良的心”。福斯特的作品浸透着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因此,福斯特塑造的印度形象具有独特的复杂性。本文试以小说中的人物、风景为代表,从形象的角度解读福斯特笔下的印度形象,并分析其成因。  相似文献   

20.
廖奔 《寻根》2000,(4):102-1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