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全民阅读"明年还要入报告。"全民阅读"已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对此,李克强表示,"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一种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李克强说,全民阅读量逐年增加,是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两次把‘全民阅读’这几个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  相似文献   

2.
<正>李克强总理在两会后的答中外记者问中,提到了自己网购书籍,又表示"两次把‘全民阅读’这几个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他说:"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是开展“全民阅读”最活跃的场所之一。开展“全民阅读”,努力提高国民的素质,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应对21世纪科技竞争的必要保障。从了解我国“全民阅读”逐年上升的趋势,以及在开展阅读实践中出现的弊端,认识到图书馆自身的优势、本身的责任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决定了其开展“全民阅读”的必要性,从而可以采取提高服务质量、开展阅读活动、关注弱势群体、争取社会支持等措施来提高全民阅读率,更好地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全民阅读现状进行分析,思考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推动全民阅读。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引领全民阅读,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全民阅读应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正>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有关书的问题时说,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而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两次愿意把"全民阅读"这几个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明年还会继续。(3月15日人民网)政府工作报告两次写入"全民阅读",并且明  相似文献   

6.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李克强表示,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就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两次愿意把‘全民阅读’这几个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明年还会继续。"中国早已成为世界出版大国,仅2012年,中国出版图书总量超过40万种,79.25亿册。然而,出版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7.
朱墨 《成才之路》2009,(18):I0001-I0001
对我来说,阅读最大的收获,并不在于获取了多少知识,也不在于博得了多少倾慕。阅读的快乐并不取决于这些功利的效用,阅读本身就是生命中最恬静最安逸的享受。 一杯酽茶,一把舒适的靠背椅,一本心仪已久的书,可以让我不去理会窗外的阳光明媚或是风雨交加,可以让我暂时忘却难以释怀的得失悲喜,全身心地浸润在一种只属于我自己的最私密的幸福感里。  相似文献   

8.
要让孩子喜欢课外阅读,除了在课堂上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外,还要让孩子有一种“我想读”、“我要读”的心理需要。所以,我觉得要特别关注阅读需要。从一定程度上说,关注阅读需要也就是把握好阅读的时机。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学生相对而言容易进入境界的几个时机,姑且称之为“当时  相似文献   

9.
“和大人一起读”是自2017年教材改革后,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中新增的教学内容。“和大人一起读”提供的是阅读策略,从字义来看“,大人”泛指成人,在阅读中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父母。本板块是首次将课外阅读融入课内阅读。对第一学段的学生而言,刚入小学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正在培养中,“和大人一起读”既营造了一种阅读环境,也是一种阅读方法。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兴趣,形成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0.
上饶市第一小学一直致力于“供给侧改革”,以学生健康成长的“内需”为中心,以阅读习惯培养为抓手,以“家庭阅读”和“学校阅读”为桥梁,引领学生阅读向立体式阅读模式发展,极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学生阅读也成为撬动全民阅读的杠杆,家长的理念和教育水平也在逐年递升。阅读已然成为学子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成长和幸福。  相似文献   

11.
品读     
<正>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一种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会见中外记者时,谈及"全民阅读"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他还指出,全民的阅读量逐年增加,也是中国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教师》2016,(2):27-27
重视阅读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国际视野下教育成功的经验。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倡导“全民阅读”,李克强总理多次在政府报告中强调“全民阅读”,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举措之一的“推进全科阅读”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作为人类的一种理解活动,其阅读方式和阅读结果因人而异。正如同一部《红楼梦》,鲁迅曾说:道家看到了“梦”,儒家看到了“淫”,才子佳人看到了“情”,革命家看到了“排满”。由此可见,个性化阅读应该是读者阅读时的个人自觉行为,“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可以称得上是个性化阅读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14.
《文学教育(上)》2009,(10):158-159
近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在武汉举行题为“爱上图画书”的讲座,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早期间读需要文学读物,且不是功利性阅读。他说:阅读可不是为了孩子的所谓“成长”。“你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让他长大、老去直到死掉?”他认为阀读是一种本能需要,和喝水、吃饭没区别。而“成长”一旦成为功利目的,会抹杀孩子童年间读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披文入情”就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同样可以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例如教《称象》。在阅读课文第三段时我问,官员们想出了几种称象的办法?同学们都说想出了三种办法。显然是错了。我就追问,想出了哪三种办法?学生重新仔细阅读课文才知道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造一杆大秤;一种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那么,为什么起先都说是想出三种办法呢?是因为他们看到课文里,“有的说……有的说……也有的说”,以前对这种句式的理解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阅读时只停留在形式上而没有深入到具体内容中去,产生了错觉,仔细阅读,弄清了前两个“有的说”讲的同一个办法;“也有的说”才是想出的另一个办法。我继续问:这三  相似文献   

16.
谢蔚君 《广东教育》2009,(12):64-65
英国散文家理查&#183;斯蒂尔爵士说过:“阅读之于心灵,犹如运动之于身体一样重要。”阅读可以获得信息,让人充实;阅读可以明白道理,让人深刻;阅读可以开阔视野,让人宽广;阅读可以增长知识,让人丰富;阅读可以享受自由,让人愉悦……阅读的乐趣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一本书好不好,值不值得阅读,如何阅读,诸如粗读还是细读,深读还是浅读,只有亲自“下水”读了,才能作出判断,才能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提倡全民阅读,首先需要培养的是善于阅读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张海杰 《教师》2012,(34):123-123
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阅读被称作“终身学习的基础”。而分享阅读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的环境。我们开展“分享阅读”活动,重在“分享”二字,它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是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的最佳途径;同时,分享阅读是早期阅读的一种方式,这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国信嘉园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的特色“绘本教学”不谋而合。在绘本教学的开展中,我们结合我园的园本教研,在班级中开展“分享阅读”活动,进而更有效地提高和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构建意义的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知识。运用阅读策略适应阅读条件的能力。”阅读是一个心理过程,也是一种思维活动,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就是思维能力与思维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检验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手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体现在个性化阅读上。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须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兴趣能使学生感到读书有味,读书有趣,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阅读中去。因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一种对文字信息感知、理解,进而产生共鸣的复杂心理活动和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小学高学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语汇,对阅读有了一定的兴趣,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形成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开展丰富多样、切实有效的读书阅读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渎品质,启迪学生的心智发展,促进其生命、精神的成长,这可称之为“品质阅读”。我认为,“品质阅读”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