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佳白是19世纪下半叶来到中国的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在清末民初来华传教士中有一定的地位。他为了更好地实现传教目的,学习中国礼节、研究儒家文化、与官民结交,探究深入中国社会的方法。李佳白的治水建议和赈灾活动,是他从事世俗活动的开端。他为教会购置房产引发教案,学术界对此案的论述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
清末袁世凯在国家观内在思想的驱动下出山,先后历任要职,在促进南北和谈、维护国家利益、缓解边疆危机、民国建立及建设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国家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段具有不同形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国家一统、民族平等、多重性的国家道德观等方面。袁世凯的国家观是主观性与实践性的产物,展现出历史的进步性和阻碍性的双重特性,在社会由传统向近代过渡与转型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近代中国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清末时期,袁世凯手握军政大权,主张派遣军事留学生学习国外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民国初期,袁世凯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留学教育理念,其主政的北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留学教育的法律规章,规范了留学生的选拔、管理、经费等问题,促进了留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初传教士“医学传播”的方式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末年,西方传教士在传教的过程中,也将西方的医学传入中国,并利用“传医”获取国人的信任,方便其“传教”活动。同时这种“传教”活动,也促进了医疗事业的进展,并从沿海逐步深入到内地,给中国近代医学事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从四个方面分析传教士在中国的“医学传播”活动,提出“传医”与“传教”的关系,及传教士在中国医学领域里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袁世凯作为晚清权臣对中国交通近代化的发展做出过相应的贡献,而作为民初的执政者他又有出卖路权阻碍交通发展的行为,这些集于一身的矛盾行为是与当时政坛风云息息相关的。无论如何,袁世凯的举借外债,力主国有,回收路权时不注重形式,更注重内容与实际环境的行为与思想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清流派反对外国侵略,本来是正确的、正义的,但真理再跨前一步就变成了谬误.面对外国入侵,奋起反抗是正义的,而不论青红皂白,见洋人就杀,传教士也不例外,这种行为就成了盲目排外.当然对待传教士扰民害民,也不能听之任之.  相似文献   

7.
以鬼魂信仰、神灵崇拜为代表的温州民间信仰是清末民初西方传教士重点批判的对象。通过分析西方传教士关于温州的英文著述,探讨温州民间信仰及其与基督教之间的冲突。西方传教士注重言说基督教的尽善尽美,却言辞激烈地贬低儒道释和民间信仰;更在言说评判温州的种种民间信仰中宣扬基督教,提升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8.
袁世凯与清末民初的工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工业是袁世凯经济思想中的核心内容,他对我国近代化所起的作用也主要体现在这一方面,其表现有四:对外理性抗争,进行利权回收,倡国货,拒洋货,引进外资,引进,推广机器,发展工业,扶持民族资本工业。  相似文献   

9.
袁世凯作为清末民初的风云人物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及进行的教育活动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堂,改革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推行实业教育和社会教育,后又掀起复古主义教育逆流,向封建传统教育让步、妥协。他以不同方式作用于清末民初的教育,已成为教育转型或波折变动中不可忘却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清末民初在华传教士翻译的西医书籍中在归化策略引导下,其文本在编译思路、译例译名选择上均有中国化特征。这一现象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西医的传入与西洋文明的渗入为其有效翻译和日后普及西医书籍奠定基础;19世纪中叶编译的西医系列启蒙教材的传播开始产生影响;19世纪末至民国初,西医分科译书的门类全面和传播途径多样化标志着西医译书活动走向成熟。三个阶段见证了西医从被忽视,到中西医会通,再到超胜中医的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时期,袁世凯利用汪精卫,拉拢革命党,调和南北,助其窃取政权;汪精卫则被袁世凯蒙蔽,希望借助袁世凯推翻清朝,实现共和。两者之间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辛亥政争中,孙中山把临时大总统的席位让给了袁世凯,很多论者认为,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是由于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一味妥协退让的结果,这不无一定的道理。实际上,民元孙中山让位,它是由当时两大对立的集团清、袁与孙共同直接参与、互相妥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袁世凯与清末天津地方自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期间 ,积极在天津举办地方自治。天津地方自治的兴办 ,对清末全国各地自治的开办与宪政风气的养成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时期 ,日本出自自身利益的考虑 ,采取反对袁世凯的政策 ,引起两者关系的紧张与恶化。但最终由于英国等国的干预 ,日本被迫妥协 ,放弃了对袁敌视的政策。从日本和袁世凯的关系中 ,我们可以看出 ,两者都是从自己的私利出发对待辛亥革命的。  相似文献   

15.
孙伟 《许昌学院学报》2005,24(4):106-109
袁世凯和慈禧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两者的关系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第一阶段慈禧对袁初示信任,发展到第二阶段袁开始博得慈禧的真正好感,第三阶段则表现为慈禧对袁从真正信任到有所提防:两者的关系中统一是主要的,但也有对立的一面。对两者关系研究的深入,将更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清末民初政局演变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拥袁反清策略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采取拥袁反清策略是当时社会的一致选择,有其复杂的历史原因。除了革命党人方面存在的畏袁和崇袁心理、对外来干涉的担忧、同盟会的涣散无力、策反汉官反清的一贯策略等原因外,客观上,拥袁反清是辛亥时期举国上下几乎一致的意向,革命党人在当时并不具备与袁世凯兵戎相见的条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革命党人的这种策略是明智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袁世凯与张謇在吴长庆幕为师生.后张嫌袁露才扬己痛责之,不通音问20年.1904年因主张立先又互相利用.1911年后,袁任张为农商总长,在工商、农林、水利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郭之全先后在清末中央和地方任职,与袁世凯有一定来往,并加入他的幕府.从<信阳郭氏族谱>和<重修信阳县志>挖掘史料,辅以其它资料,疏证郭之全与袁世凯的交往,钩稽几近湮没的史实,揭示他们交往在近代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