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他行为是一种高级的亲社会行为,培养大学生的利他行为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可从认知信念宣传、移情能力培养、技能训练、榜样树立四个方面来开展.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利他行为是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为了有效地培养利他行为,应从心理学、神经科学视角寻找利他教育方法。共情和社会情境是影响利他行为的重要因素。人类天生具有共情的生理基础,共情促使个体做出利他行为。相互依赖的社会情境促进利他规范的形成,这些利他规范一方面会约束社会群体的行为,另一方面被内化成个体的价值观,从而影响个体的利他行为。基于此,提出利他教育应该重视四个方面:培养社会认知能力、创设社会互动的情境、重视亲子间的情绪沟通、创设相互依赖的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3.
王丹 《科幻画报》2022,(3):167-168
利他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助人行为。努力培养初中生利他行为将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通过理解初中生利他行为概念,分析初中生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达到科学认识初中生利他行为的本质内涵。通过初中生利他行为案例研究,深入剖析初中生利他行为的心理变化与行为规律,帮助教师更好的担负起激发初中生利他行为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他行为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的领域之一。本文就儿童利他行为近二十年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儿童利他行为的界定、利他行为的发展以及影响利他行为发展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儿童利他行为理论探索的新进展,以期对以后的儿童利他行为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利他行为的理论与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泰  陶倩 《中国德育》2008,(5):88-90
清华大学林泰教授及其博士生陶倩在"十五"期间申报并完成了国家课题"利他行为的理论与教育研究"批准号为BEA010064。该课题通过对古今中外利他理论的阐述,以及对当今社会利他行为具体表现和类型、层次的分析,揭示出倡导利他行为有助于促进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重视利他行为研究有助于将公民道德建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从理性经济人假说出发,以生命本体论为基础,提出均衡反射场理论假设,试图构建一个对人类利己行为和利他行为研究的统一分析框架,随后以此分析框架对利己行为和四种利他行为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并尝试性的建立了数量表达式,最后建立了从利己行为到利他行为的完整谱系,使人类利己行为与利他行为统一于均衡反射场假说。  相似文献   

7.
对于利他行为,人们总是站在“经济人”的角度进行分析。这种源于一元动机驱策两种行为的分析,将各种因利他动机而产生的利他行为也解释为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站在二元动机驱策两种行为的基础上,在理性、利他和追求团体利益最大化的假设下,文章运用“道德人”假说来解释利他行为,并建立了一个分析框架对各种利他行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传统经济学理论中关于“经济人”的假设无法有效解释经济人的利他行为,在将行为人的行为目的统一为获取个人价值的基础上,构建群体意识选择模型解释并分析经济人利他行为选择,得出降低经济人个人欲望、降低社会利他行为成本、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增进社会的利他行为。  相似文献   

9.
从认知的角度对利他行为所进行的研究实际上是关于利他行为的众多研究中所占份量较大的一部分。这部分的研究又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即:①对利他事件本身及其特征的认知:如事件本身是否存在着帮助的需要、事件本身的意义是明确的(unambiguous)还是不明确的(ambiguous)、事件是紧急突发的(emergency)还是非紧急突发的(nonemergency)等。②对在场其他人的行为表现及各方面特征的认知;如旁观者是表情淡漠、无动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的利他行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增大自身就业和发展机会的内在品质.探讨和分析农民工的务工及其利他行为,从亲缘、地缘和业缘等几个方面分析利他行为对其务工的重要性,并探讨其在务工中利他机制,是研究农民工利他行为的重要内容,很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共情是发生在人际互动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包括情绪感染、同情关注以及观点采择共情三个层次,涉及"自下而上"的情绪分享和"自上而下"的认知调节两个过程,是利他行为的直接动机。儿童的共情发展遵循一定规律并在性别和情感类型上有不同表现,发展儿童的共情有助于促进利他行为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验李艳芳编制的《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的信效度,为国内利他行为研究提供有效的自陈问卷。方法:以大学生为被试,回收有效问卷445份用于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444份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和校标效度的检验。结果:修订后的《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包括18个题目,分为利他行为、关心和关注自己和利己性行为与观念三个维度。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结论:修订后的《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指标,可以作为利他行为的有效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3.
抽取138名被试,使用中庸实践思维量表、现实利他行为问卷和网络利他行为量表,考察现实利他行为和网络利他行为在中庸实践思维上的差异.结果发现:(1)中庸实践思维与现实利他行为和网络利他行为均存在显著正相关;(2)高中庸实践思维组在现实利他行为问卷的利他行为责任性、尊重和关心他人、利他行为表现3个维度以及现实利他行为总分显著高于低中庸实践思维组,利己行为与观念则显著低于低中庸实践思维组;(3)高中庸实践思维组在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的网络支持、网络指导、网络提醒3个维度以及网络利他行为总分均显著高于低中庸实践思维组.研究表明,中庸实践思维的个体更倾向现实.  相似文献   

14.
独生子女利他行为的现状不容乐观.加强独生子女利他行为的培养,无论是对独生子女自身的健康发展,还是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独生子女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和促进独生子女利他行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运用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大五”人格量表和自尊量表(SES)对58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人格特质、自尊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外倾性、责任性、开放性、自尊与网络利他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神经质与网络利他行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但宜人性与网络利他行为相关不显著;(2)外倾性、责任性、神经质、开放性和自尊均能显著预测网络利他行为,自尊在外倾性与网络利他行为、开放性与网络利他行为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责任性与网络利他行为、神经质与网络利他行为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大学生自我损耗程度与利他行为的关系,以便为大学生实施亲社会行为提供心理干预和理论支持,采用积极与消极情绪量表、行为实验、大学生利他特质调查问卷对天津市某所高校的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自我损耗与利他行为呈负相关,不同损耗程度下个体的利他行为数据有显著差异,且自我损耗程度低的个体比自我损耗程度高的个体更容易做出利他行为。经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自我损耗程度对利他行为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的结论,自我损耗比利他特质对个体利他行为的预测力更好,个体在自我损耗程度较低的情况下更易做出利他行为。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道德自我认同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机制,采用网络利他行为问卷、道德自我认同问卷、自尊量表以及感知匿名性问卷对70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道德自我认同能够显著预测网络利他行为;(2)自尊在道德自我认同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网络匿名性能够调节道德自我认同经由自尊影响网络利他行为的直接路径。本研究结果揭示了道德自我认同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有效促进大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利他行为弱化在于利他行为的高成本低收益。因此,必须改变利他行为的成本收益比,提高利他行为的收益来激发人们的利他行为。  相似文献   

19.
国外利他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他行为是指一种不期望日后报答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国外学者对利他行为,尤其是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到利他者因素、情境因素和受助者因素三个方面.本文试就国外利他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作个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20.
对33所大学的206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学校背景变量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及其与网络行为偏好间关系的影响.多层线性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存在显著的学校差异;(2)在控制了性别和网龄之后,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对其网络利他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3)信息偏好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学校差异;(4)学校层次和学校地域对信息偏好与网络利他行为间关系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