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8 毫秒
1.
不妨放下“家长”的架子樊作礼“家长”,乃一家之长也。纵观中国历史,当有“家”出现时,也就自然有“家长”了,而这“家长”非父母莫属。姑且不论这“家长”多少带有封建色彩,是封建伦理道德在家庭中的体现,用现代的观点来看,虽然家长的地位是天经地义的、不可乱伦...  相似文献   

2.
张保青 《山东教育》2005,(15):39-39
常言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应该是孩子长久的“家庭教师”。因此,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堪称幼儿教育之“双臂”,缺一不可。由此看来,要想让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密切“牵手”,幼儿教师一方面要注重与幼儿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的联系、交流、沟通、合作,另一方面,幼儿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家长在幼儿教育方面多多进行建议性“指导”,使家长针对孩子的教育“得手”、“得法”。  相似文献   

3.
“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暗示了“果子”是教师或家长预设的。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或家长总是会为学生预设“果子”的,书本是“果子”,教学目标是“果子”,价值引领也是“果子”。为孩子预设“果子”是教师或家长的责任,也是学校教育的要求。如果教师或家长不为学生预设果子,,而只谈学生主动探  相似文献   

4.
姜丽 《甘肃教育》2004,(12):8-9
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是学校沟通社会的桥梁。家长来校督促老师们上好每节课,也增进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与交流;同时,学校也从家长那里得到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不断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5.
冯燕 《早期教育》2006,(4):26-27
为了做好家长工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家园互动”,我们幼儿园进行了很多尝试:如每月的“亲子活动”,每周的“家园互联网”,家长助教等等。其中让我体会最深,也深受家长们欢迎的是每周的家教“指导配方”。所谓“指导配方”是教师具体、适时地指导家长对幼儿进行教育和保育方面的短小的指导性字。两年多来,我总结了一些该如何通过“指导配方”这个小小的平台构建良好家园合作关系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学前教育》家教版“家长会议”栏目开办一年多来,受到了家长和老师的广泛关注。为了将幼儿家长们关心的话题以及在育儿生活中存在的困惑烦恼或者经验感受更好地传递给更多老师,拉近老师和家长的距离,增进老师对家长的了解,促进家园之间的合作,本刊也将定期综述“家长会议”,希望这些速递信息能为广大教师带来启迪。  相似文献   

7.
给家长唱点“反调”靳雷所有的家长都望子成龙,但是方式却不尽相同。有的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对孩子极为严厉、苛刻,也有的家长希望孩子“自由”地成长,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少,甚至没有期望。前一种观点近些年不太为家长所接受了,但后者却在“正确观念”的幌子下...  相似文献   

8.
每年新生编班时,很多家长都会提出:“把我的孩子编在年轻点儿的老师班上吧!”家访时,有的家长甚至会很惊讶地问:“你们幼儿园也有三四十岁的‘老’师?”三十出头,就被家长认为是幼儿园的老教师,这也难怪家长,你瞧:电视上的少儿节目,清一色的少男少女;代表幼儿园形象参加社会活动的,也以年轻漂亮的教师居多。作为家长眼中的“老”师,怎样赢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欢与欢迎呢?  相似文献   

9.
陈洪 《宁夏教育》2006,(9):69-69
为孩子乱“撑腰”的现象在不少家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别人打你,你也打他”、“咱们宁可赔钱,也不能吃亏”、“他若打你,我明天就揍他”,等等煽动性的话语,成为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时经常说的话。家长疼爱孩子是应该的,但是,如果孩子在被“欺负”,受“委屈”之后,家长总是对孩子灌输“报复”的思想,大讲“社会如何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如何勾心斗角”,或者亲自找老师和同学的家长理论,甚至直接上阵进行报复,那就不对了。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在这种偏颇、过激甚至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引导下,孩子心中善良的成分会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0.
每次开家长会,学生紧张,怕挨批评;家长不来,怕丢面子;我更头痛,怕没效果。怎样才能使家长会真正起到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教育学生的作用,变成学生欢迎、家长企盼、老师满意的会呢?经过思考,本学期我进行了大胆尝试。在家长会上,我没有“一、二、三、四”地对家长提出过多的要求,也没有像介绍劣质系列产品似的批评后进生,更没有训斥家长。我把家长会大致分为三步。第一步:让由学生推选出来的我班的“小名星、名家、功臣、进步生”与家长见面,介绍自己的优点,展示自己的才艺。“故事大王”刘西洋、“小作家”赵放、“…  相似文献   

11.
郭强 《湖北教育》2006,(5):27-27
最近,看见了一个“家长签字”的帖子。跟帖数以百计,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似乎都言之有理。没有哪个家长、也没有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学生成绩好的。在激烈竞争的当今社会,家长忙,老师也忙,学生更忙。如果老师和家长没有联系,当然更谈不上联手,姑且不论“家长签字”本身的好与坏,它至少实现了一个功能:家长和老师发生了联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上移,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到位,县城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日趋丰厚,在广大农村,大多数家长持着“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态,不惜代价,千方百计择校将子女送到教育资源优厚的县城学校就读,在孩子离家求学,担心其不能自理生活的情况下,这些家长也一同离乡背井当起了“陪读生”。从家长陪读的层次上看,有高有低,有高中,有初中,有小学,甚至部分幼儿家长也赶浪潮当起了幼儿“陪读生”。  相似文献   

13.
儿童的委托--美国家长参与儿童早期教育情况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十分重视家长对儿童早期教育的积极参与,他们把家长的参与看作是孩子委托给父母的一种使命和责任。联邦政府推出了家长参与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首要计划”和“先行计划”等项目。地方政府也通过一系列家校合作项目及其典型示例研究,为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提供帮助和服务。家长对儿童早期学校教育的参与,不仅反映了美国的教育管理化传统,标示了其学校管理民主化和开放化的特色,而且也代表了其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从"新"开始从"心"做起——谈幼儿园家长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孝嫱 《教育导刊》2009,(12):47-47
实践表明,良好的家园关系能够产生最大的教育合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要架起家园之间的桥梁,影响和指导家长,参与家同共育。做好家长工作,不仅要从“新”开始,重视诸多“第一次”,为家长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时也要从“心”做起,关注家长工作的细节,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用心。  相似文献   

15.
邵群仙 《山东教育》2004,(33):41-41
一次,美术兴趣班活动结束后,家长纷纷来接,对自己孩子的画都加以评述:“这么不圆,你看老师的太阳画得多圆……”“你瞧,老师的太阳是红色的,你怎么是黄色的……”总有那么多家长首先对自己孩子的作品加以否定,指出许多不足之处。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担对孩子会产生负面的情绪。也有一位家长对自己孩子画成灰色的太阳问道:“为什么太阳是灰色的……”  相似文献   

16.
教育权利是理解和认识现代教育的基本范畴。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教育权利主要集中在对国家、学校、学生的教育权利的研究,而对家长教育权利的研究很少。这主要是因为公共教育属于社会公共产品,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公共权利在里面的作用而忽视了个体权利的作用;也是因为民众(包括家长)对家长教育权利,以及家长教育权利与公共教育权利之间的关系缺乏全面认识。但随着近年来教育的多元化发展,社会消费的个性化趋向,家长教育权利问题逐渐引起重视,这也是在“择校”、“就近入学”和“家校合作”的现实层面的冲突中引出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校长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长,作为“家长”自然会时刻铭记“家和万事兴”的古训,作为家长会对家庭成员永不言弃,并永远给予希望。“家长”应具有:  相似文献   

18.
刘霞 《学前教育》2004,(1):34-34
我曾经在家长园地中搞过一个热门话题“交流家中育儿的好经验”,请每位家长写一份教育子女的经验。可是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三个星期过去了,家长一份经验也没有交来。而且平日与家长沟通时,他们也没有提起这件事。面对“热门话题”不热门的尴尬,我很无奈。家长们为什么一点反应都没有呢?是不理解热门  相似文献   

19.
家长开放日是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孩子在园学习生活的一扇“窗口”,也是家园沟通交流的一条“渠道”。我对该项活动有以下四条建议:  相似文献   

20.
很多家长都向我反映,送孩子进幼儿园是名副其实的“艰难之旅”。“小鸟”不想飞出窝,磨磨蹭蹭,哭哭啼啼,死活不动,家长哄吓并施,连拽带拉好容易把孩子弄进幼儿园大门,交到老师手里,孩子还拉着家长的手不放。于是老师家长联合行动,又费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孩子请进教室。孩子在窗内哭声不止,家长在窗外簌簌掉泪,那情景真如生离死别,凄凄惨惨戚戚,每天都上演一遍。送孩子入园为什么如此艰难?家长大都把责任推给孩子:“这孩子脾气太坏”,“太娇气”,“天生爱哭”,“比别人认生”。也有怪幼儿园的:“我们孩子看见那个老师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